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7岁。气促,气短,肝区疼痛,乏力,皮疹,瘙痒,纳眠一般,小便短少,大便溏。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细。中医病名:肝恶性肿瘤。证型:脾虚肝郁,湿瘀互结。病因病机:脾虚肝郁,湿瘀互结。望诊:舌质暗红,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气促,气短,肝区疼痛,乏力,皮疹,瘙痒,纳眠一般,小便短少,大便溏。切诊:脉细。
肝恶性肿瘤脾虚肝郁湿瘀互结口干
查看详情 →
女,52岁。背凉畏风,潮热汗出,乳房胀痛,心烦易怒,手足心热,腰痠腿软,头项强痛。舌红,苔少,脉细数。病位在心肾,证属营卫不调,阴虚火旺。诊断为绝经前后诸症,营卫不和,阴阳失调证,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营卫不和阴虚火旺心肾失调
查看详情 →
39岁,疲劳乏力,胃脘胀塞,两胁胀,大便干结,口舌溃疡,午后低热,易感冒,食纳乏味,舌苔黄腻,质紫暗边尖红,脉弦滑数,肝肾亏虚,气阴两伤,痰瘀郁毒互结,舌苔中部黄薄腻,质红,脉细弦滑,化疗伤正,脾胃虚极,舌苔黄中腻,质紫暗有裂,脉细,舌苔黄腻,质暗红有裂,脉细滑
淋巴瘤肝肾亏虚气阴两伤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头晕、乏力、懒言1年。病程1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阳气不足。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望诊见面色白,舌软有齿痕、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乏力、懒言、大便先干后稀。切诊见脉软中带弦,血压165/80mmHg。体征见下肢凉,体型偏瘦。
高血压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遗精、早泄4年,伴神疲体倦,腰脊困倦,胃寒,脘腹胀满,纳差,大便泄泻每日2-3次。舌红,苔薄白,脉沉迟无力。中医病名为遗精,证型属任脉不固,督脉空虚。病因病机为任督二脉失养,精血亏虚,奇经失固。
遗精早泄肾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月经周期缩短2年。主要症状包括月经量多、经血色暗澹质稀、神疲乏力、头晕气短、腰膝酸软、小腹空坠、纳少便溏、夜尿频多。舌暗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冲任不固。病机为脾肾两虚,冲任不固。
月经先期脾肾两虚冲任不固脾失统摄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1960年出生。主诉胃脘胀痛,天气阴寒时加重,脘胀痛,腰酸,黑苔,寐觉舌干,腹部苦胀,大便欠调,或硬或溏,登圊不爽,肢骸酸楚。中医病名属脾胃病,证型为脾胃虚弱,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阴火上浮。望诊见黑苔,舌干。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腰酸、寐觉舌干、食欲不启、腹部胀痛、大便不调。切诊见脉濡弦。
胃气着滞舌干腰痛腹部胀痛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主诉再障3年,发热、牙龈出血3天。发热、乏力、咽干、月经量多。面色苍白。肾阴亏虚,迫血妄行。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体温38.6℃,血红蛋白48g/L,血小板27×10⁹/L。
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阴亏虚迫血妄行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主诉连续流产3胎,每胎均在孕3~4月间自然流产,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滑胎,证型为脾肾两虚,胎动不安。望诊见舌质澹,舌边有齿印,舌苔薄白;舌质澹红,舌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腰痛,小腹坠痛,白带多,纳食少,肢软无力,活动后心慌。切诊脉象沉弱,后转为沉弦略滑、沉弦滑。
滑胎脾肾两虚胎动不安纳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1岁。主诉周身畏寒,多汗5年。畏寒不已,衣着厚重不解,畏风,出汗多,纳稍差,眠差,易感风寒,大便间日一行。舌象澹,苔白腻,脉象沉。中医诊断汗证,证型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营阴不固,卫气不能固表。望诊见舌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畏寒、多汗、纳差、眠差、易感风寒、大便情况。切诊脉象沉。
