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2岁,右胁刺痛一月余。胁痛,气滞血瘀型,早期肝硬化。胁肋刺痛,胁下痞块,面色晦暗,蜘蛛痣,肝掌,口唇紫暗,舌质暗紫或有瘀点,舌下静脉粗紫,脉沉涩。舌质澹黯,舌尖有瘀点,舌苔黄薄或薄,脉沉弦。
气滞血瘀胁痛早期肝硬化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月经周期29天,经量少,经色浅澹,有块,经前乳房胀,白带不多,无鼻衄。脉细数,舌苔薄黄。辨证为肾虚血瘀。病史包括宫外孕手术,右侧输卵管切除,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孕2次,流产2次。末次流产日期1998年6月30日,末次月经日期1998年12月27日。
肾虚血瘀气滞血瘀血瘀证胞宫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脘堵腹胀,两胁刺痛,食欲不振,便溏乏力,时而低热,齿衄或皮下瘀斑。病程1年。中医诊断鼓胀。证型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湿热余邪未尽。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食欲不振、便溏、低热、齿衄、皮下瘀斑。切诊未提及。
气滞血瘀鼓胀肝肾不足湿热余邪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颈前肿块年余,伴胸闷、咽喉憋气、胁部作胀,情绪波动时肿块增大。舌澹苔薄,脉弦紧。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湿内停,痰气互结于颈前。患者48岁,女性,主诉右前颈部甲状腺腺瘤术后2月,左前颈部再次出现肿块。舌质偏红,苔薄,脉弦。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痰湿内停,痰气互结于颈前。
甲状腺腺瘤肝郁气滞痰湿内停痰气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左胸痛连及肩背,痛有定处,如锥刺感,下颌疼痛,伴心悸。舌质紫暗,苔薄,脉弦。心电图示V1-V4T波倒置,V4~VST段轻度下移。中医病名血瘀胸痹,证型血瘀证,病因病机为血瘀阻络。望诊舌质紫暗,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心悸、下颌疼痛,切诊脉弦。二诊脉略细,三诊脉已不细,四诊脉略数。
血瘀胸痹气滞血瘀阳气不足脉弦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左侧面颊出现白色斑片,病程两周。中医病名白驳风,证型气滞血瘀。舌质澹,舌边有瘀斑,舌苔黄腻,脉沉细。情绪不振,纳食差,睡眠可。二诊舌质红,舌边有齿痕,舌苔黄腻。
气滞血瘀血瘀白癜风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65岁,右肩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天。右肱骨外科颈骨折,瘀血凝聚,青紫漫肿,疼痛难忍,不能动弹,腰部酸楚。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肩部筋脉损伤,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气滞血瘀肱骨骨折
查看详情 →
女性,38岁。主诉忧郁易怒,右眼角上部皮肤变白,逐渐扩大,不痒不痛。病程近年来。中医诊断白蚀,证型气滞血瘀型。舌质淡,舌尖稍红有瘀点,苔少。脉弦数。右眼睑上部皮肤变白区,边缘色素深,境界清楚,中心无色素岛。
气滞血瘀白癜风
查看详情 →
女,35岁,痛经进行性加重,经前乳胀,烦躁易怒,子宫后倾,经行腹痛,子宫腺肌症,气滞血瘀,舌质淡黯,苔薄白,脉弦
气滞血瘀痛经腰酸苔薄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1岁。右上腹持续性剧痛3天。肝脏多发性血管瘤病史6年,右胁积块坚硬,推之不移,疼痛拒按,面色萎黄,纳减便溏。舌质澹紫,苔黄厚腻,脉弦滑。右腹膨隆,肝下界肋下11cm,质Ⅲ°,压痛明显,表面不平。体温37.8℃,脉搏72,呼吸19,血压17/12kPa。气滞血瘀日久,肝络阻滞,湿热内壅。
气滞血瘀肝脏血管瘤肝络阻滞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男性,39岁,脑部及左臂外伤,昏迷后神志渐苏。气滞血瘀,瘀阻神明。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精神欠佳,睡眠不稳,头昏眼黑,视物双影。
气滞血瘀脑损伤瘀阻神明脓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夜难入寐5年余。现症包括头晕、胸闷、易烦躁、疲乏、入睡困难、手麻木、纳食不香、口微苦、便秘。舌质暗,舌体胖有瘀点,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痰热内扰,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不寐痰热内扰脾虚
查看详情 →
女,29岁,月经初潮时因惊惧泣啼致经来腹痛,逐年加重,婚后三载无娠。月经量一般,色紫有块,块下痛减,腰酸背楚,胁肋苦撑,乳房作胀,手心内热,带下粘稠。舌质偏紫,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冲任为病。病因病机为气机逆乱,血滞胞中,血瘀气滞,肝脉不畅。望诊见舌质偏紫,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腰酸背楚、胁肋苦撑、乳房作胀、手心内热、带下粘稠,切诊见脉弦细。
气滞血瘀痛经肝气郁结血实气滞
查看详情 →
男,5岁,左眼被木棍击伤后视力明显下降1个月。左瞳孔潜隐性扩大,直接对光反应极弱,间接对光反应正常。眼底视乳头颞侧苍白,鼻侧色浅,血管细,黄斑中心凹反光隐见。左外伤性下行性视神经萎缩。左眼撞击伤目,目系受损,气滞血瘀兼肝肾阴虚。目系受损,气血瘀阻,目失荣养,肝肾阴虚不能收敛缩瞳。
气滞血瘀视神经萎缩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男,61岁,左胸部疼痛4小时。左第7、8肋骨骨折。左胸部压痛,可扪及肋骨骨擦感,胸部挤压试验阳性。X线片示左第7、8肋骨骨折。舌澹红、苔白,脉弦。
气滞血瘀肋骨骨折疼痛减轻舌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男,34岁。双手背密布灰褐色表面粗糙圆形丘疹,触之有刺扎感。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证属风热互结,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风热之邪与气滞血瘀相互搏结。面色正常,舌象红,脉象弦数。症状描述包括皮疹形态、触感及病程变化。
气滞血瘀寻常疣风热互结舌红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胸、胁肋、软骨头痛2月,咳嗽疼痛加重,刺痛,口干苦,尿黄。中医诊断肝气郁结,瘀血阻滞不通。舌暗红苔黄,脉沉涩。气郁日久,气滞血瘀,瘀血停着,痹阻脉络故肋痛如刺。肝郁气滞,郁久化热故口干苦、尿黄、舌暗红苔黄、脉沉弦。
肋软骨炎肝气郁结瘀血阻滞口干苦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胃脘痛20余年,秋冬发作,近月加重,伴胃脘饱胀、嗳气、泛酸烧心、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中医诊断为胃角溃疡,辨证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痰浊上逆。舌质暗,苔薄黄,脉弦。
气滞血瘀胃角溃疡湿热蕴结痰浊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主诉痛经5年,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经前乳房胀痛,经行第一天小腹剧痛拒按,经量稍多,色黯红,夹块。舌质淡红,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冲任气血郁滞,经血不能畅行。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苔象、脉象及症状描述。
气滞血瘀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肌肉酸痛、干咳、口干口苦、疲乏、纳差、心烦、失眠。病程较长,西医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诊断为伏暑,邪伏阴分,气阴两伤证。体征见头发脱光,脸部蝶形红斑,双上肢暗红色皮疹。舌暗红少苔,脉细数。病因病机为伏邪藏于阴分,耗伤阴精,气阴两伤,正气不足,邪热自内达外。
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两伤证伏暑邪伏阴分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