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瘀滞

王某 男 42岁 阴茎勃起困难3年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口干 溲黄便干 舌红苔少 脉细数 阳痿 肝肾亏虚 阴虚火旺 男性第二性征 阴茎、阴囊及其内容物未见异常 性激素检查正常 阴茎供血欠佳
阳痿肝肾亏虚阴虚火旺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脉搏跳动缓慢,活动后可升高,伴心慌、气短、胸闷、心前区痛,病程近20年。既往史有病窦综合征,心率45次/min,阿托品试验阳性,异常心电图。望诊见舌体胖嫩质澹紫,边尖见瘀斑点,苔白滑。脉象迟涩。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心脉失统,血脉瘀滞。
血脉瘀滞病窦综合征脾肾阳虚阴寒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极度乏力半年,伴头昏头晕、心慌、气短、左胸部闷痛、夜寐不安、醒时烦躁、肠鸣。既往类风湿关节炎病史20年。舌紫黯,苔薄黄,脉沉细无力,两寸极弱。面部及手、指甲褐色。中医诊断郁证,证属气血不和,血脉瘀滞。
血脉瘀滞郁证气血不和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53岁,头晕目眩反复发作,恶心呕吐,不能站立,2~3日发作1次。眩晕,风痰上扰,虚瘀交加。面色苍白,舌苔白腻,脉弦滑。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站立欲倒,病程反复。
眩晕肾精不足引阳上亢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女,44岁。疲乏无力,体重减轻,低热,汗出。低热汗出,乏力困倦,少气懒言,面色皖白无华,头晕目眩,食少便溏,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属气血不足,脾肾两虚,邪毒留恋,血脉瘀滞。
血脉瘀滞气血不足脾肾两虚邪毒留恋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胸前区闷痛5年,阵发性胸痛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灰,神倦形寒,四肢欠温,面目浮肿。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阳不足、脉络瘀滞,病因病机为心阳亏虚,血脉瘀滞。望诊面色苍灰,面目浮肿。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心悸、气短、神倦、形寒、四肢欠温。切诊未提及脉象。
胸痹心阳不足脉络瘀滞心悸
查看详情 →
女,76岁。左前额起皮疹伴疼痛2月余。乏力、口干,纳谷不香。左前额至眉棱骨可见色素沉着斑,触之则痛。舌质暗红,少苔。脉沉细。血脉瘀滞,气阴两伤。
血脉瘀滞带状疱疹气阴两伤乏力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左足趾冷痛1年,症状包括抽痛、怕冷、足色苍白青紫、间歇性跛行、夜少能寐。舌质暗,苔薄白,脉沉涩。专科检查见左足趾疼痛、皮肤凉、青紫、粗糙、无汗毛,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中医诊断为脱疽,证型为血脉瘀滞证。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营卫失调,气血凝滞,经络闭塞。
血脉瘀滞脱疽间歇性跛行足趾冷痛
查看详情 →
刘某,男,41岁。左侧头痛,病程3年,头转动、说话及低头时加重。舌质红、舌边紫暗,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血管性头痛,辨证为血瘀。病因病机为瘀血阻络,久病入络,不通则痛。舌象示血瘀,脉象提示肝气郁结与血行不畅。
血管性头痛血瘀阻络舌质紫暗脉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右膝关节肿痛1天。病程1天,半年前有类似发作史。中医病名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为风湿客于肾经,血脉瘀滞。望诊形体偏胖。体征右膝关节肿胀、皮肤红、皮温高、压痛明显,活动受限。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血尿酸升高,血沉增快,X线示软组织肿胀。
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肾精不足血尿酸高
查看详情 →
患者左下肢肿胀疼痛,恶寒发热,小腿疼痛,患肢发热,口渴,溲黄。湿热下注,血脉瘀滞。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未提。病史为初产二十余天。脉象未提。
血瘀湿热下注脉痹
查看详情 →
男,47岁,左小腿刺痛,皮肤鲜红呈条状至脚腕部,走路痛甚,发热39.5℃,面色黄白,舌苔薄白,脉浮数,风热客于肌肤,血脉瘀滞不通
血脉瘀滞丹毒风热客于肌肤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发热、腰痛、关节疼痛,面浮肢肿,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舌胖嫩,质稍红苔白,边有齿痕,脉沉数。中医诊断内伤发热,证属脾肾亏虚,营卫失调。
内伤发热脾肾亏虚营卫失调血尿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6岁。主诉高血压30年,心前区疼痛向左上肢放散3年,心悸、心律不齐2年。心前区灼痛阵作,每天发作2~3次。伴心悸盗汗、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酸痛。舌质暗红,苔白,脉沉细不齐。中医诊断心肾阴虚,心血瘀阻。病因病机为心之阴血不足,肾虚髓海不充,水不涵木,虚风内动,血脉瘀滞。
心绞痛心肾阴虚心血瘀阻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流血,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积证,证型为气虚血瘀。望诊见舌质暗苔白,舌质暗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乏力、头痛、失眠、纳差。切诊见脉细涩、脉细。
宫颈癌气虚血瘀头痛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确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8年。刻下症面呈青灰色,自觉乏力,多汗。舌红胖,浅裂,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血实,属毒瘀热互结。病因病机为外感温热邪毒或内伤七情,郁久化热,伤及血分,导致血脉瘀滞,血热内生,毒瘀热互结。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实毒瘀热互结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心悸、胸闷、乏力,动则加重,下肢欠温,头晕、纳差。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阳虚伴血脉瘀滞。病因病机心阳虚,气血运行不畅致血脉瘀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症状及病史。切诊脉象初诊为44次/分,二诊心率波动,三诊恢复至77次/分。
血脉瘀滞心阳虚心脾两虚痰浊内痹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悸、喘不得卧、咳痰白沫、浮肿、尿少。面容肌肤黧黑晦暗,唇甲紫黑,球结合膜水肿充血,颈静脉怒张搏动,肝脏肿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四肢凹陷性水肿,舌澹胖紫,脉细涩数。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肺、脾、肾气阳并衰,痰饮内阻,水气不行,血脉瘀滞,病机为宗气虚陷。主要症状包括气喘不抬肩、短气不相续、声低息微、倦怠欲寐、头晕目眩、耳鸣心悸。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部感染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低热乏力、食纳减退、轻咳白痰、胸闷气促、手足发凉、关节肿痛,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皮痹,证型肺脾两虚,兼感风寒湿邪,气血凝滞,后转为脾肾不足,气血两虚,经络阻隔,血脉瘀滞。舌澹体胖,苔薄白或白,脉细或沉伏。体征见面、胸、背水肿性硬斑,双手背发紧肿胀,压之凹陷,后期皮肤板硬,皮纹消失,舌质澹体胖有齿痕,脉沉伏。
血脉瘀滞硬皮病肺脾两虚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悸、头晕头痛、口干、神疲乏力、动则气促、大便略稀。舌红苔薄黄略干,脉弦。辨证气阴不足,血脉瘀滞。后期辨证气滞血瘀,血流不畅,痰热夹瘀,痰瘀交阻。舌红苔薄白或薄黄且干,脉弦。病程较长,症状随季节变化而调整辨证。
血脉瘀滞气阴不足气滞血瘀痰热夹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