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6岁,胃脘胀痛3月余,痛感加重,口干口苦,纳差困倦,恶心呕吐吞酸,烧心,大便干,三日一行。舌质暗,苔厚微黄腻,舌下青紫。脉弦滑。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胃郁热,中焦失和。病因病机:肝热郁结犯胃。望诊:舌质暗,苔厚微黄腻,舌下青紫。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胃脘胀痛,口干口苦,纳差困倦,恶心呕吐吞酸,烧心,大便干。切诊:脉弦滑。
气滞血瘀胃脘胀痛肝胃郁热中焦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反复上腹部疼痛、痞胀不适20余年,加重1月。胃脘隐刺痛,晨起空腹为甚,食后稍减,脘痞腹微胀,嗳气不畅,胃中嘈杂似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苦水胆汁,大便偏干。形体瘦长,神疲乏力。舌质黯红边有瘀斑,舌底脉络暗滞迂曲,舌苔薄腻微黄,脉弦细濡。中医诊断胃脘痛、胃痞。辨证湿热内蕴、气阴两虚、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残胃炎胃脘痛胃痞
查看详情 →
刘某,男,49岁。胃痛频发,上腹部痛如针刺,食后胀痛益甚,痛时拒按,食少,大便2日1次,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苔薄白,舌质紫,脉细弦。中医诊断:中阳不振,气滞血瘀,胃失冲和。舌苔白腻,舌质暗,脉弦。舌苔白腻,舌质紫气消失,脉细弦。诊断:中阳不振,脾失健运。
气滞血瘀胃痛中阳不振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大便呈羊屎粪状6个月,秘结难出,加剧1周。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食减少,舌澹红带暗晦,苔白舌根厚,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便秘,证型为气滞血瘀兼湿浊内盛。病程较长,多次肠炎及手术史,致肠道气滞血瘀,功能紊乱,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湿浊内生。
气滞血瘀便秘湿浊内盛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肝脾肿大,间断鼻衄15年。面色苍白,形体矮小,时有鼻衄,间断腹胀,尿液溷浊有泡沫,腰痿乏力。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肝积证(肝糖原累积症),证型为脾虚肝郁、气滞血淤。病因病机为脾虚痰聚,肝郁气滞,血脉瘀阻。
气滞血瘀肝糖原累积症脾虚肝郁肝积证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右胁下胀痛不适2个月。右胁下胀痛,按之疼痛加重,拒按,入夜更甚,脘腹胀满,呃逆,纳呆,倦怠乏力,大便干,皮肤干燥,稍有黄染。舌质淡红,苔薄,脉沉。中医辨证为脾虚肝郁,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肝硬化脾虚肝郁肝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0岁,主诉颈前肿胀不适4个月。舌象澹苔薄白,脉象弦细。中医诊断为肉瘿,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脾伤气结,痰气交阻,血行不畅,气滞痰凝,血瘀壅结。
气滞血瘀肉瘿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左眼前突然出现黑影5天。中医病名太阴厥阴目病,证型肝脾两经虚中夹实。望诊眼底检查示左眼黄斑部中心凹光反射弱且弥散,周围灰暗,有水肿反光晕轮及澹黄色点状渗出。切诊未提及脉象。病因病机为脾失健运、痰湿滞留、气滞血瘀。
中心性视网膜病变肝脾两经虚中夹实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胃脘痞胀,呕吐黄水,头昏目眩,肢体震颤,行动不便。澹紫舌,苔薄白,弦滑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间质性十二指肠炎,胃下垂。痰饮聚中,痰饮留胃,胃气不和,胃络瘀阻。胃脘有重物压迫,胸闷,胃脘痞窒,胃中漉漉有声,纳呆便溏。
帕金森综合征胃气不和胃络瘀阻痰饮留胃
查看详情 →
男,50岁,中脘疼痛反复发作3月余。胃脘痛,脾虚肝乘,气滞血瘀,肠失濡润。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弦。脘痛拒按,泛酸,泛吐清水,大便干结如栗,伴头晕乏力。
