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0岁,女性。右胁胀痛半年,生气后加重,胃脘痞满,口干欲饮,口中乏味。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气不舒,胆腑蕴热,胃失和降。
胃失和降胃胀胆囊炎胃窦炎
查看详情 →
女,37岁,胃胀、胃痛7年余。痞满,肝胃不和,乘脾犯胃,健运失司,胃失和降。舌质澹,苔薄黄,脉沉数。胃胀、胃痛,饮食后加重,夜间泛酸,胃痛放射至左肩胛骨,易生气,不敢进食生冷,腰背酸困,嗳气,眠差。
胃胀胃失和降胃痛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女,45岁,胃脘灼热感伴反酸烧心半年余,情志不舒后加重,嗳气,口干口苦,食少纳呆,大便不畅,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反酸,证型为肝胃郁热证,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机逆乱,肝气调达不利,致胃失和降。
胃失和降胃胀肝胃郁热证情志不舒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胃脘疼痛作胀,泛酸,反复发作10余年。胃脘胀痛,泛酸,饥饿时痛甚,进食痛减,有时胸骨下端疼痛,大便溏薄。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诊断为胃脘疼痛,辨证为气机郁滞,血瘀阻络,胃失和降。病因病机为气机郁滞,血瘀阻络。
胃胀胃失和降胃痛泛酸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主诉胃胀3年余,反复发作。胃冷喜温喜按,口干喜热饮,嗳气,腰右侧疼痛,小腹压痛,夜尿2~3次,尿中伴有泡沫,面色白。现病史中提及纳眠可,大便可。辨证为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望诊见面色白,舌红苔薄白或薄白腻,舌下静脉(++)。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胀、胃冷、口干、嗳气、腰痛、夜尿频、尿泡沫。切诊见脉弦或弦滑。
胃胀胃失和降肝郁气滞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间断性胃痛5年,加重5天。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改变。舌澹红,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胃痛(肝气犯胃),病机为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气机郁滞,导致胃痛、胃胀、反酸、易怒、善太息、纳差、眠差。病程5年,情志刺激诱发加重。
胃失和降胃胀慢性浅表性胃炎肝气犯胃
查看详情 →
女17岁 胃痛胃胀嗳气大便干 胃痛2年 病程长短 胃脘痛 肝胃不和 肝气郁结横逆犯胃 舌质红苔薄黄 脉弦细
胃失和降胃胀胃脘痛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发热、头晕、乏力、泛酸、呕吐、身热、肢体酸痛、头晕重胀、恶寒、咽红肿痛、咳吐黏痰、精神急躁、胸闷腹胀、呃逆反酸。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伤食感冒,证型胃失和降,风热袭肺。望诊舌质略红,舌苔白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发热、头晕、乏力、泛酸、呕吐、咳吐黏痰、胸闷腹胀、呃逆反酸。切诊脉浮数。
胃失和降胃胀伤食感冒风热袭肺
查看详情 →
郑某,女,38岁。反复胃脘胀痛5年,加重4天。胃脘胀满,痛连两胁,生气时痛甚,矢气则舒,胸闷嗳气,善太息,干呕,纳呆,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沉弦。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情怀抑郁,肝失疏泄,气郁不达,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胃失和降胃胀慢性胃炎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头痛胃胀1周余,劳累及生气后诱发。主症为头痛、胃胀、神疲乏力、胸闷心悸、右胁肋及后背发胀、泛酸、口干口苦、眼部烧灼感、呃逆、大便干。中医诊断为头痛、胃胀,证属肝郁化热,气滞血瘀,胃失和降。望诊未见明显异常,舌象未提及。闻诊未见明显异常,声音、气味未描述。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脉象。
胃胀胃失和降头痛肝郁化热
查看详情 →
男,46岁。胃胀多气伴隐痛,反复发作近1年,食后脘满尤甚,不思饮食。舌黄,脉缓。气滞食阻,胃失和降。
胃失和降胃胀慢性胃炎胃酸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胃部胀满进食困难2月,恶心呕吐,不能进食57天。病史提示2008年12月因胆囊结石引发急性胰腺炎,行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胃胀呕吐。现症见胃胀鼓之如鼓,呕吐恶心,嗳气,咳嗽痰涎多,语言低微,精神恍惚,极度疲乏。舌质澹白,苔薄白。六脉俱弱。中医诊断胃胀,辨证脾胃阳虚,痰涎蕴中。
胃胀胃失和降脾胃阳虚痰涎蕴中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胃脘部疼痛2年,伴嗳气、腹胀、食少、大便干,3~4天一行。肝胃不和,气逆津伤。舌质红,苔白,脉弦细。
胃胀胃失和降胃痛嗳气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