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4岁,左颈项及肩胛部持续疼痛1月余,颈项扭转困难,疼痛有热感,痛点固定,局部不肿,皮色不变。舌质偏红,苔白,脉弦稍数。项痹,血虚肝旺,风湿热邪痹经络。
血虚肝旺项痹风湿热邪脉络空虚
查看详情 →
血虚气郁,经事不来,五志郁极从火化,胸疼吐酸。舌红绛,口渴消饮。脉沉细数涩,数涩。内热未退,带下未止,经事不通。阳明之火为剧,胸中如燔,牙痛齿落。病程长短未提。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血虚兼郁热,病因病机为五志郁极从火化,肝郁无疑。望诊舌红绛,问诊有口渴消饮、经事不来、带下未止、牙痛齿落,切诊脉沉细数涩。
血虚气郁血虚兼郁热肝郁化火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主诉气力不足、潮热、情绪波动、易哭泣,病程6年。舌质淡白,脉细弱,尺部沉。诊断为血虚、气郁并热痰壅结。
血虚乳腺癌气郁热痰壅结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月经不调14年,初潮15岁,周期45天至4个月,经前乳房胀痛、腹胀、泛恶呕吐、纳差,经后稍减,舌苔薄白中根微垢,脉细弦,诊断为肝胃不和,气失条达,气滞血滞,肝气上逆,胃气不和,冲任不调,气血不和。
血虚月经不调肝胃不和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43岁,胃痛3年余,大便色黑如柏油。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胃痛如刀割,不能进食,泛吐酸水,头晕肢冷,面色不华,神疲懒言,四肢欠温。舌质澹,有瘀点,苔厚,脉细涩。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胃失温养),便血(瘀阻胃络,血溢脉外)。
胃痛脾胃虚寒便血血瘀
查看详情 →
刘某,女,35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腰酸背楚,口干不欲饮,无汗,病程2日。中医诊断为新产血虚外感,证型属外感表证。舌澹,苔白,脉浮。面色无华,舌质澹红,苔薄白黄,脉浮而略数。
血虚产后发热外感表证风邪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为产后大出血后出现头发、阴毛、腋毛脱落,性欲降低,头晕,心慌,气短,食欲不振,夜眠多梦,神疲倦怠,闭经。舌质澹,苔薄白,脉细缓。诊断为席汉综合征。
血虚席汉综合征肾气不足冲任不调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经闭5个月,平素月经先期,换工作环境后月经逐渐稀少,偶见血块,体重增加7.5kg。面色红,心烦急躁,大便干,舌红,苔薄白,脉细数。辨证为肝郁胃热日久,化燥伤津,津血同源,血源失盈,经水难以如期而至。
血虚经闭肝郁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7岁,女性。主诉反复脱发3年,伴头皮瘙痒,左右耳后脱发成片。舌红苔薄白,脉细数。中医病名为脱发,证型为肝肾阴亏,血虚血热。病因病机为肾精不足,气血虚不能濡养,血虚生风,少阳经脉虚热内炽。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血虚血热脱发肝肾阴亏少阳内热
查看详情 →
吴某,男,65岁。主诉头晕耳鸣,视物不清,四肢疼痛麻木,步履艰难,语言謇涩,纳差眠不实,小便频数,夜尿增多。病程3年。中医病名:脑损伤后遗症。证型:瘀血阻络,气血亏虚,精髓不充。病因病机:外伤致脑出血,瘀血阻络,气血亏虚,肾精不足。望诊:步履艰难,需持拐,舌质淡暗。闻诊:语言謇涩。问诊:头晕耳鸣,视物不清,四肢麻木,纳差眠差,小便频数。切诊:脉弦,脉弦细涩,脉沉弦细。
脑损伤后遗症瘀血阻络气血亏虚精髓不充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病程2月余,面色苍白,肢体困倦,肢体酸楚,头重如裹,纳呆口腻,渴不欲饮,四肢紫斑,齿衄,经期量多。舌淡,苔薄白腻,脉细。湿困脾虚,统血无权,血不归经。口腻纳呆,经期量多色红成块,头昏。舌脉如前。头重如裹,舌淡,苔白腻,脉濡。气虚湿未尽。