汗证营卫不和阴阳失调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刘云志,女,42岁。视力模糊、沙涩异物感、畏寒低热、大便溏稀、晚上咳嗽、心忡心慌。病程40天。病毒性角结膜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有哮咳病史。复诊见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三诊见胸闷气短,四肢末梢麻木冷感。属心脾阳虚。
病毒性角结膜炎心脾阳虚胸闷气短四肢麻木
查看详情 →
4岁6个月男童,反复咳喘哮鸣2年,再发3天。咳嗽、喘促、哮鸣,清涕喷嚏,夜寐不安,纳食欠佳。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浮数。中医诊断哮喘,辨证寒哮。外感风寒,触动伏痰。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哮鸣音。咽部稍红。
哮喘寒哮肺肾不足卫外不固
查看详情 →
郭某,男,68岁。主诉大便失禁1年,加重3个月。每日大便失禁至少1次,多则4~5次,大便稀溏。舌苔薄白,舌质澹白。脉来沉缓。中医诊断大便失禁。证型脾肾两虚,中气下陷,仓廪不藏。病因病机脾虚不运,肾虚不藏。肛门括约肌松弛。
大便失禁脾肾两虚中气下陷仓廪不藏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反复发热1年,低热伴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20kg。精神差,消瘦,全身乏力,上腹部时有不适,恶心,纳差,腰酸,午后低热,头晕,大便干。舌淡白,苔白,脉滑细。初诊辨证为脾肾两虚,正气不足。第二次复诊舌淡红,苔少,脉细弱,辨证为气阴两虚挟气滞。第三次复诊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脾虚。第四次复诊舌淡苔白,脉细,辨证为气血不足。第五次复诊辨证仍属气血不足。
胰腺癌脾肾两虚气阴两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腰痛、臀部疼痛延及双侧大腿外侧,双膝关节及大腿、小腿肌肉疼痛,不能蹲起,上下楼困难,行走不稳。中医诊断骨痹,证属肝肾不足,气血瘀阻。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脉沉细涩。病程半年。
骨痹肝肾不足气血瘀阻腰膝疼痛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便次增多20余年,大便溏泄,日行20次,便血,腹泻,怕冷,右下肢肿胀,右脉滑,左脉微弱,舌澹暗,苔薄,脉细。中医诊断脾肾两虚,湿毒内蕴。舌象澹暗,苔薄,脉细。症状包括腹泻、便血、怕冷、右下肢肿胀、便血止、背尤甚、易感冒、肠鸣、大便日行3次、无白冻、睡眠好、饮食欠佳。脉象左缓右滑。
脾肾两虚湿毒内蕴腹泻便血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间断性腰背部僵痛,胸肋部不适6年,遇风寒加重。腰背部僵痛,夜间明显,胸肋处不适,畏寒,夜间汗出,目胀。舌质偏红,苔薄黄。辨证为大偻,邪及肝肺证。病机为肾督阳虚,外感风寒湿邪,经脉痹阻,肝经郁热,上攻于目。脉沉细。
腰背僵痛肾虚督寒肝肺郁热夜间汗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成年,性别男。主要症状为大腿肌肉萎缩,腰部肌肉跳动,下肢疲软无力,蹲下难起,上楼需手杖。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肌萎缩症。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肌肉萎缩、肌肉跳动、下肢无力。切诊脉象为濡弦。
肌萎缩症脾肾两虚脉濡弦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女性,反复咳嗽2个月余,伴刺激性干咳、咳黄黏痰、咽痛。口唇红,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中医辨证为哮咳,证属热证。病程中平素嗜好煎炸之品,既往有支原体肺炎病史。
反复咳嗽热证痰黄黏腻咽痛
查看详情 →
周某,男,36岁。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反复发作,吐物为酸水,伴有胃脘胀满,郁闷不舒,心中嘈杂,泛酸,烧心,腰痛,四肢欠温,小便清长,大便尚可。呕吐(寒热错杂型)。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患者有胃脘胀满、呕吐、泛酸、烧心、腰痛、四肢欠温、小便清长等症状。
呕吐寒热错杂胃气上逆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