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6岁。主诉口渴、尿频3个月余。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消渴,证型肾阴虚、肺胃燥热。病因病机肾阴不足,肺胃燥热。舌质澹,苔浊薄黄,脉滑细数。面容憔悴,体重51kg,四肢末端浅感觉迟钝,膝反射迟钝,血压140/70mmHg。
糖尿病肾阴虚肺胃燥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主诉心悸伴四肢震颤半个月。舌质红,苔黄腻,脉弦。辨证为痹证(心痹、筋痹),病因为肝阳偏亢,湿热蕴结,留注经络,舍之于心,痹阻于筋脉。实验室检查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320,甲状腺微粒体抗体1:640,T3、T4异常,甲状腺B超示轻度肿大可能。心脏B超示扩张型心肌病,左房左室增大。
痹证湿热蕴结肝阳偏亢心悸
查看详情 →
28岁 女性 形体消瘦 月经失调 年余 经期错后 色淡量少 有紫色小块 经前乳房作胀 腰膝酸软 头晕 心悸少寐 舌淡苔薄黄 脉沉细 舌苔薄腻 现届经期 肝肾亏虚 冲任血少 气滞血瘀 月经量少 色淡 脉沉细 舌淡苔薄黄 舌苔薄腻
形体消瘦月经失调腰膝酸软头晕
查看详情 →
三六岁,寝食如常,仪容消瘦,语言微弱,手足痿弱。肝肾内损,渐及奇经诸脉,痿痹之症。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
痿痹肝肾虚手足痿弱声音微弱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发热恶寒,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苦而干,身目小便皆黄如橘色。面色萎黄暗无光泽,形体消瘦,神疲畏寒,两胁疼痛,腹胀痞满,目微黄,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左关弦大,右关沉迟无力。证属肝气乘脾、寒湿阻遏之黄疸。
急性肝炎寒湿阻遏脾阳虚肝胆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口渴、纳食多、小便多3个月。中医病名消渴。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与情志不遂有关。面色黄少华,舌质红,苔薄黄。脉象细数。
糖尿病肾阴虚肝郁肺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咳嗽反复发作2月余,咳白痰多,咳黄痰,胸痛,食纳差,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细数。肺阴亏耗,阴虚内热,热伤肺络,咳久肺络损伤,骨蒸伤津,形体消瘦,大便秘结,阴虚火旺,燥热伤津。辨证为阴虚火旺,痰浊阻肺。
形体消瘦肺结核肺阴亏耗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60岁女性,四肢间歇性震颤,以双上肢明显,生活自理困难,腰酸软,口干咽燥,头晕耳鸣,形体消瘦,有时盗汗。舌质暗红少津,脉细弦。证属肝肾阴虚,血瘀风动。
四肢震颤肝肾阴虚血瘀风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6岁。腹部肿满,肛门重坠,便意频作,大便次数增多,粪形变细或呈水样,混有黏液与血液,形体消瘦,面色黧黑晦暗,下肢酸软。直肠癌,病机为肠道恶血瘀阻,正气垂败,胃气欲绝。面色黧黑,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呃逆频作,痰内带血,神志半昏迷,瞳孔缩小,循衣摸床。脉象未提及。
直肠癌血瘀阻正气垂败胃气欲绝
查看详情 →
3岁半男童,纳差、面黄、消瘦2年余。体征面黄、消瘦、方颅、轻度鸡胸,夜间多汗、磨牙、挑食。血红蛋白88g/L,血清铁1.06μg/L,锌0.57μg/L。脾虚不运,化源不足,营养摄入不足。
营养不良性贫血脾虚不运脾常不足化源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4岁,风湿性关节炎,步履维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风湿性关节炎,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澹,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因发生口角致上腹疼剧,疼痛不减反增腹胀,恶心欲吐。切诊:脉弦滑偏细。男,12岁,感凉即咳五年余,中医病名:虚劳咳喘,证型:肺肾阴虚,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感凉即咳五年余,治疗不效。切诊:未提及。
