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胸闷

患者精神异常三年,面暗少神,言语颇多,神疲欲卧,头痛目眩,心悸不眠,胸闷暖气,口苦多唾,胃纳不调,便秘溲短。舌暗苔腻,脉细弦滑。初诊辨证为久病入络,阴阳两虚。复诊辨证为胆虚痰热,舌质红活光泽,脉细弱。病机为气郁生痰,痰浊蒙蔽清阳,阻塞气机。
精神病阴阳两虚胆虚痰热气郁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阵发性胸闷憋喘3年余,加重3天。胸痹心痛病,痰浊雍盛证。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涩弦滑。阵发性胸部闷重,体力活动后憋喘加重,行走乏力,心前区一过性刺痛,肩背部放射痛,怕冷,腰背部酸痛,阴雨天加重,咳嗽咳痰,痰多色白清稀,纳呆,小便清长,大便稀。
痰浊雍盛证胸痹心痛病心阳不足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主诉举止狂乱,动作妄为,坐卧湿地,不知所从。舌苔澹黄且腻,脉弦滑有力。诊断为情志抑郁,痰火内蒙。辨证为五志之火挟痰浊内蒙清窍,灵机堵塞,神明无主。复诊时神识已清,语亦不乱,仍有胸闷不快,苔薄腻,脉弦滑。
胸闷不快痰火内蒙情志抑郁
查看详情 →
葛某,57岁,胃脘疼痛、恶心1月余。胃痛,证属痰湿中阻,胃气上逆。脉沉,舌尖暗红,边齿痕,苔白较厚。胃脘疼痛,恶心,呕吐,胸骨后不适,心慌、胸闷、眠差,少腹痛,小便频数。
胃痛痰湿中阻胃气上逆脾虚
查看详情 →
女,17岁,主诉胡言乱语、坐卧不安,病程4年,复发1周。中医病名郁证,证型肝郁脾虚,痰蒙心窍。舌红,苔腻微黄,脉沉紧。病机为肝郁脾虚,痰浊上扰,蒙蔽心窍。
郁证肝郁脾虚痰蒙心窍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失眠,舌红,苔腻稍黄,脉弦滑,头目眩晕,失眠多梦,烦躁不安,口苦,口干,有痰,胸闷,病程年余,属胆热心火,痰浊阻滞
痰浊阻滞失眠胆火上炎心火亢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感冒后涕量增多,呈黄绿色,两耳憋气,咳嗽,头脑晕沉而钝痛。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鼻病,证型为肺邪未清、胆热移脑。病因病机为肺邪未肃、胆热上扰。望诊见舌薄苔,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咳嗽、胸痞、心悸、多梦,切诊脉细。二诊后脉象平,三诊后仍脉细,五诊脉仍细。
痰浊感冒鼻塞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胸脘不舒、纳谷减少、口苦不欲饮、泛恶、头眩、胸闷、便秘、脐腹隐痛、咳嗽痛甚。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包括余湿挟痰浊逗留中焦、太阴健运失常、阳明通降失司、肝气肝阳上升、痰浊中阻、肝气横逆、脾胃不和、升降之令失司。病因病机包括余湿、痰浊、肝气、肝阳、脾胃不和。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包括脉象濡滑、苔腻未化。
胸闷痰浊中阻泛恶纳少
查看详情 →
女性,38岁。反复咳嗽咳痰、胸闷气急5年,加重1月。间质性肺炎伴纤维化病史。面色晦黯,色素沉着明显。咳嗽咯痰明显,痰色黄白相兼。气急,坐位时明显,上楼梯加重。胸闷心悸,神疲懒言,少气无力。右肺干湿性罗音,左肺呼吸音减低。舌质紫红,苔白。脉细弱。证属痰浊内蕴,肺失宣降,痰阻气道,胸阳难振,由脾涉肾,影响心阳,血不养心。
胸闷气急间质性肺炎肺失宣降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病程8年。中医病名心律失常,证型气虚血瘀。舌质黯,脉缓而结。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虚无力行血,血瘀络脉不通。
心律失常气虚血瘀胸痹脉缓而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近1年多来时有咳嗽、胸闷。胸闷结气,颈淋巴肿大,稍有咳嗽,胁下胀,神疲嗜卧,午后身热自汗,动则心悸气短,尿黄,大便黏滞,纳呆食少。苔白厚腻,脉弦细数,尺脉按之不足。正气不足,毒邪未尽,痰浊阻络。
