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姜+气滞血瘀

患者26岁,女性。主诉经行下腹胀痛难忍1年余。月经先后不定,量少不畅,色暗夹块。经行第1~2天下腹胀痛剧烈,伴肛门坠胀,时有便溏。面色苍白,舌澹暗,苔薄白,脉细弦。妇科检查提示阴道后穹隆可触及痛性结节,考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属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经行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经期头痛近2年,经期乳胀,全身乏力,精神欠佳。月经周期7/30天,量中等,色鲜红,无血块。舌红苔黄,脉弦滑。辨证为气滞血瘀,肝郁化火。经前2天睡眠欠佳,大便干,三四天一行。舌红,苔黄,齿痕,脉搏76次/分。
气滞血瘀经期头痛肝郁化火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女性。头昏胀痛,目胀,颞痛,枕项掣痛,手麻,胸闷心悸气短,喜太息,脘痞噫气,便调,双髋至足酸胀痛,膝关节痛,午后轻肿。舌紫暗红,尖边浅瘀,苔薄腻,脉弦滑。二诊舌紫暗红,尖边瘀,苔灰黄腻,脉细弦。三诊诸证大减。四诊腹胀肠鸣,腹泻稀便,脘胀噫气,胸闷心悸轻作,午后足肿仍轻,右髋双膝酸痛轻。舌紫暗,苔灰黄腻,脉细弦。
气滞血瘀高血压肝阳上亢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月经淋沥不断1年余,伴鼻炎、胃胀、腹痛即泻,舌苔薄白,脉弦,小便赤。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肝郁化热。
气滞血瘀月经淋沥肝郁化热鼻炎
查看详情 →
女,4岁,身觉瘙痒,抓后紫斑遍及全身,压之不退,病程数月。过敏性紫癜,湿热郁结,血热妄行,营卫不调,气滞血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症见灼热,入夜痒甚,口渴喜饮,大便干燥,腹胀肠鸣,精神烦躁,夜眠不安。复诊后舌苔薄白,脉滑数,口不渴。
气滞血瘀过敏性紫癜湿热郁结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
女,23岁,主诉上课时突发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逆冷,恶心欲吐,病程2小时。经水来潮,腹痛加剧。初起经时不慎寒凉,血为寒凝,运行不畅,日久阴寒内盛,寒邪收引,疼痛不已,血为寒凝,色不鲜有血条,阳气不达,卫外不固,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逆冷,痛甚冲气上逆,恶心欲吐。舌质澹暗,脉缓。
气滞血瘀经血寒凝寒凝胞脉阳虚畏寒
查看详情 →
男,61岁,黏液脓血便10余年,加重1个月,腹痛、腹胀、发热,病程10余年,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脾虚肠热,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肠热血瘀阻络
查看详情 →
女,56岁,主诉怕冷恶风失眠10余年,加重6年。失眠,头部昏沉,神疲乏力,双目干涩,纳差,胃脘胀满隐痛,嗳气嘈杂,大便溏薄,小便频数,夜尿4~5次。面色晦黯,口唇黯,舌体胖,质暗红,满布裂纹,苔黄腻花剥,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不寐、胃脘痛、消渴病,证属气阴两虚、湿浊中阻、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不寐气阴两虚湿浊中阻
查看详情 →
男,56岁,左下肢间歇性跛行3个月,左下肢行走100米即出现明显憋胀疼痛,双下肢麻木发凉,时有头晕,口干喜饮,眠差。痹病,湿热瘀滞,脾虚湿阻,阳虚血瘀。面色暗,舌暗苔白,脉沉弦。双侧颈动脉硬化,下肢股动脉软斑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
痹病湿热瘀滞阳虚体弱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经性腹痛10余年,加剧2年,经行量多欠畅,色暗红夹血块,少腹及乳房胀痛,经净后缓解,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腰膝酸软。舌澹苔薄白,脉细小弦。中医诊断阳虚宫寒,冲任失养。病因病机为阳虚宫寒,冲任失养,寒凝胞宫,气血不畅。舌象澹红苔薄腻,脉细。
