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虚弱

女,83岁,冠心病所致心绞痛,常因饮水后发作,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水饮证,病机:气血虚弱,心肾阳虚,脉气不相接续。舌暗澹,苔白水滑,脉细涩。
气血虚弱心绞痛心肾阳虚水饮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闭经2年。面色萎黄,头晕乏力,怕冷,纳少,夜寐梦多,白带少,不孕。性激素检查示雌、孕激素偏低,B超提示子宫偏小。舌薄白,舌澹,脉沉细。中医诊断闭经,辨证气血不足,脾肾两虚。
闭经气血不足脾肾两虚子宫偏小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定时嗜睡发作1月余。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两尺尤甚。中医病名为嗜睡,证型为肾经气血虚弱,病因病机为肾经气血不足,当旺不旺,元神失养。
肾经气血虚弱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主诉子宫脱垂4年,习惯性流产。面色萎黄,体型消瘦,舌质澹红有齿痕,舌苔白,脉虚无力。中医诊断为子宫脱垂,证型为气血虚弱,病因素体虚弱,冲任不调,病机为气血下陷,冲任失固。
气血虚弱子宫脱垂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产后闭经1年半,头晕乏力,毛发脱落稀疏,无性欲,阴道分泌物减少,畏寒肢冷,面色萎黄,舌质澹,脉沉细无力。妇科检查示阴道前壁膨出,子宫萎缩。中医辨证为气血阴阳虚弱。病机为气血虚弱,肾阴肾阳虚衰,胞宫失养,冲任不充,导致闭经。
气血虚弱产后闭经肾阳虚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62岁,右侧面肌动10余年。抽搐牵动口眼,口眼㖞斜,夜卧流涎,汗出恶风,肩背酸楚。面晦少华,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细濡。诊断为面肌润动,病机为营卫失和,筋脉失养。
气血虚弱面肌动营卫失和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间断性头痛4年余。头痛早轻暮重,遇劳则剧,身体瘦弱,神志憔悴,面色苍白,面容痛苦。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病因病机为失血导致血分不足,气血不足表现为身体瘦弱、神志憔悴、面色苍白、脉沉细无力。
头痛血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25岁,全身泛发红斑风团伴瘙痒反复10月,加重1周。瘾疹,气血虚弱型。舌质淡、苔薄,脉濡细。皮疹为淡红色风团,以上半身多见,散在分布,剧痒,劳累后加重。伴神疲乏力,眼花,纳差,夜寐欠佳。
气血虚弱瘾疹神疲乏力眼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女性。主诉产后乳汁甚少,情志抑郁。病程半月。中医病名缺乳,证型肾虚。病因病机肾精不足,冲任不满,乳汁生成障碍。望诊舌澹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神倦乏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切诊脉细弱。
气血虚弱缺乳肾虚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女,50岁,大便艰难2年余,伴腹胀纳差。苔滑。便秘(肠道气滞)。肠道气机郁滞,腹气不通,传导功能失常。面色正常,舌苔滑,脉象未提及。腹胀纳差,排便间隔7~8日。
便秘肠道气滞腹胀纳差
查看详情 →
苏某,女,35岁。主诉足月顺产后1月,因胎膜残留致晚期产后出血,后行刮宫术,术后子宫出血渐止。面色少荣,心悸胆怯,语言错乱。舌质干澹紫,脉细弱而涩。辨证为冲任受损,脏虚血亏,兼夹瘀滞,神不内守。
气血虚弱产后出血冲任受损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半产,血崩如注,头晕眼暗,饮食少进,晕不苏,一日数次。气血虚弱,中气下陷。面色苍白,舌淡,脉沉细。病程急重,属气血两虚,气随血脱,阳虚失摄。
气血虚弱血崩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停经45天,伴头晕疲乏、晨吐纳少、腰酸、下腹隐痛。病史有双子宫,前二胎早产夭折,第三胎妊娠三个月先兆流产。舌质澹红,苔薄白,脉象弦滑,妊娠试验阳性。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及妊娠试验结果。
气血虚弱先兆流产肝肾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失眠多梦反复发作1年余,伴头晕心慌气短,面目微肿。舌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血不养神。病因病机为心脾亏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气血亏虚,清阳不升,脾失健运,血虚不能上荣于面。
失眠多梦心脾两虚气血亏虚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上肢关节痛6年,经期加重,有汗,晨僵。中医诊断痹证,证属寒湿滞经,气血不和。体征见左肩、左肘、左臂肘弯疼痛不利、变形,左手指肿,月经愆期,苔薄黄,舌淡,脉弦。病因病机为寒湿留滞经络,气血壅滞,气滞血瘀,久病及肾,肝气郁结。
气血虚弱类风湿关节炎寒湿滞经气血不和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婚后两年未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澹,经行三天,经前乏力梦多,形瘦。舌澹苔薄白,脉细无力。中医诊断不孕,证型气血虚弱。气血不足致天癸乏源,血海空虚,胞宫失养,舌脉亦为气血虚弱之象。
气血虚弱不孕冲任亏虚胞宫失养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月经初潮13周,3年间仅来5次,经期腹痛剧烈,量少色黑。舌苔正常,脉象沉迟。辨证为痛经,病机为寒凝血瘀,冲任受损。病位在子宫、冲任,病因属寒凝血瘀,病机以“不通则痛”为主。
痛经寒凝血瘀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10年。主要症状为经期小腹冷痛,得温则轻,遇寒则重,夹血块,伴恶心、呕吐、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质黯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痛经,辨证为寒凝血瘀。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黯澹。闻诊未提。问诊见经期腹痛、血块、恶心、呕吐、四肢厥冷。切诊见脉沉细。
痛经寒凝血瘀气血运行不畅胞宫失于濡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产后10天,偶感风寒,主症包括头昏、厌油腻、不思食、口苦、微咳、痰稠、奶汁少、腰痛、小腹胀、恶露未尽。中医病名为产后风寒兼少阳证,证型为少阳证,病机为产后气血虚弱,偶感外邪,邪入少阳,肝胃不和,气机失利。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产后气血虚弱少阳证肝胃不和气机失利
查看详情 →
女,26岁,主诉婚后两年未孕,月经前期,血色暗红有块,少腹疼痛如刺,牵及腰部,恶心呕吐,大便溏薄,白带量多。舌质暗红、苔白,脉涩滑而细。中医诊断为气血虚弱,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血运不畅,脾虚湿滞,经脉不通。
气血虚弱冲任不调血瘀脾虚湿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