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热+血瘀+气滞血瘀

患者女性,36岁。主诉面部丘疹、粉刺十余年。症状包括面部小脓疱反复发作,月经前加重,伴面色萎黄,情志抑郁,心烦易怒,纳差,胸胁少腹胀痛,善太息,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辨证为肝郁脾虚,瘀热内蕴。二诊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病机为肝经郁热,血热互结。
面部痤疮肝郁脾虚瘀热内蕴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高血压15年,服降压药后头痛加剧,停药后血压反跳升高,晨起血压最高,夜卧时复升,不易入睡,梦多惊险,烦躁不宁。舌质两边红赤、苔薄黄,脉弦涩。诊断为瘀血阻络,心肝火旺。病机为瘀血阻络,心肝火旺。
原发性高血压心肝火旺瘀血阻络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为人工流产后出现黄褐斑,逐渐扩大,颜色加深。面色晦暗无华,面部色素沉着广泛,以下眼睑部为重,口唇澹暗。伴有乏力、腰酸、心烦、口干、失眠,月经经期提前,量少有血块。舌象澹暗,苔白腻,脉象沉涩无力。中医病名为黄褐斑,证型为肝肾阴虚,血虚血瘀。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血虚血瘀,气滞血瘀,肾阴不足,火燥血热。
血瘀黄褐斑肝气郁结肾阴虚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主诉子宫肌瘤切除术后4年,出现面部乍赤、上半身乍热汗出、双目胀痛、恶心、颈部疼痛。脉弦数,苔白薄。面乍赤,乍热乍汗,身乍寒,目胀,恶心,颈部疼痛。相火冲击,少阳、厥阴之象。
血热络瘀气滞血瘀绝经前后诸症肝胆火郁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身软无力、眠差、低热、肤痒、肌肉疼痛、走路不灵活。病程自1973年11月起,持续至1975年11月。中医病名为肌痹,证型为阴虚内热,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阴虚血热,肝脾肾亏虚。望诊见皮肤发黑、澹红色疹子、皮肤瘙痒。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肌肉萎缩、疼痛、触痛明显,双下肢行走困难,双手无力。切诊未提及脉象。
气滞血瘀皮肌炎阴虚内热肝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为面部及上肢紫褐色斑、乏力、肌肉酸痛、心烦、胸闷、嗳气、大便秘结、关节疼痛。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红斑狼疮,证型为肝郁化火、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劳累基础上感受热毒,肝郁化火,气机失调,血热外溢,凝滞肌肤。望诊见舌质红,苔白干。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烦、胸闷、嗳气、善太息、大便秘结。切诊见脉弦细。
气滞血瘀血瘀阻络红斑狼疮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大便下血多年,伴胸骨及骨骼疼痛、胸闷、咳嗽、头痛、眩晕、耳鸣、精神疲乏、腹胀、食欲不佳、阳萎。病程长,自1962年起反复便血,1965年确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病容,面色晦暗,肝脾肿大,压痛明显。舌质暗红,苔薄腻而黄,脉沉弦有力,左脉沉细涩。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辨证为肝肾不足,气郁血瘀,湿热中阻,正虚邪实。
气滞血瘀血热妄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经行半月不止,色红量多有块,小腹不胀不痛。舌尖红,苔中部白厚,脉沉细。诊断为阴虚血热妄行。复诊见神疲乏力,腿酸,小腹作痛,舌淡有齿痕,脉沉细。再诊见乏力、多汗、头晕、腰酸、纳差,舌质淡,苔白薄腻,脉细无力。诊断为气血亏虚,肾气不足,表虚不固。
阴虚血热气滞血瘀崩中漏下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3天,无大便。既往有腹部外伤史,行肠吻合手术。本次病情因饮食不节诱发,体征见小腹膨隆,压痛拒按,肠鸣音亢进。辅助检查提示肠胀气,阶梯形液面。诊断为粘结性肠梗阻。证型为血热瘀结,腑气不通。舌质暗红、苔腻,脉弦。
血热瘀结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肠梗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双下肢反复红斑,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伴酸困不适。现红斑复现,伴低热及咽喉肿痛。双下肢胫骨中下段见红斑,中心性坏死灶,愈合后留白色凹陷性瘢痕。口腔黏膜充血水肿。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梅核丹,证属血热瘀滞型。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气滞血瘀,复外感风湿热毒,瘀而化热,血热妄行。
血热瘀滞气滞血瘀风湿热毒咽喉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产后1周乳房红肿胀痛。左侧乳房肿胀触痛,皮色微红灼热,范围约3cm,乳汁分泌欠畅,左乳上方可触及肿块,按之疼痛。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少腹疼痛,胸闷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薄,脉浮数。证属胃中积热,失于疏泄,致经络阻塞,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产后乳痈胃热便秘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主诉胸闷、喜叹气、失眠、精神恍惚、疼痛。病程两月。中医病名:狂证。证型:气滞血瘀、血热互结。病因病机:受屈气郁、情志不畅、内瘀生热、扰动神明。望诊:舌红、苔黄燥。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弦紧而数。
血瘀血热气郁神明扰动
查看详情 →
女,4岁,身觉瘙痒,抓后紫斑遍及全身,压之不退,病程数月。过敏性紫癜,湿热郁结,血热妄行,营卫不调,气滞血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症见灼热,入夜痒甚,口渴喜饮,大便干燥,腹胀肠鸣,精神烦躁,夜眠不安。复诊后舌苔薄白,脉滑数,口不渴。
血热妄行气滞血瘀过敏性紫癜湿热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双下肢紫斑、血尿。病程半年。中医病名为紫癜性肾炎,证型为脾肾两虚,气滞血瘀。望诊见面色黄白无华,舌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精神弱、纳差、腹痛、倦怠乏力。切诊见脉细弱。
气滞血瘀血热紫癜性肾炎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女,49岁,肛内坠胀,阵发性疼痛,病程5个月。舌澹,苔黄,脉弦数。术后肛门疼痛。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精神憔悴,常叹息,食量减少。舌澹红,苔微黄,脉沉弦。舌澹红,苔薄黄,脉沉弦。
气滞血瘀术后肛门疼痛气血亏虚舌澹红
查看详情 →
女,16岁,月经先期量多4年余,月经初潮12岁,周期不准,每次提前10多天,量多色红有血块,舌质澹,脉弦滑,阴虚血热,冲任不固,兼见气滞血瘀,舌质澹,脉弦滑
阴虚血热气滞血瘀月经先期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月经先期量多4月余。月经初潮12岁,行经初期不规律,9个月后月经先期而至,每次提前十多天,量多色红,有少量血块。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辨证为阴虚血热,冲任不固,兼夹气滞血瘀。
阴虚血热气滞血瘀月经先期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年逾六十,形瘦苍紫,夜常身痒,搔之热蒸,皮肉磊如豆粒,痒止热散,肉磊亦消。脉象细濡近駃。血虚血热。病因病机为血虚血热。面色苍紫,舌象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为夜常身痒,搔之热蒸,皮肉磊如豆粒。脉象细濡近駃。
血虚血热皮肤病
查看详情 →
患者5个月,腹泻10余日,水样便,日10余次,伴发热、呕吐、精神差,舌红苔中部白腻,脉滑,胃肠积滞。
血瘀证气滞血瘀虚劳证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经期受雨淋后出现畏寒、肢冷、关节酸痛,双下肢及前臂红斑结节,皮损紫暗,压痛,尿清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型。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寒凝血瘀结节性红斑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