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4岁,心悸不宁,胸中懊恼,夜烦难寐,头目昏眩,耳鸣时作,口苦咽干,病程盈月。舌红,脉细数。肾阴不足,心火上炎。
心悸肾阴不足心火上炎口苦咽干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7岁。主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病程10余年,伴高血压。精神不振,面色萎黄无华,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头晕乏力,视力下降,腰及四肢关节肌肉酸痛,大便干,夜尿频多。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有滑象。中医诊断脾肾两衰,阴阳气血俱损,浊毒内蕴,充斥三焦。病因病机为脾肾功能衰退,阴阳气血俱损,湿浊瘀毒内蕴,上逆犯胃,胃失和降,脾虚化源不足,肾阳虚衰。
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两衰阴阳气血俱损浊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年龄未提及。主诉鼻衄四昼夜不止。病程为四昼夜。中医病名为衄血,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肝经气火上冲,伤及阳络,肺胃热盛,迫血妄行。望诊见舌象浊腻带有薄黄,午后发热,头目昏蒙,胸脘痞坚,呼吸窒碍。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大便闭结,努力登溷。切诊脉象滑沃。
肺胃热盛肝经气火阳明胃热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27岁 女性 头晕目眩 胸闷心悸 泛泛欲吐 昏厥 恶露不多 指头麻木 手指抖动 面色皖白 声音低微 全身酸软无力 头目昏暗 耳鸣作响 按脉虚细无力 舌澹少苔 产后出血过多 血少气弱 血液不能正常供应指梢及脑部 血亏气弱 冲任受损 血亏气弱 脾应中宫属土 为气血之泉源
产后血晕血亏气弱心血不足营阴下夺
查看详情 →
患者身体赢瘦,畏寒战栗,发热得汗如解,嵴背拘痛,腰膝软弱,饮食不进,肠鸣作泻,心虚惊悸,胸肋气胀,畏风畏热,头眩目昏,月信愆期。左寸脉大而散不浮,七八至或十二三至,君火郁于下。左关脉弦长而有力,侵上寸部,肝气有余。左尺脉得其正,肾为寿元根本尚固。右寸脉沉滞而大,按三五至或十数至一结,肺受火邪气郁不行。右关脉虽无力犹不失本体,脾土少力。右尺脉浮而无力,君火郁于下而相火升于上。
心虚惊悸肝气有余肺受火脾土气滞
查看详情 →
左偏体麻木,头眩目昏。左关弦数不和。木火正炽,痰凝经络。
头眩目昏肝火上炎痰凝经络左偏体麻木
查看详情 →
女性,59岁,主诉长期情绪低落、失眠、急躁易怒、哭泣、整夜无法入睡。刻诊见入睡困难、噩梦、心悸、头目昏沉、精神不振、思虑过多、心烦易怒、叹气、口苦、咽干、胸胁胀痛、胃胀、呃逆、纳差、大便不爽。舌暗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辨证为郁证性不寐,证属气郁化火,脾胃不和。
郁证性不寐气郁化火脾胃不和肝失条达
查看详情 →
胡某,女,65岁。头痛、心慌2周。高血压病史20余年,冠心病史10余年。舌红,苔薄黄干,脉弦数。中医诊断头痛,证型心肝火旺,风阳上扰。舌红,苔薄黄,脉弦。体征示血压升高,心音有力,闻及第二心音分裂,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ST段轻度下移。病因病机为风阳上扰,瘀血阻络。
高血压心肝火旺风阳上扰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男,54岁,反复感冒3月余,面色澹白,头目昏沉,畏风汗出,神疲乏力,纳差口澹,舌澹红苔薄白而腻,脉沉缓。脾虚气弱,卫外不固。主诉为反复感冒,病程3月余。现病史中提及鼻流清涕,头痛,咳嗽,肢体酸软无力。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症状及体征。
反复感冒脾虚气弱卫外不固表卫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鼻塞半年余。鼻塞、流清涕、晨起及活动后打喷嚏,伴前额痛。舌略红,苔白厚,脉平。中医诊断鼻窒,辨证风湿阻窍。鼻腔欠通畅,可见少许分泌物,口唇偏干。舌象略红,苔白厚,脉平。
鼻窒风湿阻窍舌红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头目昏晕,乏力神倦,食欲不振。病程1年有余。中医诊断虚劳病。证型气血两虚,病位涉及脾、肾、肝、心。病因病机为脾肾皆亏,瘀血不去,新血不生。面色苍白无华,舌质澹而微紫,舌苔薄白,脉弦大,重取无力。心率88次/分钟,心尖收缩期吹风样杂音1~2级。病史中见大便溏薄,易感冒,月经周期异常。