气滞血瘀痛经肾阳不足冲任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产后出血较多,恶露色黑紫挟血块,乳汁不行,两乳胀痛,食少纳呆,腰酸肢软,时有腹痛。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细而涩。中医病名为缺乳,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瘀血内阻,乳管不畅。
气滞血瘀缺乳
查看详情 →
32岁,经前至经期小腹疼痛拒按,经血量少、紫黯有块,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辨证为气滞血瘀所致痛经。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气郁血瘀,瘀阻胞宫、冲任。
气滞血瘀痛经肾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刘某 30岁 产后5年 乳汁持续溢出 月经闭塞不畅 下腹胀痛 脉弦中见涩 肝气郁结 气滞血瘀 经血乳汁同源 肝气郁结 血瘀经闭 体态丰腴 舌象未提 脉弦中见涩 问诊见产后月经异常 腹痛 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 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产后乳汁溢出肝气郁结经闭腹痛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高热一周伴咳嗽胸痛,咯血性痰三天。致病性葡萄球菌败血症伴发两侧迁延性多发性肺浓疡,应激消化道出血性休克。胸片示两肺野小园球形阴影并有多个透亮区和液平,果胶状溃烂肺组织咳出。血凝固酶阳性,抗菌素耐药。腹胀、肠鸣减弱、腹痛,深褐色血便,失血性休克。
气滞血瘀肺痈血证失血性休克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发热恶寒,胸胁苦满,口渴不饮,体温39℃,少腹疼痛拒按。舌苔薄黄,脉弦数。外感邪在少阳。寒热稍减,腹痛加剧。少阳之邪渐解,气滞血瘀明显。5天来高热不退,口渴心烦,面色白,脉象虚大,重按无力。热毒内蕴,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外感少阳热毒内蕴少腹疼痛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左上肢麻木痛觉消失,活动障碍,体虚无力,纳食减少,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弱。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瘀毒阻络。病程自2003年3月5日至2004年8月10日。颈椎2、3段髓内占位病变,属中医骨瘤、骨痹范畴。病因病机为瘀血寒凝,阻塞骨骼,肾精不足,骨髓空虚。
颈椎髓内占位病变气滞血瘀毒阻络肾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经期情志不畅致行经骤停,1周后大量下血,色黑有块,少腹痛拒按,心烦易怒,胸闷,时欲哭,头晕沉,身乏力。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病机为瘀血在经,新血难归,遂成崩漏。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血块、腹痛、情绪异常、头晕乏力,切诊见脉细无力。
气滞血瘀经期骤停崩漏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主诉经行点滴,迁延3年,8年前曾行子宫浆膜瘤切除。中医病名月经失调,证型气滞血瘀,病机气滞血瘀。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经行点滴、量少、腹痛,病史有子宫浆膜瘤切除。切诊未提及。
气滞血瘀月经失调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失眠10余年,加重6年,入眠难,易醒,每晚睡眠3~4小时,伴怕冷恶风、咽哑、咳嗽、发憋、头部昏沉、神疲乏力、双目干涩、纳差、胃脘胀满隐痛、嗳气噪杂、大便溏薄、小便频数。中医诊断不寐、胃脘痛、消渴病,证属气阴两虚、湿浊中阻、气滞血瘀。体征面色晦黯,口唇黯,舌体胖,质暗红,满布裂纹,苔黄腻花剥,脉沉弦细。
气滞血瘀不寐气阴两虚湿浊中阻
查看详情 →
女,37岁,经前小腹坠胀剧痛,伴月经量多半年余,病程半年。中医病名:痛经,证型:血瘀气滞,病因病机:血瘀阻滞,气机不畅。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经量多,经色暗,有血块,子宫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左侧卵巢囊肿,内膜薄,回声不均。
气滞血瘀经血瘀阻肝郁气滞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