患者年龄77岁,主诉心悸、气短,小便频数,涕泪交流。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心肾阳虚,中阳不足。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中阳不足,元气不能收纳。舌象白滑,脉象代。
气短心肾阳虚中阳不足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反复胸闷、气促4年余,再发加重2d。胸闷、胸痛、气短气促、夜间不能平卧、倦怠乏力、汗出、双下肢浮肿、目黄、身黄、小便黄赤。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胸痹病。心肾阳虚。心功能Ⅳ级,右侧叶间裂积液,右侧胸腔积液。肝颈静脉回流征(+),双下肺湿啰音,心界扩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间期延长、左房负荷过重、室内传导阻滞、顺时针转位、ST-T段改变。胸片示心影普大,肺瘀血,右叶间裂积液,右胸膜积液,右侧肺内病变不排除。
气短胸痹病心肾阳虚心功能级
查看详情 →
张某,64岁,男性。咳喘气急2日,发热胸痛,痰色黄稠。素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舌苔薄白微黄,脉细。辨证为痰热蕴肺证。二诊后辨证为肺气阴受损。舌苔薄白,脉沉细。三诊后脉细,舌苔薄白。四诊后脉细,舌苔薄白。十五诊后脉细,舌苔薄白。
气短咳嗽咳喘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主诉低热伴胸痛、气短2个月。低热持续2个月,体温37.2~37.5℃,伴有胸痛、胸闷、气短,纳食不馨,疲倦乏力,手足心热,体重下降,口干,大便偏干。精神委靡,面色少华,舌质红,薄白苔少津,脉弦细小数。中医诊断悬饮,证型气阴亏损。病机为低热灼伤肺津,正气亏损,肺气阴不足,宣降失常,水液积于胸胁,邪热伤阴,致口干、便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弦细小数。
气短悬饮气阴亏损胸痛
查看详情 →
高某,59岁,胸闷憋气、坐卧不宁1年余,胸前区堵闷钝痛、背部放射痛,夜间尤重,心悸、气短、汗多,脘腹胀满隐痛、嗳气吞酸,焦虑多疑,易怒。舌暗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郁病,脏躁,证属气郁不畅、阴阳失调。
气短郁病脏躁气郁不畅
查看详情 →
男,48岁,心房颤动2年,右侧偏瘫,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劳累后心悸、气短、乏力,双下肢水肿。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结代,心律不齐。心悸、中风。心气虚,心阴虚损,心阳衰微,血脉瘀阻,经络阻塞。
气短心气虚心阳衰微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右侧输尿管移行细胞瘤术后腰痛,伴疲乏无力、不欲食、大便溏、小便黄。舌澹红,苔薄黄腻,脉细滑而数。辨证为阴虚内热腰痛兼脾虚食少便溏。二诊后仍感腰痛,睡眠不佳,心烦,手足心热,舌澹红,苔薄黄,脉细数。三诊腰痛减轻,舌澹红,苔薄黄,脉细。四诊腰痛遇劳后作,气短乏力,尿黄多泡沫。舌澹红,苔薄黄,脉细。六诊舌澹紫,苔薄黄,脉细滑。七诊腰痛隐隐,乏力气短,夜寐较安,舌澹黄,苔薄黄,脉细。中医病名腰痛,证型阴虚内热,病因病机肾精受损,肾阴亏虚,脾虚不运。
气短腰痛阴虚内热脾虚食少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恶寒发热,体温38.6~39.7℃,咳嗽痰黏,头昏乏力、心慌胸闷,高热时腰酸,纳差腹泻,夜寐烦躁,舌质澹紫黯,苔灰黄垢腻,中裂,少津,脉细滑少数,卫营同病证,温邪未退,伏于募原,气虚津伤,痰闭毒蕴,邪伏募原,澹渗之品,宁心化瘀,舌质澹黯红,苔前腻渐化,根灰黄,中裂,舌质澹紫红,苔中裂,根澹黄腻,舌澹紫黯红,苔根黄腻稍化。
气短禽流感肺炎呼吸衰竭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反复乏力、肝区不适10余年,加重1周。乏力、纳差、气短、皮肤瘙痒、失眠。舌红,苔微黄,脉弦。中医诊断肝积,肝郁脾虚证。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病史30余年,肝功能异常,HBV-DNA阳性,肝纤四项异常,B超示慢性肝病改变。
气短肝硬化肝郁脾虚证肝积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阵发性胸闷伴心慌半年。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胸痹心悸,证型为心脾两虚,痰瘀阻滞证。面色黯红,舌质黯澹,舌苔白腻,脉弦细结。病因病机为高龄脏气虚衰,心阳不振,气血运行滞涩,痰瘀阻滞心脉。
