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6岁,男性。高热无寒,体温40.8℃,脘腹不适,左腹部肠鸣,大便漆黑而稀,口苦咽干,颜面苍白,舌质绛红,边有黄苔,脉象疾数有力。中医诊断为内热充斥、营血燔灼。望诊见舌质绛红,边有黄苔,颜面苍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高热、脘腹不适、大便漆黑而稀、口苦咽干。切诊见脉象疾数有力。病程未明确提及。
高热营血燔灼大便黑稀口苦咽干
查看详情 →
49岁男性,病程十年,主要症状为臌症,舌绛苔白,脉弦滑。中医病名为臌症,证型属肝病所致,病因病机为肝病日久,气滞水停。望诊见舌质绛,舌苔白;闻诊未提;问诊提示病史较长;切诊脉象弦滑。
肝病臌症肝气郁结阴虚
查看详情 →
李某,男,31岁。周身困乏不适,精神恍惚,头昏热,时幻听幻视,寐差,恶心,便干。舌淡,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郁证,证属痰热上扰。
郁证痰热上扰精神恍惚头昏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右侧口腔内腮部溃疡3个月。中医病名口腔溃疡,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舌象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悸、关节痛史。切诊脉象滑。
口腔溃疡心悸关节痛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男性。主诉慢性支气管炎,时初冬病发。症状包括形寒微热,咳嗽多痰,痰出稀薄多白沫,胸闷气急,动则气促。舌苔白腻,脉浮。病因病机为风寒外侵,痰饮内蕴。
慢性支气管炎风寒外侵痰饮内蕴寒热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患者,主诉咽痛、发热。中医诊断乳蛾,证型为饮食不节,宿食停滞,胃生积热,火热上炎,熏蒸咽喉。面色红,舌红苔黄,脉数。症状包括咽痛、发热、扁桃体肿大。病程较短,初起有恶寒。
急性扁桃体炎胃热积聚咽喉肿痛热势亢盛
查看详情 →
五十八岁,两腿乏力,腰酸,不能着力任地。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面色、舌象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两腿乏力、腰酸,病史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腰膝无力筋脉失养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左膝关节肿大如杵,疼痛如刀割,夜间加重,不能屈伸。舌质澹红胖边有齿痕,舌下静脉紫暗迂曲,脉沉弦滑。中医病名为鹤膝风,证型为寒湿痰瘀,闭阻关节。病因病机为寒湿痰瘀内阻关节。望诊见舌质澹红胖边有齿痕,舌下静脉紫暗迂曲。闻诊未提。问诊描述疼痛剧烈,影响活动。切诊脉沉弦滑。
鹤膝风寒湿痰瘀关节肿胀关节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寒痰留滞上焦,咳逆喘促,不得息。阳脉浮紧,阴脉弦涩。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咳逆喘促,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咳喘,证型为寒痰壅肺,病因病机为寒痰留滞,壅塞气道。切诊提示脉浮紧弦涩。
寒痰留滞气道壅塞喘咳浮火灼喉
查看详情 →
34岁男性,腰痛颈后痛2年,加重1月,腰痛麻木,颈后疼痛,阴雨加重,头晕肢麻,口渴且饮,尿黄。舌质偏红,白淡黄苔,脉弦滑数。风寒湿痹证化热。
腰痛颈后痛风寒湿痹证化热
查看详情 →
李某,女,37岁。头痛10年,加重10天,左侧头痛,遇风加重,口干口渴,出汗。头痛,证属风邪入中,瘀血阻络。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问诊见头痛、遇风加重、口干口渴、出汗。脉象未提。
