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骤然晕倒、神志模糊、口唇歪斜、左侧上下肢活动不灵、头痛头晕、言语不清、左上肢腕关节肿胀,病程自1975年4月20日始。舌苔薄白,脉弦有力。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为血瘀气滞,经脉闭阻,筋失血养。病因病机为肝阳偏亢,引动内风,风阳上扰。望诊见口唇歪斜,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头晕、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灵;切诊脉弦有力。
中风血瘀气滞肝阳上亢经脉闭阻
查看详情 →
女,46岁,心悸病史2年,遇劳加重。心前区闷痛,心悸气短,劳累明显,胸闷,精神欠佳,多食胃胀,大便稀薄。舌质胖嫩,舌边齿印,苔白稍厚,脉结代。证属心脾两伤,水湿痰饮内停,清阳失旷,气逆胸中,神无所归,气乱则心悸。
心悸心脾两伤湿瘀阻络气逆胸中
查看详情 →
女,62岁;眼部连及眉棱骨痛,颈部疼痛,背部痛,胸闷心慌,脘腹胀,足跟痛;病程未明确。头痛;肝气郁结;外感风寒,内伤七情。舌淡红,苔薄;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眼痛、心慌、背痛、脚跟痛、夜间抽筋、乏力、干咳、口不干;脉弦细。舌红,苔薄黄;舌下脉络瘀青;脉细无力;脉沉细弱;脉弦。
眼痛颈背痛胸闷心慌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血压不稳定,伴头晕、恶心、耳鸣、心悸、烦躁、双下肢肿胀、夜眠不实、纳差、大便干。舌紫黯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调、气虚血瘀、肝气郁结、心血不足、心神不宁。病程五年,病机为情绪不稳定致气血郁滞。
高血压气虚血瘀肝气郁结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左侧头痛,阵发性加剧3日,病程3年,每年3~4月间发作。症状包括痛处固定、锥刺样痛、眩晕、手指抖动、夜寝不安、大便秘结。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数有力。中医诊断为偏头痛,辨证为风邪郁胆,气血失运。望诊见舌质稍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性质、发作时间及伴随症状;切诊脉象弦数有力。
偏头痛风邪郁胆气血失运弦数有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为每日凌晨3、4点至中午12点全身发生红色风团,伴剧烈瘙痒,病程数年。皮损呈红色风团,大小不等,瘙痒难忍,中午后自行消退。手心常年微热,口不渴,大便微干,月经正常。舌质红,苔黄。脉细缓。中医诊断为阴虚血热。病因病机为阴虚血热,外感诱因。
瘾疹阴虚血热便秘手心热
查看详情 →
女,28岁,颜面痤疮2个月,伴月经提前、睡眠欠佳、胃不适、腹泻便秘交替。舌尖红,苔微黄,脉沉细弦。诊断为痤疮,证属肝经郁火,浊气上逆。
颜面痤疮肝经郁火浊气上逆月经提前
查看详情 →
女,33岁。双下肢软弱无力,双眼视物不清6个月。四肢软弱无力,双上肢轻度颤抖,视物昏暗不清,头晕恶心,大便干燥。舌质绛红,苔薄白。脉沉细弦。左眼轻微水平眼颤,右上肢肌力Ⅳ级,左上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I级,肌张力低下。肝阴不足,内风挟痰走窜。
痿证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内风挟痰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失眠多梦,头痛偏左,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阳上扰清窍,阴虚不能制阳。舌红中剥,脉细弦数。望诊见舌红中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失眠多梦、头痛偏左,切诊见脉细弦数。
失眠多梦头痛偏左肝阳上亢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68岁,高血压史,慢性肾炎,头晕目花,心悸不宁,四肢麻木欠温,舌质淡红,中有裂纹,脉弦细带数,气阴两伤,肾亏肝亢,络脉不和,苔淡白,脉弦滑,数象见静
高血压肾虚肝旺络脉不和心悸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气短,持续半月余。中医病名感染性心肌炎。证型热毒侵心,心阴亏耗,后转为肝胆湿热。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侵犯,正气素亏。望诊舌暗苔白腻,后转为白腻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悸、胸闷、口苦、眠差、纳差食呆、恶心厌油腻、夜梦多。切诊脉细。
心悸气短湿热毒邪心阴亏耗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男,31岁,狂躁,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狂躁,证型:蓄血发狂,病因病机:血瘀。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主诉:狂躁不已,伴大便溏,腹痛,睡眠差,心烦不宁。
狂躁蓄血血瘀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丁某,男,38岁。反复性头巅顶疼痛8个月,痛呈刺痛或跳痛,焦虑不安,寐差梦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头痛,辨证为肝郁气滞、脑络受阻证。舌象淡红,苔薄白,脉细数。
头痛肝郁气滞脑络受阻心慌急躁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坠跌损伤左腰胁肋,骨骼受损,气瘀凝阻,疼痛颇剧。腰酸腹胀,小便频数,神疲纳呆。脉细弦数,苔薄腻。面色萎黄,舌苔薄腻。曾患肾盂肾炎。腰部外伤。气瘀凝阻,肾络受损。
腰部外伤气瘀凝阻肾阴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4年。病程4年,秋季易发,持续约2周。口腔溃疡,口干,胃腑嘈杂,心烦,多食,小便黄。舌澹红,苔黄腻,脉细数。中医诊断为阴虚胃热,湿邪内蕴。舌象澹红、苔黄腻,脉象细数。
口疮阴虚胃热湿邪内蕴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寐差数月,症状包括入寐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寐、神倦乏力、急躁易怒、胸胁苦满、胃纳欠佳、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不寐,属肝火扰心。病因病机为肝火扰心。
不寐肝火扰心心肝之火神倦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约十四、五岁,体质弱。发热弛张,日紧一日,三朝现点即烦扰不安,气促呕逆,神识欲昏,筋经瘈疯。诊断为惊痘。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发热、烦扰、气促、呕逆、神识模糊。脉象未提及。
惊痘发热弛张气促呕逆神识欲昏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反复腹泻伴目暗。病程数年,1965年因食生冷致泄泻腹痛,后饮食不慎则腹痛溏泻,带有白涎。1973年左眼视物出现阴影,视力下降,诊断为“中心性视网膜炎”,治疗后视力恢复。1975年腹泻再作,伴身软乏力,视物模糊。面色淡黄,苔白,脉沉缓。中医诊断为视瞻昏渺,证属脾胃气阴两伤,气血生化不足,肝失血养。
腹泻脾胃气虚目暗
查看详情 →
9月龄女婴,主要症状为昏迷、口唇发绀、不会吮乳、高热、腹泻、脱水、惊厥、项强,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皮质盲,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气滞热作、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内动。望诊面色呆滞,两目无神,舌红苔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昏迷、高热、腹泻、惊厥等。切诊肌肉瘦弱,指纹色紫,脉象未明确。
中毒性痢疾中毒性脑病脑缺氧综合征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女,38岁,病程6年,不寐反复,每晚仅睡3~4小时,多梦易醒,头晕脑胀,精神恍惚,纳呆体倦,心慌气短,面白,舌质淡,脉细。心脾两虚,操劳过度,思虑伤脾,血不荣心,心神失养。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
不寐反复心脾两虚心慌气短纳呆体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