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9岁女性,主诉体检发现子宫肌瘤2月余。月经周期正常,经期有血块、腹痛、经前乳胀、腰酸。平素易感冒,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易脱发,冬季畏寒,四肢冰凉,纳可,易便秘。舌质黯红中裂,苔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子宫肌瘤,辨证肾虚血瘀、寒凝阻络。
畏寒子宫肌瘤肾虚血瘀寒凝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宫颈癌术后乏力3个月。症状包括头昏、耳鸣、肢软、乏力、腰膝酸软、畏寒、手足冰冷、脘腹冷痛、泄泻。舌澹胖,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虚劳(脾肾阳虚)。病因为禀赋薄弱,饮食不节,烦劳过度,导致脾肾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肢体,运化失健,水湿泛溢,气血虚少。
畏寒宫颈癌术后脾肾阳虚乏力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患者,周身乏力2年,加重1月,头昏如蒙,神差倦怠,面色晦暗,流涎,言语不利,畏寒,四肢欠温,易疲劳,腰酸腿软,多梦,易上火。舌嫩红夹青体胖,苔白腻,舌颤,舌下静脉青紫。脉沉滑,双尺无力。中医诊断为少阴阳虚,痰浊内蕴,心肾不交。
畏寒少阴病眩晕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男,51岁,头晕一天,眩晕,肾精不足,舌暗红,苔黄薄,脉弦,耳鸣,听力下降,畏冷,口臭,内热,阳虚,血瘀,肝肾不足,清窍不荣,阴虚生内热,阴虚及阳。
畏寒眩晕肾精不足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反复心悸、水肿、气喘3年余,加重10天。气喘、心悸、头晕、动则加重,不能平卧,小便短少,纳少畏寒。面色晦暗无华,两下肢踝关节浮肿,按之没指。舌质淡暗而润,舌苔少。脉弦虚数。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虚。
畏寒心肾阳虚心功能不全水肿
查看详情 →
刘某,男,36岁。腰骶部冷痛4年,加重7天,晨僵约10分钟,腰膝酸软,喜暖畏寒,乏力,夜眠不佳。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而无力。枕墙距10cm,骶髂关节活动受限,胸廓扩张度减低,骶髂关节压痛阳性,“4”字试验阳性,指地距30cm,Schober试验2cm,HLA-B27阳性,骶髂关节CT示骨质密度不均匀增高,关节间隙模煳变窄,超敏C反应蛋白1.51mg/dL,血沉20mm/h。中医诊断为大偻,病机为督脉空虚,经脉痹阻。
畏寒肾督阳虚经络痹阻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患者,斜颈6年,颈项强痛,嵇柱右弯,转侧困难,左肩背沉痛,四肢无力,左下肢肌萎缩,双下肢进行性麻木,左腿环跳穴及足跟部电击样阵痛,步态蹒跚,面色皖白无华,气怯神倦,头目昏眩,瑟缩畏寒。六脉沉迟细涩,舌淡胖有齿痕。病位属督脉,病因寒邪入里伤督脉,真阳失运,湿痰死血阻塞经脉。
畏寒斜颈脊髓占位四肢无力
查看详情 →
女,54岁,病程3年余,瘙痒,抓后起风团,畏寒怕风,晚间瘙痒加重,夜寐易醒,腰痠耳鸣,头晕且痛,心情烦躁易怒,月经时有时无。舌质红,苔黄,脉沉涩。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旺,营卫不和。
畏寒荨麻疹阴虚火旺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女,30岁,月经周期提前,月经淋漓不净,腰痛,畏寒,病程未明确。脾肾两虚,脉沉,舌苔白。脉沉,舌苔薄白。主诉包含月经异常、腰痛、畏寒。病机属脾肾两虚。
畏寒月经不调脾肾两虚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产后7个月出现全身关节冷痛,病程6个半月。主症为全身关节冷痛、麻木、酸楚,尤以双膝至足为重,足底疼痛呈针刺状,畏寒喜暖,遇寒及劳累时加重。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略弦。病史包括剖宫产术中出血较多,产后受寒,疲乏无力,颜面及双足微肿。中医病名为产后身痛,证型属气血虚弱、风寒侵袭。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亏虚,风寒外感,留滞筋脉关节,阻碍气血运行。
畏寒产后身痛气血虚弱风寒外袭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结婚10余年未孕。形体肥胖,精神疲乏,脉濡弱,苔润滑。症状包括腰痛耳鸣、畏寒肢冷、胸闷乳胀、食少便溏、带下清稀,月经紊乱,量少色污有块,舌澹。中医诊断不孕症。证型为痰脂阻塞,兼湿热蕴结下焦。病因病机为痰湿内生,阻滞管道,肝脾郁热,湿热蕴于带脉。
畏寒不孕症脾虚痰阻
查看详情 →
女,59岁,畏寒怕冷,脐周跳痛,腹部结块固定不移,大便溏薄,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寒痰凝积。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畏寒怕冷、脐周跳痛、腹部结块、大便溏薄,切诊见脉沉紧。
畏寒肠神经官能症阳虚寒痰凝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手指关节僵硬疼痛一年余,伴有怕冷、头晕、头项木痛、口干欲饮、绝经半年、烘热汗出。舌质偏暗,边有齿印,舌苔薄白腻,脉弦。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肝肾亏虚,阴阳失调证。
畏寒类风湿关节炎痹证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主诉月经量过多,伴腰痛、畏寒、乏力,病程半月。脉沉,舌苔白,后转为舌苔黄,舌苔薄白。中医诊断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初诊舌苔白,脉沉;二诊舌苔黄,脉沉;三诊舌苔薄白,脉沉。
畏寒月经量过多腰痛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腰背疼痛3年,双髋疼痛半年,加重2个月。腰骶、背嵴疼痛,活动受限,双髋关节疼痛,畏寒倦怠,失眠多梦,阳痿。舌澹,苔白,脉沉弦无力。中医诊断肾痹,证型肝肾阳虚证,即肾虚督寒。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外邪侵袭,经脉受阻。
畏寒强直性嵴柱炎肾痹肝肾阳虚证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患者,乏力面黄,畏寒明显,颜面部痤疮,牙龈肿胀出血,双下肢皮肤出血点。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属肾阳虚。面色萎黄,舌象未提,脉象未提。病程1年,属慢性病程。
畏寒肾阳虚虚劳面黄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畏寒,浮肿,乏力,性欲澹漠,闭经。病程3年,月经失调5年,现闭经9个月。面色苍白无华,手足发凉,舌质澹,苔白滑,脉缓。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属脾肾阳虚,气血两亏,水湿内停。
畏寒虚劳甲状腺功能减退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不孕,月经量减少,腰痛,乏力。中医病名不孕症,证型脾肾不足,冲任虚损。舌淡红苔薄,脉沉弦细。经后出现畏寒,眠差,脉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细。病机为脾肾两虚,冲任不充。
畏寒不孕症脾肾不足冲任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反复发作下肢及颜面浮肿,蛋白尿3年余。面色无华,畏寒神疲,腰酸腿痛,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纳少,小便有泡沫,夜尿多,大便稀溏。舌质淡胖、苔白,脉沉弱。中医诊断水肿(肾阳衰微)。西医诊断慢性肾炎。
畏寒慢性肾炎肾阳衰微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健忘、腰酸、畏寒、双腿无力、麻木感、食少。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脾肾两虚,证型为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肾阳不足,不能温煦四肢,脑髓空虚。望诊见舌质暗胖,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晕、健忘、腰酸、畏寒、食少。切诊见脉沉细。
畏寒脾肾两虚肾阳虚脑髓空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