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血瘀+痛经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月经后拖及经行腹痛10余年,周期2~3+月,经期7天,量中,色澹,有血块,经行腹痛。既往月经初潮16岁,2007年月经规律1年,近2个月月经量少。舌象黯红,苔薄白,脉象沉稍弦。B超检测子宫偏小,无优势卵泡。诊断为月经后期、痛经,肾虚血瘀证。
痛经血瘀月经后期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经行小腹疼痛,经行第1~2d明显,小腹有冷感,伴腰酸,痛甚伴汗出。病程半年。中医诊断痛经(寒凝血瘀证)。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涩。平素易感乏力,畏寒肢冷。妇科检查未见异常。
痛经寒凝血瘀腰酸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女,24岁,痛经多年,经行量少,色紫暗有血块,腰寒,得温则减,大便秘结,面有疮疮。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素体虚寒,寒凝气滞,气滞则血瘀,不通则痛。
痛经血瘀虚寒气滞
查看详情 →
女,28岁,经期下腹疼痛进行性加重6个月余。经期下腹坠痛,喜按,肛门坠痛,经后加重,疲乏无力,头晕,气短懒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色暗红,伴血块。舌质淡暗,胖大有齿痕,脉细。诊断为痛经,辨证为气虚血瘀。
痛经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 每次行经腹痛颇剧 腰酸 经期量少不畅夹紫红血块 脉沉细而带弦 舌苔薄白 胞宫虚寒 冲任气滞
痛经血瘀胞宫虚寒冲任气滞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痛经,由感寒引起,持续3个月。临经时小腹疼痛,经水量少且不畅,腰部酸痛,血中有紫红血块。脉沉细,舌澹苔薄。诊断为胞宫虚寒,冲任气滞。舌象澹苔薄,脉沉细。复诊时脉沉缓,舌苔白。三诊时脉较前冲和,舌苔白。
痛经血瘀胞宫虚寒冲任气滞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痛经10年,右下腹疼痛频发,经期加重,性交后疼痛加重,白带量多清稀,面色萎黄,体乏无力,少气懒言,胃纳不佳,腰骶部坠胀疼痛。舌质暗淡,脉沉细。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产后伤精耗气,气虚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气血化生乏源,瘀阻脉络。
痛经气虚血瘀盆腔淤血综合征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痛经,经前腹痛,畏寒欲暖,腹痛拒按,气上逆,欲作呕吐,乳胀,胸胁痛,不欲饮食,食入作胀,常欲太息。月经周期尚准,经血紫暗,量少,经后渐增。面色晦滞,形体较瘦,脉细而弦,舌色暗,苔腻。中医病名痛经,证型寒凝脉络,气滞血涩,少阳厥阴俱病。望诊面色晦滞,舌色暗,苔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畏寒、腹痛、呕吐、乳胀、胸胁痛、食欲差。切诊脉细而弦。
痛经气滞血瘀血瘀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20岁 女性 经行腹痛4年 月经初潮14岁 周期30日 经期6天 量中 色暗红 有血块 经期23日小腹痛剧 拒按喜暖 恶心呕吐 畏寒肢冷 腰酸便溏 舌暗红 苔白 脉沉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
痛经寒凝血瘀腰酸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经行腹痛2年,初潮13岁,月经周期4~5/30天,月经量中等,颜色鲜红,无血块,经期腹痛明显。舌暗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痛经,辨证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气郁不舒,血行失畅,瘀阻子宫、冲任。
痛经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痛经伴月经超前量多,经前胸闷烦躁,乳房胀痛,黄白带多。病程自28岁结婚后开始。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阴血不足,肝郁气滞,血瘀与湿热交阻。主诉包括痛经、月经异常、胸闷烦躁、乳房胀痛、带下异常。病机为肝经湿热,肾虚瘀浊。
痛经肝郁气滞阴血不足湿热交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经前少腹胀痛,五心烦热,经期腹痛加重,经量少,色紫黑有血块,持续10余日。两颧潮红,消瘦,口唇少津,舌红舌厚,脉沉弦数。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型痛经。
痛经气滞血瘀五心烦热少腹胀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