风湿性关节炎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虚劳咳喘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逐渐消瘦伴乏力2年,疲乏加重2个月。中医诊断消渴(中消)。辨证为胃阴不足,脾失健运。胃阴虚则生内热,精微损耗致消瘦;脾气虚则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肌肉无以充养,致乏力。患者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消渴胃阴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1岁,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3年余,加重6个月。胸闷心悸,头晕乏力,盗汗,四肢厥冷,口干纳呆,腹胀腹泻,日3~4行,伴有里急后重。舌暗有瘀斑,苔白腻,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心悸、泄泻。证型为心阳不足、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气血不畅,上扰心神。病程长,病情复杂,涉及心、脾、肾功能失调。
心阳不足脾肾阳虚湿热蕴结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阴道少量出血,经活体组织检查诊断为子宫颈癌Ⅱ~Ⅲ期,骨盆组织受浸润。舌苔光嫩有齿印,脉沉细无力。辨证为积病已久,气血俱虚,心力将竭,血液耗损。
消瘦子宫颈癌气血虚心力竭
查看详情 →
71岁,主诉肝区疼痛、消瘦乏力、手足心热、夜间汗出。舌质红隐紫,苔黄,脉细。辨证为湿热毒瘀互结、肝脾两伤、气阴交亏。舌苔黄薄腻,质暗红,脉细。舌苔薄黄,质红有裂纹,脉小滑。舌苔黄,质红偏暗,脉细滑。
肝癌湿热毒瘀气阴两虚肝脾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腹痛、解脓血便、消瘦,病程半年。面色萎黄,舌质澹,脉沉细。诊断脾肾两虚,湿浊凝聚。
形体消瘦结肠腺癌脾肾两虚湿浊凝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右胁痛5年。面色晦暗,形体消瘦,身倦乏力,纳呆,脘腹胀满,食后尤甚,夜寐不佳,多梦,大便溏薄,尿黄,手足湿疹。肝大肋下2cm。舌质暗,苔白,脉弦缓有力。中医病名:慢性肝炎。证型:肝经湿热,气滞血瘀。病因病机:肝经湿热,气滞血瘀。望诊:面色晦暗,舌质暗。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右胁痛、纳呆、脘腹胀满、夜寐不佳、多梦、大便溏薄、尿黄、手足湿疹。切诊:脉弦缓有力。
乙型肝炎肝经湿热气滞血瘀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零7个月,女性。发热、咳嗽7日,腹泻1日。慢性消瘦病容,贫血,精神差,脱水,皮肤干,前囟未闭,肋骨串珠状。反复腹泻,日行十余次,发热,面色青白,泣无涕泪,口唇干,舌质红、苔薄腻。久泻脾肺两虚,气阴亏虚,疳积。面色青滞,咳嗽声嘶,目赤畏光,口舌糜烂,脉细弱。潮热,咳嗽声嘶,喉中痰鸣,小便多而长,面色青滞,唇舌红赤。脾肺两虚,气阴亏虚,津枯阴虚,虚火上浮。面色青白,舌质红、苔薄腻,脉细弱。
疳积脾肺两虚气阴亏虚津枯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胃脘部灼痛1年,伴咽泛酸苦水、纳差、消瘦。症状蹲踞或屈腿侧卧时加重,直立时减轻,晚餐多时夜间痛剧。舌质红苔薄,脉弦数。诊断为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为肝胃不和、肝气逆上。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逆乱,胃失和降。望诊见舌质红苔薄,闻诊无特殊,问诊提示症状与体位及饮食相关,切诊脉弦数。
消瘦反流性胃炎食管炎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女,24岁,腰痛3月,头昏,失眠,怕惊,食纳呆滞,下腹部下坠,排尿困难,尿血,腰痛剧烈,尿急,尿道痛,右侧小腹下坠,便秘,小便不畅,消瘦,面黄不华。舌绛紫有瘀斑,苔少,脉细濡。中医诊断瘀血阻络,肾虚。
腰痛尿血失眠纳呆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