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口干

男,41岁,咳嗽吐痰,气促喘息,胸闷,痰色时黄时白,质黏不易咯出,纳差,口苦,口干不欲饮,大便每日1次,小便频数,时有刺疼,腰背酸痛,身困乏力,手足心发热,畏寒,臀部及下肢发凉,阴囊潮湿,性欲减退,心烦,易怒易悲,头晕,耳鸣,眼花,眼睛酸痛,咽痒,胸痛心悸,下腹拘急隐痛,梦遗早泄,形瘦气怯,面色黄暗且青,舌苔白腻,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肺痨,咳喘,胃脘痛,气阴两亏,血虚肝郁,湿困脾阳,精亏肾虚。
口干肺痨咳喘胃脘痛
查看详情 →
王某,女,52岁。主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肢软乏力,肌肉萎缩,体重减轻,饮食少,口干不欲饮,眠差。舌红、苔白,脉细。中医诊断肌痹,证属肾气亏虚,下元不藏,虚火上泛。二诊舌澹、苔薄黄,脉沉细。三诊舌澹、苔薄黄,脉沉细。四诊舌澹、苔黄腻,脉细弱。
口干多发性肌炎肾气亏虚虚火上泛
查看详情 →
女,40岁,胃痛伴消化不良3个月,便溏,大便不成型,怕冷,胃胀,气短,舌暗体胖,口干,大便时干时稀,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滑,中医诊断胃痛,证属脾胃虚寒。
口干胃痛脾胃虚寒便溏
查看详情 →
79岁女性,乏力、水肿3年,肥胖,口干口苦,间发心悸,舌红苔黄腻,脉弦缓,血压175/115mmHg。中医诊断为风痰内阻证。主诉包括乏力、水肿、肢体颤抖、面部及下肢水肿。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糖耐量减低、直肠炎、高血压病史。四诊见舌红苔黄腻,脉弦缓。
口干甲状腺功能减退痰浊内蕴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心悸、喘咳、浮肿10余年,加重半个月。中医病名属心悸、喘咳、水肿。证型为肾阳虚衰,水气凌心犯肺。病因病机为肾阳虚衰,水湿内盛。望诊见面色苍灰,口唇青紫,舌紫暗苔白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不宁,喘促不得卧,畏寒肢冷,食欲不振,头晕恶心,尿少色黄,口干,腹胀。切诊见脉细数无力,心率132次/分,心尖区双期杂音,舒张期奔马律,肺底湿性罗音,肝大剑突下5厘米,质较硬,下肢水肿,腹水。
口干心力衰竭肾阳虚衰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董某,71岁,胃癌术后8月余,进食饱胀感,乏力,精神差,口干,纳差,体重下降快。胃积(气虚血瘀),脉弦,苔花剥。面色萎黄,舌质红,苔少或花剥,脉弦。偶腹痛,眼发红,眼屎多,口渴不欲饮,手指脚趾尖部颜色变深或变黑,肠鸣音亢进,大便不成形。
口干胃癌术后气虚血瘀食欲不振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反复咳嗽、喘累9年,加重7天。咳痰白稠,喘息胸闷,气紧,唇红,口干,舌红,苔薄白,脉小数。中医诊断哮证(痰热蕴肺)。咳痰白稠,喘息胸闷,气紧,唇红,舌红,苔薄白,脉小数。舌红,苔薄白,脉沉。舌澹红,苔薄,脉沉细。面色皖白,舌澹,苔白,脉沉。
口干哮证痰热蕴肺肺气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男性。尿频、尿急、小便难以控制3个月。遗溺。脾肾阳虚,肾气不固。面色苍白,舌质暗红,苔白厚腻,根部苔黄焦,舌颤,脉弦促。畏寒肢冷,气血不充。肺气渐亏,失于固摄,膀胱之水失于约束。肾阳不足,膀胱之水失于温煦。
口干尿失禁脾肾阳虚肾气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4年。病程4年,秋季易发,持续约2周。口腔溃疡,口干,胃腑嘈杂,心烦,多食,小便黄。舌澹红,苔黄腻,脉细数。中医诊断为阴虚胃热,湿邪内蕴。舌象澹红、苔黄腻,脉象细数。
口干口疮阴虚胃热湿邪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心慌、眩晕2年余,加重1周。病程2年,反复晕倒,伴头痛、胸闷、乏力、干呕。症状包括头晕眼花、心慌、胸痛、夜间加重、口干、泛酸、嗳气、纳差、睡眠差、便秘、小便黄、月经量少。体征见上腹正中索状物,叩击痛,中脘、天枢、胆明、膻中压痛。中医诊断眩晕、胃炎、肠澼、胆囊炎。望诊见舌质澹红,苔白腐或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绪紧张诱发症状。切诊脉象弦。