气血虚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湿困脾虚血不归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80岁。主诉便秘十余年,近一年加重,初硬后溏,便后腹中不适,伴咳嗽、气短、乏力。面色苍老不泽,舌质淡红而嫩、苔少,脉弦少,三五不调。长期心房纤颤。中医辨证为血虚气弱便秘。病机为气血虚弱,肺气不足,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失润。
血虚便秘气弱气短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产后气血虚,外感湿热之邪,内阻中焦,周身发黄,四肢倦怠,食欲不振,经闭不行,发热。证型为气血虚,湿热阻中。脉弦。面色萎黄,舌苔黄腻。声音低微,气味无特殊。病程未明确。
气血虚产后黄疸湿热心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左侧头部发作性刺痛4年余,经前1~2天发作,痛呈针刺样,伴恶心欲吐,头昏乏力。面色稍萎黄,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下静脉迂曲,薄白苔,脉细涩。中医诊断为肝气郁滞,瘀阻清窍。病因为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阻清窍。
头痛肝气郁滞瘀阻清窍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腰痛18年,头昏、恶心呕吐反复发作10年,呕咖啡样物17小时,无尿22小时。中医病名关格、呕血伴厥逆、胃脘痛、血虚。证型胃中积热、失于和降、浊气上逆、热伤胃络、迫血妄行、气失血附、厥脱、邪拒三焦、升降失衡。望诊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闻诊口有尿臭味。问诊呕吐咖啡样液体、胃脘灼痛、腰痛、头昏、乏力、心慌、口干不欲饮、纳呆、无尿、便秘、昏睡。切诊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
血虚尿毒症呕血厥逆
查看详情 →
产后气虚生寒、血虚发热,发热自汗日久,腹中疠痛,脉象未见躁扰,阳气有外越趋势。面色苍白,舌淡,脉虚。中医病名为蓐劳,证型属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耗伤,营卫不固。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发热、自汗、腹痛。切诊见脉虚。
血虚发热产后气血两虚自汗不止
查看详情 →
女性,49岁,全身皮肤反复瘙痒,口干苦,视物不清,心烦易怒,情绪低落。面色少华,唇白色淡,舌淡苔薄白略有齿痕,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风疹,证属肝郁血虚。病程未明确提及。
肝郁血虚风疹舌薄白脉沉弦细
查看详情 →
34岁 妊娠试验阳性 两周不断续下血 色黯 量不多 腰嵴酸楚 站立则腹部下坠感 微恶 头晕 夜不安寐 舌质红 苔薄 脉细数 气血两亏 胎元失养 胎动不安
胎动不安气血两亏胎元失养贫血
查看详情 →
9岁女性患者,主诉贫血、皮肤及牙龈鼻出血14天。症状包括头晕、头痛、纳呆、大便棕黄色、小便短黄。体征见体温37.4°C,神倦,全身皮肤及口腔粘膜散在出血点,四肢及躯干紫癜,咽充血,双扁桃体I度肿大,心率112次/分,二尖瓣柔和Ⅱ级收缩期杂音,唇舌淡白,脉虚数。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5克%,红细胞180万/mm³,血小板7.92万/mm³,骨髓细胞增生机能重度减退,主要为淋巴细胞。
血虚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阳虚脾虚
查看详情 →
女,31岁,经期不准,淋漓不断,血色淡,有异味,腰腹酸痛,心跳,头昏,身倦,睡眠不稳,阴道出血,性交时亦出血,病程较长,舌苔薄白,脉缓弦,脾虚气陷,冲任亏损,气血两虚,漏下,去瘀生新,养阴清热,阴道出血,子宫息肉,气血两虚,阴伤,脉弦转平,脉象平稳。
脾虚证气血两虚冲任亏损阴伤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