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眩晕反复发作11年,复发并加重9天。现症见眩晕阵作,有不平稳感,伴头胀痛,左手麻木,失眠多梦,口干,大便偏干,小便夜频。舌质红,苔少,脉细。中医诊断为阴虚风动。病因病机属肝肾阴虚,虚风内动。
眩晕肝肾阴虚阴虚风动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主诉心慌气短,胸中憋闷,咽喉如梗,头目昏眩,五心烦热,夜不成寐。舌净无苔,脉沉伏而坚硬如石,血压164/130mmHg,全身微肿。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直接提及,病机涉及肾精亏虚、浮阳上亢、水道不利。
头目昏眩心慌气短胸中憋闷咽喉如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主诉头目昏晕,颈项两侧漫肿,边界不清,皮色如常,伴有胸部胀闷不舒,心慌手颤,声音嘶哑。中医病名气瘿,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红,脉弦数。
气瘿肝郁气滞痰浊阻滞心悸自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四旬以上,主要症状为呼吸不顺、胸中满闷、言语动作不利、头目昏沉、眩晕,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胸中大气及中焦脾胃之气皆虚陷。脉象沉微,右部尤不任循按。舌象、面色、声音、气味等四诊信息未明确描述。
中风气虚痰阻脉沉
查看详情 →
16岁男,发热半日,头痛、恶寒、周身拘紧,体温39℃。两目红赤,面色黄滞,舌红苔白腻,六脉浮紧有力。内蕴暑湿,外感寒邪。大汗淋漓,周身如浴,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动则喘喝,六脉软大,重按皆空。口干思饮,头目昏沉,脉见有力。
暑湿感冒外感寒邪气阴两虚汗出不止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衄血、赤带、腰酸、经期瘀血停聚胞宫、少腹刺痛、形肉消削、胃纳日减、骨蒸潮热、夜间盗汗、少寐心悸、头目昏眩。脉象细数,重按带涩,舌象偏红,边布瘀点。中医诊断为瘀热互结,蓄结于胞宫。病程未明确提及。
痛经血瘀瘀热互结胞宫蓄结
查看详情 →
患者湿痹经久,阴茎时碎痒。湿热之盛,目系受邪,致眼目昏花如蒙云雾。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弦滑。土郁木郁,精气不升,风湿热邪上犯目系,有内障之趋。
眼目昏花湿痹湿热内障
查看详情 →
男,55岁,长期头痛绵绵,时发时止,精神倦怠,头目昏蒙,四肢乏力,易于感冒、纳减。脉浮重按无力,舌质淡苔白。证属气虚头痛。
头目昏蒙气虚头痛气血虚损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头目昏眩、疼痛,通宵失眠,神疲乏力,胃呆纳少,每日进食2~3两。舌质淡紫苔白腻,脉细滑。脑CT示脑萎缩。辨证为痰湿蒙蔽清窍。
头目昏眩痰湿蒙蔽清窍失眠胃呆纳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2岁。主诉四肢软弱无力,加重一月。病程长达一年余。中医病名为痿证,证型为本虚标实。病因病机为外感雨湿,情志不遂,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职,气血不足。望诊见舌质淡胖,苔黄白相兼,后转为苔白腻、苔薄白稍腻,舌苔变化提示痰湿内蕴。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见四肢软弱无力,肌肉消瘦,颈软头倾,两目昏瞀,眼睑下垂,言语低微,动则心悸,胸闷脘痞,喉中痰阻,咳则汗出恶寒,呕吐痰涎,纳差,经水半年未行。切诊见脉弦细缓,后转为脉细弦,脉细。
痿证痰湿阻遏脾胃受损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口眼歪斜,面部左麻,皮肤浮肿。舌薄腻,质红,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外风引动内风,挟痰湿上扰。病程未明确。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描述,病史未明确。
