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8岁,男性。右胁闷痛,口苦而干渴,尿黄短,大便不成形,寐差,纳减,心胸烦热而脚冷,舌苔薄黄,脉弦数。黄疸指数升高,转氨酶异常。肝区隐痛,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肝病,证型属肝脾同病,虚实相兼,以气虚为主。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滞血瘀。舌苔薄黄,脉弦数。
肝炎肝郁脾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右膝关节反复酸痛2年,加重伴活动受限1天。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弦,舌下脉络瘀紫。右膝内侧间隙压痛,浮髌试验阳性,髌骨研磨试验阳性,回旋挤压试验阳性。膝关节退行性变,右侧胫骨髁间棘变尖。中医诊断为膝痹,证属肾虚兼寒湿瘀阻。
膝痹肾阴虚寒湿瘀阻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为甲状腺癌术后,胃纳不馨,吞咽异物感,月事量少。舌微红润少苔,脉细。辨证为气血不足,余邪未清。舌象微红润少苔,脉象细。病程近一年。中医病名为瘿病,证型为气血不足,余邪未清。病因病机为手术伤及气血,肾气亏虚,痰瘀互结。
甲状腺癌气滞血瘀肝郁气滞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女,67岁。右肩疼痛难忍,抬举不利,远端指间关节疼痛肥大,双下肢行走无力,腰酸耳鸣,失眠健忘,口干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痹证。肝肾阴虚,风邪袭络。面色晦暗,舌红少苔,脉虚弦。
肝阴虚痹证阴虚内热血虚
查看详情 →
86岁女性,周身皮肤红疹瘙痒10余年,搔抓出血。长期食少,大便稀溏,每日2~3次。舌苔浅黄而薄,脉右沉左细弱。中医诊断风瘙痒,辨证伏热伤阴,肌腠失养。
肝阴虚风瘙痒心火旺肌表失养
查看详情 →
男,39岁,心慌、乏力伴多汗3月。心慌气短、情绪易燥、手心出汗、眼涩,夜寐不安,便溏。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中医诊断瘿气,证型心肝阴虚证。病机为情志内伤,肝气郁滞,耗伤津液,肝肾阴亏,心阴损耗。
心肝阴虚瘿气心慌气短燥热多汗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反复腹胀、右胁隐痛3年,复发加重2个月。鼓胀,湿热内蕴,肝郁脾虚,瘀热互结,气滞水停。面色晦暗,舌质黯,苔黄厚腻。声音低微,有肝掌、蜘蛛痣。腹胀、右胁隐痛、纳呆、厌油、小便黄、双下肢水肿。脉弦滑。
鼓胀湿热内蕴肝郁脾虚瘀热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5岁。主诉失眠1周。现病史示情绪因素致失眠,伴口干苦、头痛、小便黄、表情呆滞、语言欠清晰。舌质暗红,苔白。脉弦。中医诊断不寐,证属心肝阴虚火旺。病程1周。
心肝阴虚火旺失眠高血压口干苦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一个月前呕吐泄泻,其后身体不适至今,两天前外感鼽嚏,不纳。右脉寸关洪大,尺沉弱,左脉寸洪、关弱,尺沉弱。肺经、肝经左右侧数值偏高,三焦经、胆经数值失调,肝经、胆经、肾经、心经、脾经数值倒置。肺虚挟痰湿,脾有湿饮,心血虚,肾阴虚,肝阴虚气郁而化火。心肾不交,肝郁化火,脾有湿饮故不纳。复诊主诉食欲不振,咳逆。肺经、大肠经数值失调,脾胃虚而困湿,肾阴阳两虚,肝阴虚气郁。再诊主诉头晕、咳逆、心悸。大肠经数值失调,脾虚湿困,肾阴阳两虚,肝气虚,心阴虚、肾阳虚致心肾不交。
肺虚挟痰湿脾湿困肾阴阳两虚肝气郁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失眠3年,每日睡眠3~4小时,伴有乏力、怕冷。舌淡,苔黄,脉弦滑细。中医诊断为失眠,辨证为肝血不足。舌象淡,苔黄,脉象弦滑细。乏力、怕冷、脉弦滑细为肝血不足之症。
