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73岁,男性,主诉左侧肢体麻木加重半个月余,病程两个月。中医病名:中风(中经络),证型:气虚血瘀证。舌象:暗红,苔白,脉象:沉。神清,精神可,语言清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麻木,纳可,寐安,二便调。颅脑CT提示两侧基底节区缺血灶及软化灶。
气虚血瘀中风
查看详情 →
李某,男,46岁。口干,头晕,视物模糊,皮肤色暗,夜尿1~2次,大便干。消渴。肝肾阴虚,痰湿瘀阻。舌黯红,苔薄腻,脉细滑。血压150/95 mmHg。舌黯红,苔薄黄,脉细弦。血压135/85 mmHg。阴精不足,痰浊瘀血内蕴。
消渴肝肾阴虚痰湿瘀阻阴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李某 37岁 左下肢无力2年,加重半年 刻下症:左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双耳听力下降,左耳为重,双眼视力下降 既往史:1996年4月出现左侧口角麻木,灼热,右侧面肌麻痹 痿证 脾肾两虚兼气虚血瘀 脾肾两虚,气虚血瘀 望诊:面色萎黄 闻诊:未提及 问诊:左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双耳听力下降,左耳为重,双眼视力下降 切诊:未提及
气虚血瘀痿证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肝癌术后1年余,纳差,腰背酸痛1周。中医诊断肝癌病,证型脾肾亏虚证。症见神疲、眠差易醒、纳差、腰背酸痛、夜尿多,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肝癌病脾肾亏虚夜尿多腰背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自觉明显胸闷气促。中医诊断为胸痹、眩晕,证型为气虚血瘀证。体格检查示心率52~54次/分,血压120/80mmHg。实验室检查示非对称性心肌肥厚,心胸比例大于1,心脏呈楔形。望诊示紫舌有齿痕,舌质紫暗,腻苔不明显。切诊示脉弦迟。病程包括高血压史10多年,左室肥厚,RBBB,SAM征阳性。病因病机涉及气虚血瘀及肾阳虚。
血瘀胸痹心气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闭经1年余,心烦闷、易怒。舌澹胖、苔白,脉迟涩。月经稀发,量少,色澹,夹少量瘀血,3天/1~3个月。妇科检查及B超正常,女性激素水平异常。诊断为闭经,辨证为肾阴阳两虚,瘀血阻络型。
闭经肾阴阳两虚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主诉行经时两腿骨中酸痛,经量少且下而不畅,病程持续至经期。舌苔薄白、质紫黯,脉细而涩。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经脉不畅,后辨证为寒凝气滞。舌象见薄白苔,脉象弦涩。
气滞血瘀痛经寒凝气滞经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右眼突然失明一天。病程短。中医病名暴盲,证型肝火上犯。病因病机为肝火上犯,气血逆乱。望诊舌红,苔薄黄或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昏、心烦易怒、胸胁胀痛、食欲不佳、大便干结。切诊脉弦。
气滞血瘀暴盲肝火上犯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胸闷太息,心前区闷痛延及胸骨下端,病程多年。中医病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证型为气滞血瘀痰结,阳气失于通达之胸痹证。望诊见舌苔微腻,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提示有早搏,切诊脉象弦滑。
气滞血瘀痰结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胸痹证阳气失于通达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男性。主诉结婚3年未育,性欲亢盛。病程3年。中医病名精子畸形。证型肾阴亏损,阴虚火旺,痰瘀交阻。病因病机手淫过繁,损伤肾阴,精虫失养;阴虚火旺,炼液成痰,痰瘀交阻。舌红少津少苔,脉细而微数。
精子畸形肾精亏损阴虚火旺痰瘀交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腰部酸痛,活动受限,伴发作性左腿疼痛18月。面色青黑,舌质暗红略紫,脉沉涩。腰痛如折,不能转侧弯曲,痛连左腿,难以站立。按压腰部第3、4、5腰椎棘突及椎旁压痛明显。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肾虚血瘀、经络痹阻。病机为肾虚血瘀,筋脉失养,经脉瘀滞。
肾虚血瘀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络痹阻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反复头痛1年,加重1周。头痛如裹,头闷胀不适,口澹无味。舌红苔黄厚腻,脉滑。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属湿邪痰浊上蒙清阳。病程中因情绪激动、受凉及淋雨诱发,湿性重着黏腻,日久湿聚为痰,阻滞气机,蒙蔽清阳,故见头痛。
头痛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男,45岁,右胁部皮肤青紫,局部剧烈疼痛,呼吸痛剧,不能转侧,舌苔薄白,脉沉弦,外伤血瘀,经络不和。
外伤血瘀经络不和胁痛肿胀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尿常规异常4年。现症轻度乏力,轻度腰酸,舌红苔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腰痛,证型脾肾亏虚,肾虚血瘀。望诊舌红苔黄腻,切诊脉沉细。
肾虚血瘀血瘀紫癜性肾炎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9岁,男性,主诉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下降,生活不能自理,伴有耳闻人语无故哭笑,睡眠障碍,纳差,脘腹胀满,夜尿增多。中医诊断为呆病,证型为脾肾两虚,痰湿阻络。舌澹红,苔白腻,脉细弱。头部CT示右颞叶多发性陈旧性梗死,脑萎缩。MMSE检查12分,ADL表30分,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7分。
血管性痴呆脾肾两虚痰湿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阵发性胸闷、胸痛3年余。心电图提示广泛心肌缺血型改变,诊断为冠心病。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纳差、时干呕。唇舌黯红,苔白腻,脉滑缓。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阻遏胸阳。
气虚血瘀胸痹痰瘀互结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会阴部胀闷疼痛并向尿道放射,病程1年,伴小便不畅、性交射精痛。舌暗有瘀点,苔薄白,脉涩。病史提示长期骑车致会阴部压迫,气血阻滞,肝经气血不畅,湿浊阻滞,膀胱气化不利。中医病名为前列腺疼痛症,证型属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长期局部压迫致气血瘀阻,肝经失疏,湿浊内生,阻滞二阴。
气滞血瘀前列腺疼痛症湿热下注肝经不畅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面部痤疮1年,伴瘙痒、触痛,月经周期提前,月经量少,经血色黑有血块。舌质黯红,苔黄微腻,脉弦滑。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证型湿热内蕴,瘀毒内阻。病程1年,情志不畅,湿热瘀毒内蕴,影响冲任失调,导致月经异常。
肺风粉刺湿热内蕴瘀毒内阻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痛经5年,婚后2年余未孕。月经周期27~30天,经期4~5天,经色暗紫有血块,经来当日疼痛难忍,伴恶心呕吐、嗳气频作、手足逆冷。体征提示寒凝血瘀证,症见小腹刺痛、绞痛,寒邪凝滞胞宫,冲任阻滞。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寒凝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首次发现HBsAg阳性时无明显症状,肝功能正常。再次就诊时出现乏力、纳差、恶心、尿黄、腹胀。中医诊断为黄疸,证型为血瘀血热、湿热内蕴、脾虚湿困。临床症见面色晦暗,身目发黄,腹胀,乏力身重,纳呆,口干口苦,肝掌、蜘蛛痣,尿黄,舌红苔黄,舌底脉络粗,脉弦滑。后期出现胁肋胀痛、口苦、盗汗、手足心热,舌红苔薄,脉弦细。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升高,转氨酶显著升高。
血瘀血热黄疸湿热内蕴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