头痛风邪入中瘀血阻络遇风加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头晕、乏力2年,劳累及外感后加重。中医病名属眩晕、虚劳。证型为少阴阳虚,清阳不展。症状包括头晕目眩、气短心悸、肢冷乏力、纳呆神疲、失眠多梦。舌象澹苔薄白,脉象沉缓无力。
低血压少阴阳虚清阳不展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长期鼻塞5年余,伴流清稀鼻涕、脓性涕、前额痛、咽部不适、喉间痰黏、咯痰清嗓、恶风自汗、遇寒加重、食欲不佳、四肢不温、夜尿频、大便溏。鼻腔黏膜鲜红肿胀,下鼻甲肥大,中鼻甲水肿,鼻中隔偏曲。口咽黏膜黯红,扁桃体Ⅱ度大。舌黯红,苔白腻,脉弦细弱,右尺尤甚。诊断为鼻窒,辨证为气阳虚弱,瘀阻鼻窍证,病因病机为肺脾气虚,外卫不固,邪滞鼻窍,气血瘀阻。
慢性鼻炎肺气虚脾虚瘀阻鼻窍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经前头痛2年余,月经周期30天,经期6~7天,伴经前乳胀、头晕头痛、两侧太阳穴跳痛。烦躁易怒,多梦易醒,大便偏干。舌淡黯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脾虚肝旺型经行头痛。病因病机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耗伤阴血,冲气上逆清窍而痛。
经行头痛脾虚肝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喘5年反复不愈,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白色黏痰,多汗,鼻塞,语音低微,舌淡苔白黏,脉小滑,证属风寒袭肺,营卫不和。二诊咳喘又发,发热,口渴,痰黄白相间,苔白而干,脉略数,证属肺卫郁热。三诊咳喘减轻,声音嘶哑,舌偏淡嫩,脉已不滑。四诊哮喘发作基本消除,鼻音仍重,舌苔薄,脉略滑数。五诊哮喘停止发作,舌质偏淡,脉沉细。六诊活动后喘促未加重,舌苔薄,舌边齿痕,脉略数。
咳喘风寒袭肺营卫不和肺卫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筋骨劳损,寒湿互阻,肝脾失调。症状包括周身筋骨酸楚,夜寐不安,头晕乏力,肝区作胀。脉象细弦不畅。舌象苔薄腻。脉象弦细带涩。中医病名属筋骨劳损,证型为寒湿互阻,肝脾失调。病因病机为劳损复受寒湿,寒湿痹阻,肝脾失调。望诊见舌苔薄腻,切诊脉象细弦不畅,弦细带涩。问诊提及周身筋骨酸楚,夜寐不安,头晕乏力,肝区作胀,四肢畏寒。
筋骨劳损寒湿痹阻肝脾失调
查看详情 →
女,32岁,头痛,眩晕,痫证,病程1年,脑室痹阻,经络失荣,络虚,脏气趋衰惫,面色苍白浮肿,两眼直视无神,语言对答不清,记忆力衰退,形寒肢麻,月经闭止半年,纳呆寐少,脉象未提,舌象未提。
颅脑损伤痫证发作头痛眩晕手足抽搐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全身凹陷性水肿,下肢尤甚,小便短少,大便数日未行,腹部胀满疼痛、拒按,伴腰痛,肢冷,畏寒,喘促不得卧,阴囊肿大渗出黏液冰冷。脾土虚弱,湿浊弥漫,肺气不宣,浊阴窃踞,命门虚惫,气化失权。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沉迟。
慢性肾炎水肿阳虚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右侧颞部、枕部头痛10余天,双眼视物不清,纳可,眠差,入睡困难。脉沉弦,舌苔白腻质暗。高血压病史13年,高脂血症20年。头颅CT示右枕叶梗死。中医诊断中风。病机为痰瘀互阻,痰瘀互根,痰瘀同治。舌象为白腻质暗,脉象沉弦。
中风痰瘀互阻肝风内动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年龄大郎桥巷。哮喘反复发作,冬至加重,喘息气粗,痰鸣有声,夜不能卧。两脉弦数,舌绛苔薄白。外邪引发,痰热蕴结。病机为痰热恋膈,风邪外感诱发。
哮喘肺胀痰热蕴结痰热恋膈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