失眠肝血不足乏力怕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低热3月余。主要症状为人工流产术后低热,体温37℃~37.2℃,伴肢倦乏力,气短懒言,睡眠较差。舌质澹红,苔稍黄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气虚发热,辨证为气虚发热。二诊时体温正常,仍有失眠,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心肝阴虚,心神失养,内热干扰。
心肝阴虚低热气虚发热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头痛反复发作二年余,突发头痛如劈,颈项板滞,呕吐,口干,尿频量少。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为肝阳上扰,病因病机为肝阴亏虚,肝阳上扰巅顶。望诊见舌红绛而干,问诊见口干、尿频、呕吐,切诊见脉弦小数。二诊见舌光干绛,尖边紫,脉弦细数。三诊见舌干绛,尖边紫,脉弦细数。
肝阴虚蛛网膜下腔出血肝阳上亢风动
查看详情 →
张某,女,76岁。体重下降10余kg,右上腹闷胀痛,肝癌并肝内转移,AFP升高,转氨酶升高。面色萎黄,乏力神疲,右上腹胀闷隐痛,饭后明显,纳呆无食欲,嗳气,消瘦,身目无明显黄染,大便1次/日,小便可。脉沉弦,舌质淡暗、苔薄黄。肝大,肝区轻压痛。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肝阴虚肝癌肝内转移脾气虚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主诉慢性肝炎2年,疲乏、纳差、大便时溏,面色苍白,舌嫩尖红,苔薄白,脉弦细而弱,中医辨证为脾气虚兼肝阴虚。
肝阴虚慢性肝炎脾气虚转氨酶升高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反复头晕头昏、心悸3年,伴手抖、抽搐1周。精神受刺激,悲伤过度。嗳气频升,胸宇满闷,手抖、抽搐3次。舌质红,苔薄黄腻、中剥。脉缓而涩。中医诊断为心悸(心气不足夹瘀)、眩晕(肝阴虚,肝阳偏亢)、郁证(肝郁气滞)、搐搦(肝风内动、瘀血痹阻)。病机为心气不足,血脉痹阻,肝失疏泄,气郁阴伤,筋脉失养,肝风内动。
肝阴虚心悸眩晕郁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左侧头痛,面红目赤,右腿挛痛,大便秘结。素有高血压病史。舌质红,脉弦有力。中医诊断为肝阳亢之头痛,血虚、脉络阻滞所引起的腿痛。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肝阴不足,脉络瘀阻,肠燥便秘。
肝阴虚高血压头痛肝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乙型肝炎,病情未明确具体病情,就诊日期分别为1992年10月30日、1992年12月12日、1993年2月10日。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未提及。
肝阴虚乙型肝炎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头晕、头痛、口干、上肢麻木、心悸、烦躁、睡眠欠佳。高血压病史10余年。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数。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病因病机为肝阴虚、肝阳上亢、血瘀、肝风欲动。望诊见舌质暗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弦数。
肝阴虚高血压肝阳上亢血瘀
查看详情 →
李某,57岁,男性。高血压10年,冠心病1年,近2月心绞痛时作,血压21.28~22.61/14.63~15.96kPa。胸痹心痛,胸中苦满而善太息,眩晕心悸。舌苔白质红,寸脉大而关尺弦。阴虚阳浮而有风动之象。
肝阴虚高血压风动
查看详情 →
女性,26岁,头晕,内热,腹痛,带下,肝阳上扰,肝气下郁,肝火,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舌红,脉弦,面色晦暗,情绪抑郁,内热,肝阳上亢,气郁化火,肝火伤阴,肝阳化风
肝阴虚肝阳上扰肝气下郁内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