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6岁,乙型肝炎病史,胁下隐痛,心悸失眠,口干口苦,头昏肢软,便秘纳差。肝病日久,阴液暗耗,肾阴亏损,肝体失养,肝络不舒。脉弦细,舌红少津,苔少。
慢性乙型肝炎阴虚肝郁肾阴不足肝络不舒
查看详情 →
32岁,女性,头晕失眠数年,月经频发量多色鲜,经期延长,腹痛。肝肾阴亏,虚阳上扰,血热妄行。舌薄白,脉弦细数。舌绛苔薄,脉弦数。舌苔薄白,脉弦。
崩漏肝肾阴亏血热妄行虚阳上扰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主诉头痛,以前额及头顶部为主,伴头部怯冷,两耳蝉鸣,双手发麻,劳累后腰痛,神疲易倦。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诊断为肝肾亏虚,髓海不足,风邪上干脑络,水不涵木,肝阳偏亢。病程长期。
头痛肝肾亏虚髓海不足风邪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为经事常趋时作、肢麻、乳房作胀、脘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气血亏虚、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亏虚,肝气郁结。舌澹红,舌红,脉濡细。四肢麻木,乳房胀痛,胃脘疼痛。脉象濡细。
产后经乱气血亏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精神亢奋,妄言、妄想1月余。有精神病史20年。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证属肝火痰闭。
精神亢奋妄言妄想肝火痰闭痰火内扰
查看详情 →
王某,39岁。月经紊乱,淋漓难尽9年。伴腰酸,头晕,大便溏薄,腰腹胀痛。脉弦细,舌质带紫。经漏。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舌质带紫,脉弦细。腰酸,头晕,大便溏薄,腰腹胀痛。
月经不调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脾虚统血
查看详情 →
44岁,主诉脑出血术后半身不遂、失语4个月。高血压病多年,情志不遂后突发剧烈头痛、半身不遂、神志昏迷。半身不遂,失语,头痛,抽搐。右侧上下肢瘫,肌力右上肢0级,右下肢2级,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半身痛觉减退。BP19.3/13.3kPa。舌红、苔白干、脉弦滑。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型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挟痰上扰。
中风中经络肝阴不足肝阳偏亢
查看详情 →
男,47岁。头部空痛多年,伴眩晕、耳鸣、腰酸痛、下肢无力、睡眠差、食纳欠佳。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属肾精亏损,脑海空虚。病机为肾脑亏虚。
虚劳肾精亏损脑海空虚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头面四肢反复浮肿3年余,加重1月。全身浮肿,腰痛腹胀,体倦神疲,饮食甚差,尿色黄赤,小便灼热而痛,脉弦缓。中医辨证为浊水郁滞,下焦湿热。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有反复浮肿。
慢性肾炎浊水郁滞下焦湿热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陈某,男,39岁,发热6日,体温波动在39.2℃~40.5℃,微恶寒,头重痛,左侧太阳穴痛甚,全身酸痛,口苦或淡无味,口中黏秽,纳呆,小便深黄,大便已四五日未行,脐周按痛。舌边尖鲜红,苔白腻根厚,脉弦滑有力。中医诊断为湿温,证属湿遏卫气,热郁三焦,夹滞阻于胃肠,大肠有燥热之象。
高热湿温湿遏卫气热郁三焦
查看详情 →
陈男 头晕 神志迷离 夜不得眠 多梦 脘次满闷 舌苔白腻 脉弦滑 肝家热郁日久 心肾不交
头晕神志迷离夜不得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晕、左侧头痛,晕时天翻地覆,卧则减轻,两三天发作一次,甚则昏倒,醒后汗出,阵发性耳鸣。舌质红,苔中黄,脉沉,后诊脉弦。中医病名考虑为眩晕,证型为肝风内动、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气血不足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包括腺肿、纳呆、中满、便溏、苔腻、脉紧。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脾病,证型为脾运不良,水谷失化,病因病机为少阳三焦失化。望诊见苔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纳呆、中满、便溏、口腻,切诊见脉紧。二诊症状包括胃纳稍醒、口腻、尿少、脉略缓。
脾病脾运不良水谷失化少阳三焦失化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站立不稳,病程较长。血压升高,现症包括眩晕、睡眠欠佳、小便频且量多、余沥不尽、下肢欠温。舌边尖红,苔白厚,脉濡细。辨证为肾阴亏虚,肾阳不足,水火失济,肝木失涵。
眩晕肾阴虚肾阳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入睡困难、夜寐不佳、易醒、口干口苦、胸闷、月经稀少、下肢作胀。中医病名不寐,证型为痰热不化、心神不宁,后转为肝胃郁热,再转为心火旺盛、肾水亏虚。望诊见舌红,苔薄黄或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入睡困难、多梦、面有青春痘,切诊脉弦滑或细弦。
不寐焦虑症心火旺盛肾水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痔疮便血,烦劳则头眩。舌苔厚白,脉象弦细。脾弱生湿,肾虚生热,湿热下注大肠。大肠化物失司,糟粕与湿热互郁曲肠。辨证为脾肾虚弱,湿热下注,阴亏阳亢。
痔疮便血脾肾虚弱湿热下注阴亏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女性。主诉皮肤湿疹两年,近三月加重,四肢多发,瘙痒,搔破后流黄水。脉沉弦细数,舌质正常,中心白黄苔腻。中医诊断为脾湿化热,兼血燥生风。辨证为脾湿化热,兼血燥生风。舌象白黄苔腻,脉沉弦细数。
湿疹脾湿化热血燥生风舌苔腻
查看详情 →
女,39岁,心悸、气短3年余,近半年加重,伴头晕、头痛、易紧张。面色萎黄而暗,舌淡红而暗,苔薄白少津,脉沉细结。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两虚,心神不宁。病因病机气阴两虚,心神不宁。望诊面色萎黄而暗,舌淡红而暗,苔薄白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心悸、气短、头晕、头痛、易紧张,月经量减少。切诊脉沉细结。
心悸气阴两虚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病程5年余。主诉颜面、四肢反复出皮疹,严重时形成糜烂面有渗出,轻时粗糙脱屑瘙痒。现病史见两颊、眉梢、下颌、颈部及四肢躯干有粗糙皮损,伴有抓痕、血痂。伴烦急易怒,纳少便溏,口唇干裂,舌红少苔,脉细弱。辨证为脾虚肝旺,阴虚肤燥。望诊见舌红少津,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烦急易怒、纳少便溏,切诊脉细弱。
湿疹脾虚肝旺肝郁气滞阴虚肤燥
查看详情 →
50岁,停经半年,潮热汗出,烦躁不安,口干燥,不欲饮,性冷澹,纳欠,寐不宁,舌澹红、苔薄腻,脉细,阴虚火旺证,阴虚火旺,围绝经期综合征,舌澹红、苔薄腻,脉细
停经半年阴虚火旺证潮热汗出烦躁不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