面神经麻痹外风引动内风痰湿上扰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女性。主诉失眠,伴有焦虑症,病程4个月。主要症状为心中热、躁烦不安、夜不成寐、头昏沉、视物模糊。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型为瘀血阻心证。病因病机为胎死腹中,败血未清,瘀血生热,上扰于心。望诊见舌淡红不黯,切诊见脉滑数。
失眠瘀血阻心证灯笼热脉滑数
查看详情 →
42岁男性,主诉吐血。平素喜食辛辣厚味,饮酒,感受暑热。头目昏眩,大渴引饮,脉大唇红,汗出心烦,便秘尿赤,舌苔干裂起刺,血色鲜红,每日吐血数十口,彻夜不眠。中医诊断为心火灼肺,胃热伤津,暑热劫阴。望诊见舌苔干裂起刺,舌红。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喜食辛辣、饮酒、吐血、口渴、便秘、尿赤。切诊见脉大。
吐血心火灼肺胃热伤津暑热劫阴
查看详情 →
王某,46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目痒流泪,按之大眦流清液,甚则目昏。中医诊断为泪囊炎,病因为心脾不足,血气不荣,风邪乘虚侵入泪堂。视诊见两眦微红,脉象六脉虚弱,肝脉略带浮数。
泪囊炎心脾不足血气不荣风邪侵入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诉眩晕、头痛、咽疼、口干、耳鸣、尿赤,病程多年,症状逐渐加剧,近一周眩晕发作。面色泛红,腰酸而痛,血压27.5/14.7kPa。舌绛苔少,脉弦细数。中医诊断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肾阴亏虚,不能养肝,阴不维阳,导致肝阳上亢。
高血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肾阴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胁脘不舒,神气疲惫,肉削腹胀。病程较长,自1968年秋起病。中医病名属肝硬化,证型包括肺脾两虚、肝气郁结、血瘀不行、肾阴损耗。病因病机为气化失职、水停湿聚、肝气郁结、血瘀成症、肾阴损耗、虚火浮动。望诊见面色萎悴不华,肌肤粗糙,腹水明显,腹壁静脉怒张,蜘蛛痣,肝掌。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见纳食不馨,腹胀,大便艰少,小便黄短。舌苔黄厚腻,舌质暗晦,边尖光剥。切诊见脉细软而数。
肝硬化肺脾两虚气化失职水停湿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主诉左手足顽麻不仁,已成偏瘫,头昏重沉如棉帛缠裹,两目昏花,神情抑郁,反应呆滞。病程自1979年5月发病,至11月求治,病程约6个月。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证属肝肾阴虚、痰瘀阻络。舌质嫩红少苔,脉沉涩不畅。病因病机为肾阴亏于下,肝阳夹痰瘀暴张于上,痰浊瘀血窜入经脉灵窍,胶结固着。
中风后遗症肝肾阴虚痰瘀阻络头昏重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口腔粘膜及舌尖、边溃疡反复发作半年,饮食热则灼痛难忍。既往史提示烦劳、情志抑郁,头目昏晕,夜寐不佳,心烦、心悸、心前区隐痛。舌象见薄白苔,边尖微红有小溃疡。脉象细弦而偶有歇止。病机为烦劳兼情志不畅,肝阳上潜,肝气失疏,心肝气郁,心神不宁。
口腔溃疡肝气郁结心气不足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妊娠4个月,血压骤升至160/92mmHg,头晕目眩,口干舌燥,尿少便干结。舌红苔薄,脉弦滑有力。证型为肝阳亢盛,木火内扰。病机为孕期血不养肝,水不涵木,肝阳随升,内动之势未平,痰浊上泛。病属中医“子晕”范畴。
头目昏花妊娠高血压肝阳亢盛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四岁男童,周身出疹灼热,闭目昏昏,时作谵语,气息迫促,唇干裂紫黑,大便溏泻,脉数有力。上焦有热,下焦滑泻,热极兼毒内陷之证。
温疹上焦郁热下焦滑泻便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