头目昏晕难治性贫血脾肾皆亏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主诉低烧、面黄、全身乏力、鼻出血,病程两月余。面色萎黄,头晕目昏,下午低热,鼻出血,精神不振,夜间身热,手足心发热,盗汗,心慌少气,食少乏力。脉象细数无力,舌淡苔白,口唇苍白,眼结膜发白。中医辨证为肾阴大虚,血热妄行,血无生源。
血亏肝肾阴虚血热妄行舌淡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男性。主诉阳痿,阳道不固,精薄。精液量1.5ml,液化时间30min,计数0.75×10°/L,活动力0.28,活动率0.24。中医病名阳痿,证型肾虚。病因病机为肾虚精亏。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阳痿、阳道不固、精薄。切诊未提及。
阳痿肾虚精薄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忧愁过度,手足厥阴动而不静,疝聚于中,火升于上,精泄于下。脘右痞胀,妨食,齿龈肿痛,目昏,额痛,润惕痿软,心神不能自主。病程数年不已。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涉及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火升精泄。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涉及症状及病程,切诊未提及。
目昏忧愁过度手足厥阴疝聚中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发热、咳嗽、腹痛,病程约12天。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机为伏湿蕴火,浊毒侵扰肝肾。望诊见舌有瘀紫、齿印,舌苔浊腐、黑色。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视力衰退、两足无力、张口呼吸、额冒虚汗、四肢疹斑似猪丹毒。切诊未提及脉象。
重症肺炎湿毒内蕴瘀血阻络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已婚,产后2个月余出现腰酸肢软、恶露淋漓不断、头目昏花、乳水不足。面色萎黄,恶露颜色仍红,脉细软稍带弦涩,小腹间略有坠胀而无痛感。中医诊断为气血亏损,冲任不固,尚有残瘀滞留。舌象未明确描述,问诊提示恶露未断已60余日,精力倦怠。脉象细软稍带弦涩,复诊脉细迟,已无弦象。
产后恶露气血亏损冲任不固残瘀滞留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眦胀目昏、心中嘈杂。中医病名为目疾,证型为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望诊见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闻诊无特殊。问诊提示病程较长。切诊脉象细弱。
目涩目昏肝肾阴虚心烦嘈杂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食欲不振,胃纳不佳,头目昏花,肢体倦怠,失眠多梦,忸忡健忘,记忆力差,成绩不良,精神抑郁,沉默寡言,月经未行,面色苍白,身体羸弱,舌淡苔少,脉象细弱。中医诊断为肾脾两虚,精髓不足,志无所舍。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先后天不能互资,致精髓亏虚,志无所舍。
肾脾两虚精髓不足志无所舍精神抑郁
查看详情 →
目昏花,不能视物,病程未明。肝热,气亏内障。脉沉细。面色萎黄,舌淡苔薄。问诊提示考试劳累,京察一等,召见简放襄阳知府。
目昏花气亏内障
查看详情 →
余某,45岁,失眠、肢惕、头目昏蒙、耳窍作鸣。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失眠,证型为肝肾阴虚、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用心劳神、肾亏髓减、宗脉失宁。望诊见面色晦暗,舌象未详。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失眠、肢惕、头目昏蒙、耳鸣。切诊脉濡滑、微弦、尺部乏力。
失眠心肾不足脉濡滑脉微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