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血瘀+气滞血瘀

患者63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间作2年,加重半月余。舌红,苔白,脉沉缓。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证型为脾肾亏虚、气滞血瘀。病程较长,症状包括胸痛彻背,活动后加重,双下肢轻度水肿。
气滞血瘀胸痹心痛病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颈前右侧肿块逐渐增大2月余,无疼痛,伴咽干、口苦、烦躁易怒。甲状腺区肿块约3cm×3cm,质中,无压痛,随吞咽移动。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瘿瘤,证属肝郁湿聚,郁久化热伤阴,阴虚内热,痰火郁结。
瘿瘤肝郁湿聚阴虚内热痰火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精神倦怠,腹痛呕吐,大便干燥,小便深黄,巩膜黄染,体温37.8℃,上腹压痛,肝脏肿大,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肝功能异常。中医诊断为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病因病机为疫毒邪气侵袭,损伤脾胃,湿浊内生,郁积化热,内犯肝胆,气滞血瘀。舌苔厚腻,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急性黄疸型肝炎湿阻中焦疫毒侵袭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胃脘不适,腹胀,病程2月。舌质暗而尖红,苔薄白,面色黧黑,脉弦细。肝硬化病史,乙肝感染,脂肪肝,饮酒史。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指标升高。中医诊断肝积,病因病机为疫毒内伏,气滞血瘀,肝络痹阻。
气滞血瘀肝积肝络痹阻疫毒内伏
查看详情 →
女,71岁,腹痛3个月,舌质紫暗,苔少,脉沉细无力,气滞血瘀证,病程3个月,大便干,精神可,饮食纳可,舌象紫暗,脉象沉细无力。
气滞血瘀乙状结肠癌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1年。症状包括腰部冷痛如折,小腹坠胀冷痛,双足冰冷,尿频,手足及双下肢轻度水肿,倦怠乏力。舌苔白滑,脉沉弱无力。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劳淋。辨证为肾阳虚衰,膀胱湿热。
慢性肾盂肾炎劳淋肾阳虚衰膀胱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四肢痛性结节、破溃半年,加重1个月。既往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二十余年。四肢痛性结节,皮肤变红,破溃难愈,冬季加重。双下肢及双手痛性结节,疼痛夜间明显,畏寒,低热,活动后心慌,舌体易裂口,双手指晨僵,关节肿痛,小腿浮肿,双足麻木。舌质紫黯、瘀斑,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痹症,证型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痹阻经脉,气滞血瘀,瘀久化热。
痹症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初潮17岁。主诉经期疼痛剧烈,需注射杜冷丁控制。病程六年,经期少腹胀痛,经量减少,腰酸,寒热往来,经血色紫,夹白色片状薄膜。面色欠华,额汗津津,四肢不温。脉弦细,舌质红,两边紫斑,苔白中心微黄。中医诊断为膜性痛经,证属气滞血凝,气机不利。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胞脉瘀滞,不通则痛。
血瘀膜性痛经气滞血凝气机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右下腹痛4天。中医诊断湿热内蕴,气血壅滞,气阴两虚。体格检查示急性痛苦面容,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右下腹包块压痛反跳痛,体温38.9℃。舌质较红,舌苔黄燥,边有齿痕,脉弦细而数。既往史有慢性胃肠炎20余年。
气血瘀滞阑尾周围脓肿肠痈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儿赵某,4岁。头部红丘疹迅速转为脓疱,伴红晕、破溃、糜烂、流黄水,搔抓哭闹,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暑湿浸淫,湿热蕴结。面部、颈部见脓疱、脓痂,红晕环绕,部分破溃渗出,伴淋巴结肿大。
气滞血瘀脓疱疮湿热蕴结暑湿浸淫
查看详情 →
男,32岁,阑尾炎手术后发热,高热多汗,体温39℃,口渴欲饮,小腹胀满,小便黄赤,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重按无力,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肠腑粘连,病久气血两虚,精疲力倦,头眩,心悸,多汗。
气滞血瘀阑尾术后发热湿热内蕴肠腑粘连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主诉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8个月,两手指关节及右腋关节红肿,呈棱形指,触痛并有热感,晨间僵硬,屈伸受限。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证属肝肾先天不足,邪浊内生,脉络被阻,化热伤筋,气滞血瘀,关节失利。
气滞血瘀关节不利肝肾不足热毒内生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主诉婚后生育一孩后死去,几年不育,经期落后,行时小腹胀坠,自扪隐约包块,颜面不华。舌澹白,脉沉迟。诊断为气滞血瘀致成症瘕。
气滞血瘀卵巢囊肿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右胁胀痛1个月。原有慢性乙肝病史10年,伴脘腹胀满、恶心纳差、小便黄少。舌质偏红,舌苔黄厚面大,脉弦滑。中医诊断胁痛,证属热毒蕴结,气滞血瘀。肝区叩击痛明显,肝功能异常,彩超示肝实质弥漫性损伤。
气滞血瘀慢性乙肝肝胆湿热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男性。主诉上腹部胀痛反复发作四个月。病程自2010年下半年起,症状呈阵发性,逐渐加重。中医病名为肝癌,证型为肝阴亏虚,癌毒瘀结。舌质红少苔,脉弦数。病因病机为肝阴亏虚,气滞血瘀,痰聚热毒壅结。
肝癌肝阴亏虚癌毒瘀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左颈部胀硬不适,病程半月,肿瘤凸大如拳。中医诊断为痰毒凝聚成癌。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滑。病因病机为痰凝毒聚,气滞血瘀,邪气留滞,脏腑功能失调。
气滞血瘀颈部肿瘤痰毒凝聚阴伤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胃脘不舒10余年。胃脘痞闷,食则腹胀疼痛,纳谷减少,怠倦乏力,面色少华,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微黄略腻,舌下脉略迂曲带紫,脉弦细带涩。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脾胃虚弱,湿热中阻,气滞痰凝血瘀。
气滞血瘀痰凝血瘀胃脘痛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排尿时尿道不适3年。症状包括尿道不适、大便干、肛门灼热、易上火发为口疮、腰膝酸软、全身乏力、性功能减退、精神欠佳、心情抑郁。舌澹,苔厚腻,脉弦。中医诊断为淋证,证型为肝脾肾功能失调。病因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膀胱气化不利。舌质暗,苔厚腻,脉弦滑。
气滞血瘀慢性前列腺炎淋证肝脾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胃脘痛10余年,初为痞满,食后加重,近1年胃脘灼痛,嗳气频繁,大便干结,睡眠差,恶梦纷纭。舌质紫暗,苔薄黄或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型为瘀阻胃络、胃失和降。病因病机为久病入络,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胃痛瘀阻胃络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胃全切除术后4周。神志清,精神差,面色萎黄,体倦食少,上腹胀,咽嗌不适,易汗,寐差,纳差,大便色黑不爽。血红蛋白70g/L。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病名脾虚气滞。证型脾虚气滞。病因病机为脾虚气滞,气血两亏。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体倦、食少、腹胀、咽嗌不适、易汗、寐差、纳差、大便色黑。切诊脉细弱。
胃全切除术后脾虚气滞心脾气血两亏食欲减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