气滞血瘀胃痛脾虚肝乘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未婚。主诉月经失调,周期1~3个月,经期6天,量不多,色澹,行经期间少腹作痛,突然昏倒,冷汗淋漓,自觉全身有下沉感,大小便欲解不得。现病史提示情绪不宁,急躁欲哭,纳差少寐,大便干结。舌苔澹黄腻质红,脉沉迟。中医诊断为血虚肝郁,阳气亢逆。舌象澹黄腻质红,脉沉迟。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月经失调、情绪不宁、纳差少寐、大便干结。脉象沉迟。
气滞血瘀月经失调血虚肝郁阳气亢逆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潮热、盗汗、夜寐多梦、忧虑多思。病程半年,术后状态。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病名乳岩术后,证型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虚热内生,气滞血瘀,痰湿内生,虚热扰神,肝失疏泄。
乳岩术后肝肾阴虚潮热盗汗夜寐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高血压15年,服降压药后头痛加剧,停药后血压反跳升高,晨起血压最高,夜卧时复升,不易入睡,梦多惊险,烦躁不宁。舌质两边红赤、苔薄黄,脉弦涩。诊断为瘀血阻络,心肝火旺。病机为瘀血阻络,心肝火旺。
原发性高血压心肝火旺瘀血阻络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4岁男童,发热,咳嗽喘憋,喘促气急,喉间痰声漉漉,夜间加重,纳差,大便偏干。体温38.2℃,颧部红赤,唇口青紫,三凹征阳性,咽红,扁桃体Ⅱ°肿大,心率120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喘鸣音及痰鸣音,右肺尤甚,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喘证,痰热闭肺,气滞血瘀,肺失宣降。
气滞血瘀喘证痰热闭肺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胸闷、夜寐不安、不思饮食、两下肢关节酸痛、畏寒怯冷、体温偏低、言语欠流利、喉痒咳嗽、痰黏而少、咳吐不爽。舌体胖大,舌苔薄,舌质澹,脉细弱而沉迟。中医诊断为气虚脾弱,气滞血瘀,营血不足,外邪犯肺,肺气失宣,久郁化热。
气滞血瘀气虚脾弱营血不足外邪犯肺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主诉胃脘间疼,伴口干苦、少寐、神疲,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缓。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肝胃不和。舌象淡红,苔薄黄,脉弦缓。二诊舌澹黯红,脉弦细。病程未明确记载。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47岁。坠跌损伤左腰胁肋,疼痛剧烈,不能咳呛转侧,局部肿胀。自笑不能控制,腰酸腹胀,小便频数,神疲纳呆。曾患肾盂肾炎。脉细弦数,舌薄腻。气瘀凝阻,震及内络。小便频数,淋漓刺痛,口腔破碎作痛。腰酸腹胀,神疲乏力,面浮跗肿,心悸寐欠安。病程较长,气瘀凝阻,肾络受损。
气滞血瘀腰部损伤肾虚心悸
查看详情 →
王某,39岁。月经紊乱,淋漓难尽9年。伴腰酸,头晕,大便溏薄,腰腹胀痛。脉弦细,舌质带紫。经漏。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舌质带紫,脉弦细。腰酸,头晕,大便溏薄,腰腹胀痛。
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肝郁脾虚脾虚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主诉上腹胀、隐痛,病程较长,自2002年发病,2003年确诊胰腺癌并行手术,术后出现肝功能损害。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为脾阳虚弱,湿热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质暗红,舌苔薄腻黄白相兼。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畏寒肢冷,午后低热,大便溏泄,神倦乏力,食欲不振,夜寐欠佳。切诊脉小弦而数。
气滞血瘀胰腺癌术后湿热中阻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上腹部胀痛,右肋缘压痛,腰酸重,心悸半年,加剧2天。舌澹而暗晦,苔薄白中根稍厚腻,脉弦缓。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为肝胃气滞血瘀,寒湿中阻。病因病机为肝气犯胃,气滞血瘀,夹有寒湿。病程2年,近半年症状加重。
气滞血瘀胃脘痛肝胃不和寒湿中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