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4岁,咳嗽,少量白黏痰,时夹黄痰,头部不适,纳食不香,动甚气短,面色萎黄,舌澹胖有齿痕,薄黄苔,脉沉细,气阴两虚,痰浊壅盛,瘀毒内阻
痰浊壅盛肺癌气阴两虚瘀毒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男性。主诉时有房早、房颤,近1个月频发房颤,神情焦虑,烦躁失眠,自汗盗汗,神疲乏力,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整日愁眉不展,时胸闷如窒。舌暗红,苔白厚腻,脉细。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肝失疏泄,气滞心络,兼有痰浊。
痰浊内阻心悸气滞心络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冠心病反复阵发性胸闷痛多年,近因心部剧烈疼痛,痛透背部,晕厥,诊为心肌梗死,现感胸膈满闷,痞塞作痛,短气,咳唾白痰,喜热食、怕冷饮,头晕。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气滞血瘀,胸阳不运,痰浊闭阻于胸。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胸痛、胸闷、短气、咳白痰、喜热食、怕冷饮。切诊提示寸口脉沉而迟,紧。
气滞血瘀痰浊闭阻冠心病胸阳不运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夜间左前胸刺痛1月余,伴心胸憋闷、咽喉不利。病程1月。中医诊断胸痹,证型心脾不足。望诊舌暗红,胖大,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形体偏胖,纳佳,眠可,大便溏;切诊脉细,稍弦。
心脾不足胸痹痰结脉弦细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胸骨后刀割样疼痛频发四日,胸闷气促,得饮则作恶欲吐,大便三日未解。舌苔白腻,脉小滑。中医诊断为阴乘阳位,清阳失旷,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舌象苔白腻,脉象小滑。病程四日。
气滞血瘀胸痹痰饮内停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8岁。胸闷胸痛反复发作,活动后心悸神疲,面红,痰白,纳可,便调。舌澹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胸痹,病机为本虚标实,痰瘀内蕴。
胸痹痰瘀内蕴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心前区疼痛伴心悸20余年。病程20年,天冷、生气、劳累时发作频繁,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痰瘀互阻,肝气郁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周身疼痛、肿胀、颈部以上汗出明显、夜尿频、多眠、骑车及说话时即可入睡、打鼾、高血压。切诊见脉弦硬,舌质澹偏暗,苔白湿厚。
气滞血瘀痰浊蒙窍胸闷彻背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反复咳嗽、气喘十三年,日益加重两年,近日咳嗽、气喘加重,不能平卧,胸闷、干呕。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口唇发绀,端坐呼吸。舌红,边有瘀点,苔白,根部厚腻。脉弦细数。证属痰湿壅肺,肺气失宣而致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肺气肿痰湿壅肺肺气失宣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部憋闷气短打嗝10年。中医诊断胸痹,证型心血瘀阻。面色暗红,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涩。病程10年,病机为心血瘀阻,气血不畅,胸阳不振。
胸痹心血瘀阻心阳不振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2年,近来发作频繁,咳喘气急,张口抬肩,端坐难平,咯黄稠痰,胸闷气郁,腹胀纳少,唇绀面青,舌瘀黯,苔黄厚腻多津,脉沉滑而数。肺部体征示桶状胸,叩诊过清音,两肺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电图电轴右偏,胸片示慢支并感染,中度肺气肿。辨证为痰热壅遏,肺气阻闭,气还肺间之肺胀。
气滞血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痰热壅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夜难入寐5年余。现症包括头晕、胸闷、易烦躁、疲乏、入睡困难、手麻木、纳食不香、口微苦、便秘。舌质暗,舌体胖有瘀点,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痰热内扰,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不寐痰热内扰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冠心病心绞痛7年,心悸、胸闷加重2月,胸部抽动样痛感,气短,早餐后心率快达110~120次/分,心电图ST-T改变,频发室性早搏呈三联律。舌胖暗红,苔白,脉沉细结代。辨证为心悸、胸痹。证型属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血脉瘀阻,心失所养。
气滞血瘀冠心病气阴两虚心律不齐
查看详情 →
张某,男,39岁。左胸胁胀闷疼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腹满不适,大便不畅。邪客于心,气滞不畅,痰浊犯肺。舌苔薄白,脉象滑数。
气滞血瘀痰浊犯肺心内膜炎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胸闷、心绞痛、气短、咳嗽、白泡沫痰,病程4年。舌淡紫有癖点,苔薄黄,脉沉细弦。诊断为胸痹,辨证属胸阳不振,痰浊痹阻,气滞血瘀。
痰浊痹阻气滞血瘀冠心病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主诉右胁肋膜屏伤挫气,病程月余。胸闷气促作痛,胁肋膜络作痛拒按。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胁肋疼痛拒按,深呼吸牵掣,气血未调和,臀部腿膝宿恙,气血周流未和,腰臀腿膝酸楚。中医病名属胸胁内伤,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外伤致气机失宜,瘀凝气滞。脉象未提。
气滞血瘀胁肋损伤气血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阵发性胸闷憋喘3年余,加重3天。胸痹心痛病,痰浊雍盛证。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涩弦滑。阵发性胸部闷重,体力活动后憋喘加重,行走乏力,心前区一过性刺痛,肩背部放射痛,怕冷,腰背部酸痛,阴雨天加重,咳嗽咳痰,痰多色白清稀,纳呆,小便清长,大便稀。
痰浊雍盛证气滞血瘀胸痹心痛病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38岁。反复咳嗽咳痰、胸闷气急5年,加重1月。间质性肺炎伴纤维化病史。面色晦黯,色素沉着明显。咳嗽咯痰明显,痰色黄白相兼。气急,坐位时明显,上楼梯加重。胸闷心悸,神疲懒言,少气无力。右肺干湿性罗音,左肺呼吸音减低。舌质紫红,苔白。脉细弱。证属痰浊内蕴,肺失宣降,痰阻气道,胸阳难振,由脾涉肾,影响心阳,血不养心。
气滞血瘀胸闷气急间质性肺炎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月经过多,心悸,乏力,手足心热,盗汗,夜寐多梦。中医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舌红少苔,脉沉弦有力。舌淡红,少苔,脉沉弦。舌红,苔白,脉沉弦有力。面色晦暗,舌暗红,少苔,脉沉弦。病程未明确。病因病机涉及肝气郁滞、冲任失调、气血不足、痰瘀互结。证型未明确。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及症状描述。
胸闷月经过多冲任失调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咳嗽、胸闷。病程自1964年5月26日至1992年2月16日。中医病名为支气管肺癌。证型为肺经气滞血瘀,痰浊阻滞。望诊见面色紫暗,舌象绛紫。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象细滑略数。
肺经气滞血瘀痰浊阻滞支气管肺癌放射治疗后肺炎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胸痛1年余,加重3月。胸痛阵作,日发数十次,伴汗出,活动后诱发,痛止后神疲乏力,胸闷不舒,胸部隐痛,脘痞噫气,纳食欠佳,大便溏薄。面色偏黯,舌暗红,苔黄腻,脉细滑。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心脾同病,中阳不足,胸阳不振,血行瘀滞。望诊面色偏黯,舌暗红,苔黄腻。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胸痛、胸闷、脘痞、纳差、便溏。切诊脉细滑。
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胸痹心脾同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