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1岁。主诉心悸反复发作4年。病程较长,活动后心悸多发,伴胸闷、口干喜饮、夜间口苦、大便偏溏。舌质紫黯,苔少,脉细促不齐。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兼夹瘀阻。病因病机为气虚不能养心,阴虚不能上承,气虚血瘀,脉络瘀滞。
气阴两虚瘀阻心悸舌紫黯
查看详情 →
男,30岁。头昏目眩,神疲乏力,纳谷不馨,失眠梦多。舌淡,苔薄白,脉细。症属心脾气血两虚,血不养神。
头昏目眩神疲乏力纳谷不馨失眠梦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诉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伴腰痛1月余。颜面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小便量少,右腰部阵发性隐痛,肢体困倦,食欲欠佳。舌质澹胖,苔白,脉沉迟。双肾区叩击痛,西医诊断急性肾炎,中医诊断水肿,证属脾肾亏虚、阳虚湿滞。
急性肾炎脾肾亏虚阳虚湿滞肢体困倦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全身水肿反复1年,伴头痛、乏力。中医诊断水肿,辨证脾肾阳虚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全身浮肿,以双下肢为甚,畏寒,腰膝酸冷,夜尿多,大便次数增多。小便常规示尿蛋白++,隐血+++,B超示双肾实质弥漫性病变。病程1年余,病机为脾肾阳虚,命门火衰。
脾肾阳虚证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绝经2年,烘热汗出2个月。焦虑失眠,头晕健忘,有轻生念头。精神一般,烘热汗出,烦躁焦虑,头晕健忘,失眠多梦。舌质偏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绝经前后诸证肝阳上亢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右胁隐痛,食欲下降,口干,胸闷腹胀,善太息,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大便干,小便黄。胁痛,乙型病毒性肝炎。感受疫毒,蕴结肝胆,肝失疏泄,木郁克土,脾失健运。舌质红,苔白。脉沉细。舌质红,苔白。脉沉细。脉沉弦。肝肾阴虚。
乙型肝炎肝失疏泄湿热毒邪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34岁,闭经7年,手足心发热,腰酸痛,下腹发凉,舌质暗,脉沉弱。中医病名:闭经,证型:肝肾不足,血虚经闭。舌质暗,脉沉弱。自觉手足心发热,腰酸痛,下腹发凉。脉沉弱。湿热下注,湿阻中焦,胃气不降。舌质暗澹,苔薄腻。
闭经肝肾不足血虚经闭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23岁。主诉声嘶两月,发音哑于俄顷之间,无自觉症状。声带肥厚,弥漫性慢性充血,左侧前1/3处出血样严重充血,有隆起感,闭合隙裂较大。舌薄苔,中央无苔光滑,脉细。中医病名属声带慢性充血,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说明。望诊见舌薄苔,中央无苔光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声嘶、发音哑、无自觉症状。切诊见脉细。
声带慢性充血肝血瘀阻阴津亏虚声门闭合不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84岁,脐腹隐痛1年余,伴有肚脐周围凉冷、下坠感,冬秋加重,需用棉垫保暖。日间频漱口,饭后腹胀,矢气频作,晨起咳吐大量白色黏痰,夜尿频,大便干燥。舌质暗而苍老,裂如龟背纹,舌苔薄黄,舌下脉络紫黑怒张,脉沉弦滑,按之有力。中医病名为腹痛,证型为湿滞脾胃、瘀阻肠络。病因病机为湿滞与瘀阻。
腹痛湿滞脾胃瘀阻肠络痰湿
查看详情 →
男,成年,胸膺满闷,呼吸困难,多次昏厥,四肢抽搐,发绀,脉细,苔薄,气血亏虚,心血瘀阻,胸闷,头晕,昏厥,脉沉缓,苔薄
厥证气血亏虚心血瘀阻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睡眠差、手足冷、反复口腔溃疡、唇干、大便1~2天1次、经来乳胀、小叶增生、左臂麻。脉弦细,舌根薄腻。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舌根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睡眠差、手足冷、口腔溃疡、唇干、大便情况、经来乳胀、小叶增生、左臂麻,切诊脉弦细。
