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某,女,28岁。面颊蝶形红斑,关节酸痛,下肢浮肿,腰酸,尿少。病程未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热耗肾阴,真阴亏损,精不化血,脾乏元阳蒸腾,肾阳匮乏,水液代谢失调,肾气虚怯,开合失权。面色苍白少华,头晕,肢酸乏力,食欲不振,下肢浮肿,压之陷指。尿蛋白(卅),红细胞20~25个/高倍镜,血沉70mm/h,胆固醇480mg%,血压200/150mmHg。
气血失调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亏虚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女,41岁。主诉时常腰痛、健忘、遇事手心出汗。舌暗,舌苔白,脉沉。证属肝肾不足,气血失调。
气血失调肝肾不足腰痛健忘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十余年,近两年症状加重,伴心慌气喘、下肢浮肿、尿少、不能安卧。面色晦滞,两颊紫红,二目少神,气息喘促,神情怠倦,口唇青黯,舌胖边有瘀斑,指端发凉,肝肿大,颈静脉怒张,脉疾、频见促代。中医诊断为心痹、怔忡、心阳衰竭证。病因病机为心肺两损,心阳衰竭,水湿内停,气虚瘀阻。
气血失调慢性心衰心阳衰竭肺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张某,28岁女性,主诉双小腿红斑1周,伴发热、咽痛、口干不渴,病程15天。中医诊断结节性红斑,证型湿热痹阻型,病位在气血肌肤。望诊见双小腿多发结节性红斑,舌质红,苔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发热、咽痛、口干。切诊脉弦滑数。
气血失调结节性红斑湿热痹阻卫外不固
查看详情 →
女,26岁,孕后鼻两侧黄褐色沉着渐增,颜面散在分布,色浓,产后不消退。月经产后10个月来一次,经期腹痛下坠,色紫暗,量少,夹瘀块。胸闷不舒,时作太息,两乳胀感。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略涩。证型为血行不畅,瘀滞经脉。
气血失调黄褐斑血行不畅瘀滞经脉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头顶疼痛一月。头顶胀痛,已闭经两年,神经性头痛病史。舌象洁,脉象平。诊断为头痛属肝之气血失调,内风上扰清窍。病因病机为肝气失调,血不养肝,内风上扰清窍。四诊信息包括舌洁、脉平,症状包括头顶胀痛、闭经、神经性头痛史。
气血失调厥阴头痛肝气郁结内风上扰
查看详情 →
女,43岁,月经过多3年余,加重半年,经量多如注,经前3天乳胀,无腰腹部疼痛,月经周期正常。症瘕。瘀血内阻,血不归经,冲任失固,气血失调,内有瘀热,肝气不舒。舌质暗红,苔黄,脉弦。子宫肌瘤,右侧附件囊性包块,边界不清,左侧增粗,压痛。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2.76×10*12/L,血小板98×10*12/L。
气血失调症瘕瘀血内阻冲任失固
查看详情 →
34岁,经期两侧太阳穴胀痛,伴恶心,经前心烦易怒,月经量减少,色黯无块,舌质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经行头痛,月经过少,辨证肝郁血滞,病因病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血失调,瘀阻冲任。
气血失调经行头痛月经过少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月经或先或后年余,经前两乳胀痛。病程自1988年2月人流后开始。舌澹暗,脉弦。中医诊断为脾虚肝郁,气血失调。病因病机为脾虚化源不足,统摄无权,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
气血失调月经失调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抑郁8年,胃疼6年。情绪抑郁、易怒、急躁、焦虑。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胃脘部疼痛、发胀、食后减轻、按之痛剧、遇热则轻、自觉有气自胃部上冲、腹泻、便溏、纳差、寐差、易早醒。月经量少,行经期间小腹痛,经色深红,无血块,白带多有异味。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中医诊断郁证(肝郁气逆证),胃脘痛。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机逆乱,脾失运化。
气血失调抑郁肝郁气逆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神少乏力2年,身沉重,怕凉、怕风,四肢发麻,吹风后疼,嗜睡。舌尖红,薄白苔,脉沉。证属肝肾虚损,血不润筋,气血失调。
气血失调肝肾虚损血不润筋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为面部黄褐斑、肤色晦暗、心烦、胁痛、头晕乏力、饮食不香、月经量少色暗。病程两个月。中医诊断为肝郁化热,气血失调。舌红有瘀斑,脉弦细。
气血失调面部黄褐斑肤色晦暗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心慌、胸闷反复发作3年,加重1周。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结代。心率不齐,偶有期前收缩。中医辨证为心悸、藏象不和。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脾胃不和、气血失调。
气血失调心悸藏象不和情志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结婚三年未受孕,经量少,经前乳胀,经行腹痛。脉弦细,舌质红,苔薄黄。妇科检查示宫颈轻度炎症,宫体后位偏右,后壁有小结节、质偏硬,活动度差。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瘀热阻滞胞宫。辨证为肝气郁结,瘀热阻滞胞宫,后转为肝气渐舒,肝阴不足,气血失调。
气血失调不孕症肝气郁结瘀热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时多时少,病程半年。中医病名崩漏,证型肝郁血热。主要症状为经色鲜红、质黏稠、有血块,伴腰膝酸软、小腹疼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查体见面色白,舌质澹,苔薄白,脉弦细数。腹部触手微寒,脐周有条索状硬结,压痛明显。二诊、三诊、四诊均见经量减少,腹痛减轻,舌质澹,苔薄白,脉弦细数,腹部硬结逐渐软小,触手温热。
气血失调崩漏肝郁血热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诉眩晕肢麻1年半。中医病名眩晕,证型风阳上扰,气血失调,经络失和,后转为气血两亏,营卫虚弱。舌黯红,苔薄白,脉细。症状包括眩晕、下肢麻木、怕冷多汗、视物模糊,后期仍有形寒易汗、夜寐不宁。病因病机为肝肾下虚,风阳上扰,气血失调,经络失和。
气血失调眩晕肢麻风阳上扰经络失和
查看详情 →
陈某,女,42岁。两下肢浮肿10余载,伴下肢重滞、腰酸手胀、晨起面浮、尿少、大便次数多,近伴尿路感染。舌苔澹黄薄腻,脉细。证属肾虚湿热,气血失调。舌质暗,舌苔澹黄腻,脉细。
气血失调特发性水肿肾虚湿热气虚水停
查看详情 →
5岁男性,智力逐渐下降,反应迟钝,举止缓慢,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说话,表情痴呆,傻吃傻喝,不知饥饱,不知大小便。先天不足,窍道不通,气血失调,脉髓缺养。形体发育良好,与同龄儿童无异。
气血失调痴呆先天不足脉髓缺养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包括情绪抑郁、胸臆气横、阳事不举、夜惊汗泄、失眠懊侬、饮食不思、大便窒塞。脉弦而数,舌紫,白苔满布。病程五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气郁结、心神不宁、气血不畅。病因病机为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心神失养,气血乖乱。望诊见舌紫,白苔满布。闻诊未提及。问诊涉及情绪、睡眠、饮食、二便。切诊见脉弦而数。
气血失调情志郁结心肾不交肝虚魂扰
查看详情 →
女,50岁,右上肢发凉,右大指微痛,病程5年,右大指皮色紫红,疼痛。脱疽。阳虚寒凝,脉道壅塞,气血失调,筋脉失养。舌尖边有瘀质斑点,苔白滑,脉沉细而涩。患肢大拇指干瘪青紫。
气血失调脱疽阳虚寒凝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