口干眩晕气虚胃痛
查看详情 →
权某,女,62岁。右侧肢体无力4年,左下肢僵硬无力2周。右侧肢体无力,左下肢僵硬无力,行走不利,乏力,口干,腰酸痛,睡眠欠佳。舌质偏暗,苔少,脉细。四肢肌张力高,右下肢肌力略差,四肢腱反射亢进,左踝阵挛(+)。中医诊断痿证,辨证肝肾阴虚。病机为肾元亏损,不能滋养肝阴,髓海不充,筋骨失养。
口干痿证肝肾阴虚腰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主要症状为反复口腔溃疡2年余,不敢进食冷热及酸辣食物。舌红,苔薄黄根腻,脉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脾胃湿热。病因病机为脾胃湿热,湿热循经上熏。舌象为舌红,苔薄黄根腻,脉象为脉弦。病程长短为2年余。
口干脾胃湿热虚火上炎舌苔薄黄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口干、呼吸困难20余天。中医诊断阴虚内热,辨证咽痛、口干渴、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黑。病机为阴虚内热,津液耗伤,胃中有寒。望诊见唇红、面红、咽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干渴喜热饮、大便干、小便黄。切诊见脉弦有力。
口干呼吸困难咽炎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乏力、皮肤紫癜,病程自2001年5月确诊。中医病名虚劳,证型脾阳虚。望诊见舌质澹,苔白腻或薄白,舌边有齿痕。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乏力、心慌心烦、口干、纳可、肠鸣、大便偏稀。切诊见脉弦细或细或弦大。
口干脾阳虚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乏力
查看详情 →
女,70岁。咳嗽,咯白黏痰,胸闷气促,手足心热,失眠,口干,腰酸,神疲体倦,脘腹胀满,大便溏,纳少。面色灰暗,舌质淡,苔黄腻,脉弦细。淋巴结肿大,双侧颈、腋、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脾肾两虚,痰热蕴结。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痰阻脉络。
口干淋巴瘤脾肾两虚痰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为肢麻、头倾、乏力,病程两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尖稍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痰多、乏力,切诊见脉洪大,后诊脉稍和缓,滑稍缓,微汗出,肤稍冷。
口干风痱呼吸肌麻痹痰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心下痞满,脘腹胀痛,口干口臭,纳差便溏,体倦乏力。病程1月。舌质红,苔薄腻,脉弦。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辨证为寒热互阻,升降失常。舌质红,苔薄白,脉缓。
口干胃痛痞满便溏
查看详情 →
女,68岁,主诉口干、眼干、鼻干4个月余。口干、眼干、鼻干,吞咽干性食物需用水送服,皮肤干燥,饮入即尿,眠差,耳鸣,进食酸性药则胃部不适。舌质红有裂痕,无苔,无津,脉细。大便每日2次,便溏。诊断为燥邪伤脾,气虚津亏证。病机为气虚津亏,燥邪内生。
口干气虚津亏眼干鼻干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遇冷即发风疹块十年。病程长,冬重夏轻,遇冷即发皮疹,高出皮肤,发红瘙痒。脉沉细,苔白腻。辨证为阳不足,寒邪乘虚而入,交争于肌肤。中医病名荨麻疹(寒冷性)。
口干寒冷性荨麻疹阳虚寒湿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睡眠困难,入睡困难,思维活跃,日间疲乏,情绪波动。病程半年。中医诊断为百合病,证型为阴虚燥热证。舌象舌尖红、苔薄净,脉象细数。
口干失眠阴虚燥热心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