失眠阴虚血瘀肝经气滞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 患者遗溺七年 面色㿠白 精神不振 头昏体怠 胸闷善太息 烦躁纳呆 少腹时胀 白天小便8~10次 色清量少 无尿痛 夜间尿床 舌苔薄白 脉细弦 中医诊断遗溺 肝郁疏泄失职 气机不畅 三焦水液运行失职 膀胱开合失约 脾虚失运 病因病机肝郁气滞 血瘀气滞 三焦气阻 决渎失灵
遗溺肝郁气滞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进行性四肢乏力7年余,双下肢乏力上楼梯明显,逐渐进展至双上肢乏力。主诉疲倦,四肢乏力,跛行,双侧大腿及双侧上肢近端肌肉萎缩。舌澹暗,有齿印,苔浊,脉滑,尺脉弱。中医诊断痿病(肌营养不良),证型脾肾两虚证。病机为脾虚失运,肾虚失固。
痿病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洪某,女,45岁,呼吸急促,喉有痰声,胸闷,张口抬肩,额部汗出,环口青紫。周某,男,36岁,恶寒发热,哮喘夜甚,倚息不能平卧,喉有痰声,痰白稠。张某,女,60岁,慢性支气管炎,咳喘并作,面色苍白,环口发紫,倚息不能平卧。陈某,女,35岁,咳嗽痰多,胸闷,纳少便溏,自汗畏风,动则气促。郑某,女,34岁,哮喘发作,遇春则发,过敏试验示螨虫、花粉过敏。刘某,女,34岁,哮喘15年,每逢寒冷季节复发。张某,女,30岁,寒热咳嗽,少汗,头痛体疼,咳嗽剧,喉痒气急。陈某,男,50岁,慢性咳嗽,天寒为甚,气急而喘,喉中痰鸣。痰气郁阻肺系,气道失利,哮喘宿恙,感受风寒,痰饮阻于肺中,久病下元虚惫,肾不纳气,肺脾肾俱虚,风寒客于肌表,痰浊阻于肺中。面色苍白,环口发紫,舌淡,脉沉细,舌苔白腻,脉浮紧。
哮喘宿恙寒痰阻塞肺脾肾虚痰饮阻肺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头晕、耳鸣、手麻、纳呆、多梦、唇麻。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眩晕,证型气虚证。舌澹苔薄白,脉虚细。病机为气虚,气血生化不足,血不养筋,脑窍失养。
气虚证眩晕肝风内动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女,56岁,主诉呕吐、脘腹胀满疼痛、烧心泛酸、嗳气、肠鸣腹泻、口淡无味。病程三个月。中医病名上呕,中痞,下泄。证型虚实夹杂,寒热并存。舌质暗红,苔黄白腻。脉沉,后转沉弦、沉弦缓。病机涉及中焦气机失调,寒热湿邪互结。
呕吐中痞下泄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失眠3个月。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产后不寐,证型心脾两虚证。舌澹红,苔薄白,脉弦弱。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焦虑、心烦易怒、胁胀、纳差。精神状态一般,情绪急躁。病因病机为产后失血,休息不佳,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肝气不舒。
产后不寐心脾两虚肝气不舒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持续时间长,疼痛逐渐加重。经色开始澹红,后转红,经量多,周期推后,常40~50天一潮。形体消瘦,面色皖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精血不足,胞脉失养。症状包括痛时吐绿水,手脚发凉,纳差,精神不好,白带量不多,经期大便不稀。二诊经色鲜红,用纸减少,无腹痛,仍有血块,口干喜饮,舌红,脉细。三诊经量减少,色红无块,无腹痛,舌澹,脉细。
痛经精血不足胞脉失养血虚精亏
查看详情 →
女,43岁,头痛,鼻衄,头晕乏力,少腹隐痛,月经后症状加重,病程十余年,体瘦,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稍涩,厥阴头痛,证属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失统摄,气机紊乱,血海不足。
鼻衄头痛肝郁脾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4岁,女性。身困乏力,畏寒肢冷,嗜卧喜静,大便数日一行,面色萎黄无华,语声低微。舌澹红,苔白且厚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腹痛,证型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脾阳不足,气不摄血,血失统摄。
腹痛脾胃虚寒脾阳不足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