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2岁。全身起红丘疹,反复发作3年余。瘙痒难忍,夜不能寐,口燥咽干,溲赤便结。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诊断为慢性湿疹,病机为血虚风燥,肌肤失养。皮肤遍布粟粒状黯红色丘疹,以胸部及上肢为多,有抓痕及血痂。
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营血不足肌肤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左膺乳下痛不可忍,行动偻附,两昼夜卧不安枕,目不交睫,呼吸引痛,叉手冒心。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阳不振,寒饮逆犯。望诊舌象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症状及病史,切诊脉象弦而紧。病因病机为寒饮逆犯,心阳不振,气结于胸,胸满胁下逆抢心。
胸痹心阳不振寒饮逆犯肺气不利
查看详情 →
梁男,头晕目迷,身倦无力,腰际不适,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阳失潜,病因病机为脾湿所扰。舌象未提,脉弦滑。
肝阳上亢脾湿困阻头晕目眩身倦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小便泡沫增多一年余。舌质澹,舌体偏胖,苔薄白。脉弦。气阴亏虚,浊毒内蕴。中医诊断为虚劳(气阴不足)。肾功能异常,尿素氮、肌酐、尿酸升高,尿蛋白阳性。高血压病史,肾穿刺示肾小球局灶节结性硬化。
慢性肾炎气阴不足浊毒内蕴肝脾肾俱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女性。主诉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口角左歪1个月余。病程1个月余。中医诊断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脑络痹。证型气滞血瘀,风痰阻络证。舌质淡红,苔少。脉弦细。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鼻唇沟稍浅,伸舌居中,行走迟缓。
缺血性中风气滞血瘀风痰阻络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30岁,经期感冒伴月经量少半年,鼻塞流涕3天。经期感冒,月经过少。邪入少阳,肝脾不和。舌淡红、苔白,脉浮细。
经行感冒月经过少邪入少阳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头昏沉、眩晕半年,精神差,耳中堵塞感,听力差,纳差,大便不规律。舌淡边尖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有颈椎病史。二诊见舌尖红,苔黄,脉细脉弦。三诊见舌淡红,苔黄,脉弦细。四诊见舌尖红,苔黄,脉细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考虑肝阳上亢、气血不足。病因病机涉及肝阳上亢、气血不足。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变化,未提及其他四诊内容。
肝阳上亢气血不足头晕耳塞
查看详情 →
黄某 晚热少寐 鸣眩心悸 脘闷络痛 阴气内虚 肝阳升扰 肝肾阴亏 木气升则气机易塞窒 肝肾阴虚 木火伐胃 胃气不和 脉左虚右浮数 肝阴不足 肾精亏虚 阳扰风旋
晚热少寐鸣眩心悸脘闷胁痛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右眼畏光流泪、视物不清10天。视力OD:0.02,OS:0.25。白睛红赤,黑睛生翳、隆起如豆腐渣。头重,胸闷,口苦,溲黄。舌红苔黄,脉数。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湿翳)。辨证为湿热内蕴,郁于肝经,火郁化热,阻遏气机。
真菌性角膜炎湿热内蕴肝经郁热火郁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痞满腹胀半年。主要症状为胸脘痞满、腹胀、两胁支满、气窜肠鸣、呃逆、纳减。舌红苔黄,脉沉弦数。中医诊断为痞满,证型为肝气郁积证。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气郁化火,气火上逆。
痞满肝气郁积气火上逆呃逆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主诉腰骶部酸疼,病程二十年,劳累或气候转变时加重。伴有头晕、消化不强。脉右关细濡,左略弦大。诊断为陈伤积劳,复受寒湿,肝脾失调。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有陈伤。脉象右关细濡,左略弦大。病机为寒湿互阻,气血失养,涉及肝、脾、肾、胃。
腰骶劳损寒湿阻络肝脾失调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头昏头晕,甚则跌倒,欲呕,心慌,梦多,失眠。舌苔白腻中厚,脉细弦。诊断为肾阴下亏,肝阳挟胃湿上冒。舌苔白腻,脉细弦。头昏头痛减轻,耳鸣如故,小溲黄。诊断为阴亏,气分亦弱,胃湿难净。舌苔白腻已瘥,脉缓涩。
头昏头痛肝阳上亢肾阴虚胃湿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 左眼红赤生翳畏光异物感5日 眼疼连头 视力剧降 泪热如汤 饮食减少 口干 小便黄 大便干燥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 左眼角膜溃疡 火毒炽盛 兼挟风邪
左眼角膜溃疡火毒炽盛风邪外袭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口腔溃疡、阴囊及腹股沟溃疡,病程7年,进行性加重。伴有眼干、咽痛、口中臭味。舌赤瘦瘪,边有齿印,脉大似弦有力,左尺平。复诊见面及背部丘疹样肿块,二诊见周身散在丘疹疼痛,三诊见口腔溃疡深孔,背部及阴囊红丘疹,此消彼起,心烦。舌赤瘦瘪,两边齿印明显,脉左尺似弱。四诊脉象左尺似弱,余部可。
白塞综合征阴虚火旺肝经郁热血热毒盛
查看详情 →
44岁男性,主诉体检发现舒张压偏高,无明显自觉症状,病程未明确。形体肥胖,喉间多痰,腰酸,大便溏,唇暗。舌偏紫,舌下静脉迂曲,苔白腻,脉迟。诊断为心肾亏损,痰瘀交阻。
高血压心肾亏损痰瘀交阻形体肥胖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左半身麻木,左侧口角歪斜50天。主症包括左侧口角歪斜、左半身麻木、右侧偏头痛、左手颤抖、肌肉跳动、腹胀、寐差、尿黄。舌黯红,脉沉弦。中医诊断为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辨证为肝风内动,血瘀络阻,后转为肝风内动,阴血亏虚,继为肝风内动,营卫不和,再为肝风内动,脉络瘀阻,最终辨证为肝肾不足,营卫失和,气滞血瘀,血虚寒滞,营卫失和。
缺血性中风肝风内动血瘀络阻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头晕、心悸、胸痛6年,发作1周。舌质暗红、苔中心黄腻,脉弦细。阴虚阳亢,心气不足,心脉瘀阻。面色晦暗,舌象暗红,苔黄腻,脉弦细。头晕眼胀,胸闷胸痛,心悸,上楼气喘,疲乏,睡眠不好,大便干结。血压160/90mmHg,心电图ST-T改变,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10年前出现高血压,长期头晕、目眩,胸部满闷,恶心,肢体沉重,上肢麻木,头重如裹,倦怠多梦,纳呆少食,血压波动于150~160/90~100mmHg。舌澹胖,苔白腻,脉弦滑。辨证为眩晕(高血压病),证属痰浊阻络。病情变化中见口苦、口干不欲饮,纳食增进,大便黏滞不爽。三诊后症状基本消失,血压控制平稳。
高血压痰浊阻络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胃脘痞胀8月,伴两胁隐痛,食后为甚,乳房作胀,矢气则减,常便溏,口苦,后背痛。舌澹红,苔薄黄,脉细弦。诊断为胃痞,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胃气不和,气滞血瘀。
胃痞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血虚阳亢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头晕泛恶,心烦气闷,全身不舒,口干便燥。水涸火升,外感风邪。舌质红,苔微黄。脉尺虚而数。
头晕泛恶心烦气闷水涸火升外感风邪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