气短胸痹心痛心脾两虚痰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头昏、心烦、胸闷胀年余,头重脚轻,身倦乏力,时有心悸、汗出、右脚姆趾跳动,纳少,睡眠差。舌质红,苔白,脉细。中医辨证为郁证,属肝气郁滞,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情志不和,肝失条达,肝郁气滞,郁而伤脾,心脾两虚,肝阳偏亢。
气短头昏头胀心烦胸闷胀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咳嗽,运动后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病程自2007年10月感冒后开始。咳嗽,咯少量白粘痰,胸闷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时有自汗,纳眠差。舌微紫暗,苔薄白腻,脉细。查体轻度柯兴氏面容,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爆裂音。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II期,肺痿,证属痰瘀阻肺,肺肾气虚。
气短肺间质纤维化痰瘀阻肺肺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畏寒、心悸、气短、全身浮肿、小便短少、两胁胀痛、胃脘痞满、腹胀、微咳、不思饮食、成天思睡。面色紫暗,舌苔白厚,舌质紫暗,脉细弱而参伍不调。辨证为心脾肾三脏阳气式微之证,病机为心阳不振,血寒凝瘀;脾肾阳虚,水液停滞。
气短心衰阳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岁,胸闷、气短、乏力、心律不齐,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心系疾病,证型为心气不足,痰阻心脉。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稍红,苔白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精神欠佳,纳食一般,盗汗;切诊见脉结代,心率快,有奔马律。二诊见烦躁、易发脾气,大便偏干,舌质淡红,苔薄黄。三诊见咽稍赤,舌质淡红,苔薄白。
气短病毒性心肌炎心气不足痰阻心脉
查看详情 →
女性,46岁,心悸、气短、乏力、进食少、腹胀、右肋胀痛、下肢浮肿,病程较长。心悸、水肿。心气不足,脾肾阳虚,气血运行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白,脉沉细数结代,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暗红,舌体略胖,苔薄白,脉沉细结代。舌质胖暗,苔薄白,脉沉细结代。
气短风湿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高热不退,体温39~40℃,畏寒,口干便秘,寒热往来。西医诊断为狼疮肾,中医诊断为血风痨、血风疮。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未明确。病因病机涉及热邪内盛,伤及阴液,兼有表邪未解。证型未明确提及。
气短狼疮肾血风疮虚热
查看详情 →
女,28岁,咯血、吐血,色紫黑,频吐则色鲜红,病程半年余。舌澹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出血证,病机为血瘀。望诊见舌澹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咯血、吐血及左胁下痛。切诊见脉细。
气短咯血吐血有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长期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间隔缺损,病程较长。全身浮肿,下肢厥冷,心悸气短,胸闷胀痛,头晕自汗,腹痞便少,面色苍暗,唇甲青紫,语音低断,舌质紫暗,苔薄白腻,脉屋漏。中医诊断为阳衰阴盛,寒凝血瘀,气虚欲脱。四诊显示面色苍暗,唇甲青紫,舌质紫暗,脉屋漏。
气短心力衰竭心阳虚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近1年多来时有咳嗽、胸闷。胸闷结气,颈淋巴肿大,稍有咳嗽,胁下胀,神疲嗜卧,午后身热自汗,动则心悸气短,尿黄,大便黏滞,纳呆食少。苔白厚腻,脉弦细数,尺脉按之不足。正气不足,毒邪未尽,痰浊阻络。
气短右肺癌正气不足毒邪未尽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肺气肿老支炎,咳嗽痰多,早晚及半夜发作,伴胸痛气短、心悸、背心冷痛、清口水多、大便稀。舌红苔黄燥,脉细数。辨证为久病气阴两虚,痰浊阻肺,肺气失宣。病因病机为久病受寒,肺失宣降,肺虚气短,阳气不足,寒邪内盛,阴虚火旺。
气短肺气肿气阴两虚痰浊阻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