痰浊阻络右肺癌正气不足毒邪未尽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头痛反复发作3年,复作2天。主要症状为左侧头痛,呈胀痛,涉及颈项,伴心烦口苦,胸闷恶心。舌苔白腻,脉弦滑。辨证为肝风痰浊。病因病机为肝风兼夹痰浊动扰于上,风痰上扰清窍,痰浊蕴积化热内扰。
痰浊头痛肝风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咳嗽气喘月余,咯痰白黏,胸闷气喘,夜间至清晨加重。咽部充血,两肺满布哮鸣音,两肺底湿性啰音,白细胞升高。中医诊断咳喘,证属痰热郁肺,肺失清肃。舌红苔黄,脉数。面色稍红,咳声重浊,痰白黏。听诊两肺哮鸣音及湿性啰音,脉数。
咳喘痰热郁肺舌红苔黄肺失清肃
查看详情 →
男,59岁,眩晕耳鸣,烦躁易怒,血压不稳,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舌红苔白腻,脉弦滑,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痰浊内扰,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痰浊内扰,望诊见舌红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眩晕耳鸣、烦躁易怒、血压不稳、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切诊见脉弦滑。
痰浊内扰痰浊内蕴眩晕耳鸣烦躁易怒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胃脘疼痛反复发作年余,精神欠佳,乏力,消瘦,胃脘胀痛,纳差,食后满,胸闷气短,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肺胃气滞之胃脘痛。辨证为肺胃气滞,病机为气机阻滞,胃失和降。
胸闷气短胃脘痛肺胃气滞舌红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气短,下肢轻度浮肿。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舌胖暗,苔白腻,脉沉弦结代,心律不正,早搏10~12次/分,心尖部Ⅱ级收缩期杂音。辨证为气阴两虚,血脉瘀阻。
高血压气阴两虚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主诉胸闷刺痛,头重如裹,晨起呕恶痰涎,郁郁寡欢,伴口干口苦,大便秘结。病程3年余。中医诊断为痰热瘀阻证。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病机为痰热瘀阻,清浊不分,气机失调。
痰浊内生胸闷刺痛高脂血症痰热瘀阻
查看详情 →
林某,13岁,主诉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不省人事,每周发作3~10次,每次持续3~5分钟,缓解后头昏嗜睡。中医病名癫痌,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七情失调、先天不足、跌打损伤、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暴受惊恐,导致心肝脾肾脏气失调,气机逆乱,痰浊及郁火内生。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发作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痰浊内生癫痌肝风内动心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男性。主诉食欲不振6月余。现病史见食欲不振,纳食量少,乏力,面色晦黯,形体消瘦,精神弱,稍动则喘,双下肢无力,腹胀,大便5~6日一行,不成形,排便费力,黏腻不爽,口苦。舌象澹黯,苔黄厚腻,脉象左沉细右弦。中医诊断纳呆,喘证,属痰热内蕴、脾失健运。
湿热痰浊纳呆气机不畅肺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神志恍惚月余。病程约1个月。中医病名郁证。证型肝郁气滞,痰蒙清窍。病因病机肝气内郁,郁久化火伤阴,气郁挟痰浊上扰清窍。望诊神情澹漠,舌红,苔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神志恍惚、恐惧、自责、烦躁、目光呆滞、情绪易激动、急躁、委屈欲哭、胸闷气短、失眠、幻听、多疑、大便干燥、手心热、月经不调。切诊脉沉滑。
痰浊上扰郁证肝郁气滞痰蒙清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