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 女性 经水未转 腹痛隐隐 妇科检查右侧附件肿块 脉细 舌边微紫 产后脏腑气虚 湿热瘀阻 恶血未除 经络痞塞 元气未复 瘀血内结 肝旺血热 冲任不调 湿热未清
血瘀证产后气虚湿热瘀阻瘀血内结
查看详情 →
男,57岁,左乳肿块疼痛5个月。性急易怒,舌质略暗、苔薄白,脉弦缓。证属肝气抑郁,气机郁滞,瘀结成块。左乳肿块压痛明显,质地中等,推之可动,表面光滑。
左乳肿块肝气抑郁气滞血瘀疼痛未作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右耳后及右颊部皮肤疼痛、感觉异常3个月。舌质黯紫,苔白,脉沉涩。右耳郭及耳后皮肤水肿、皮薄光亮。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蕴结,气血凝滞,阻遏经络。
气滞血瘀证带状疱疹神经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为结肠癌术后2月余,现症包括恶心、纳少。舌质暗红,有瘀点、瘀斑,中有裂纹,舌苔白厚;脉沉弦滑。辨证为气虚血瘀证。舌象暗红,苔白厚,脉沉弦滑。
结肠癌气虚血瘀脾肾两虚血象偏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右足姆指跖趾关节肿痛,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痛风,证型湿热血瘀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按语提及乙肝病史6年,脾虚湿浊内停,郁久化热,湿热蕴结。二诊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三诊舌质澹,苔薄腻,脉细数。诊断证型为脾虚血瘀。
湿热血瘀证痛风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主诉排尿困难5天。小便闭而不通,小腹胀痛,尿赤灼热,偶尔分叉,大便1日未下。舌红,苔黄腻,舌下静脉紫黯,脉弦数。中医诊断癃闭,证型为膀胱湿热夹瘀证。二诊时舌红,苔少,根略腻,脉细,辨证为肾虚夹湿热血瘀证。
癃闭膀胱湿热夹瘀证肾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阵发性胸闷、胸痛、气短、双下肢浮肿2年余。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滑。胸痹,痰浊血瘀证。心电图ST段下移,心率78次/min,血压120/83mmHg,心肺检查无异常。病程迁延,情绪波动加重病情。痰浊内生,瘀血闭塞心脉,心阳不振,脾阳不足,津液输布失常,致水肿与心痛。
胸痹痰浊血瘀心阳不振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间断下腹胀痛3年余,情绪波动后加重,伴腰骶部酸痛、眠差、带下色黄,舌暗红、苔薄白,脉弦,宫体压痛,双侧附件区条索状增厚,妇人腹痛,气滞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妇人腹痛经前乳胀腰骶酸痛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月经未来半年,工作压力大,情绪易激动,手足不温,眠差。形体偏瘦,面色无华,舌体澹,苔薄白,脉沉细。诊为气血不足,肾虚血瘀之经闭。舌体澹红,苔薄白,脉细弦。
闭经气血不足肾虚血瘀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主诉头晕5年,加重6月。主要症状为头晕,伴精神委靡、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少寐多梦、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四肢不温、夜间汗多、口苦口干。舌质澹中有裂纹,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肾精不足,气津两伤。
血瘀证眩晕肾精不足气津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男性。主诉糖尿病14年,双下肢行走无力1年余。双下肢肌肉萎缩,不能站立,双腿皮温降低,自觉冰凉,双下肢水肿,双手肌肉萎缩,手抖,头晕易困。舌质澹暗,舌下脉络迂曲增粗,苔白腻,脉沉细滑无力。中医病名痿证,证型气虚阳化不及,血瘀阴化过度。望诊舌质澹暗,舌下脉络迂曲增粗,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双下肢无力、肌肉萎缩、皮温降低、水肿、手抖、头晕易困。切诊脉沉细滑无力。
糖尿病痿证气虚血瘀血瘀
查看详情 →
男,72岁,右丘脑梗死后出现左侧上臂麻木疼痛,病程未明确。舌暗,苔白,脉细弦。气虚血瘀证。病因病机为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致血瘀,病位在肝、脑。
丘脑梗死气虚血瘀肢体麻木肢体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男性。主诉两下肢青筋迂曲、胀痛瘙痒30年。下肢浅静脉怒张,左小腿色素沉着、皮肤脱屑、灼热感,右小腿较轻。舌质红绛,苔白,脉滑数。中医诊断湿热下注。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瘀血留滞络脉。望诊见舌质红绛,苔白。闻诊未提。问诊包括长期站立工作史及下肢症状。切诊脉滑数。
下肢静脉曲张瘀血性皮炎湿热下注瘀血留滞
查看详情 →
64岁女性 面部红紫3年 白睛红赤1个月 头晕耳鸣 皮肤瘙痒 左耳听力下降 头晕头痛 牙龈出血 舌质紫暗 苔薄白 脉弦涩 瘀证 瘀血阻滞
血瘀证瘀血阻滞面部红紫头晕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主诉阴囊左侧坠胀疼痛反复发作半年余。现症见阴囊左侧坠胀疼痛,伴左侧少腹部、左侧腹股沟胀痛不适。舌象澹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筋疝,证型气滞血瘀证。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精索静脉曲张气滞血瘀肝气郁滞少腹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阴道不规则流血二十余日,量时多时少,淋漓不尽,腰酸膝冷。主诉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及腰酸膝冷。中医病名为崩漏,证型为肾虚血瘀证。舌紫黯有瘀斑,脉沉涩。妇科超声提示双侧卵巢多囊改变,性腺激素提示LH/FSH比值升高,雄激素水平偏高。
肾虚血瘀证崩漏血瘀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李某,37岁,女性。经量涩少,色紫暗,伴小腹拘急疼痛,腰骶酸胀。病程2天。中医病名:月经不调。证型:寒阻胞宫,气血凝滞。病因病机:寒邪客于胞宫,血为寒凝。舌质紫暗、苔白滑。脉象沉紧。
月经过少寒凝血瘀气血虚弱小腹拘急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经行腹痛3年余,渐加重。月经量中,有紫血块,经期下腹剧痛,伴恶心欲吐,痛有定处,持续5~6天,每月经前二天即开始腹痛。中医诊断气滞血瘀,阻滞胞脉。舌暗有瘀点,苔薄,脉沉弦。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轻糜,子宫后壁峡部有结节,触痛,右侧附件片状增厚、压痛。
痛经气滞血瘀未孕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胃中嘈杂不适2月余。主症为胃部似痛非痛,伴胃胀、嗳气、恶心、胃怕凉、内热。舌质澹,苔白稍腻,脉稍弦弱。中医诊断为嘈杂,证属脾虚气滞血瘀证。病位在胃,病机为脾胃虚弱,痰湿、气郁、血瘀为标,胃失和降。
脾虚气滞血瘀证胃溃疡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全身起疹、痒12年余。躯干部见暗紫色红斑,阵发性瘙痒,暗紫色斑片逐渐增多,瘙痒加重。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紫癜风(扁平苔癣)。证属气滞血瘀。病程12年,舌暗红,苔薄白,脉沉。
紫癜风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