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血虚+血瘀+气滞血瘀

29岁女性,婚后8年未孕,月经周期3~7/29~35天,平素腰酸痛。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后倾。肾气不足,冲任虚损,子宫发育不良,肾中精气亏乏,气血不足,胞宫阴血不旺,血瘀痰浊阻滞胞宫,影响排卵。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沉细。腰酸痛,月经不调,子宫后倾。脉沉细。
血瘀不孕症肾气不足冲任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经闭,病程5个月。中医病名为经闭,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营血已虚,兼有痰湿内生。面色舌苔无异常,脉沉细而弦。诊察见胸闷太息,头痛,小腹窜痛,体渐发胖,易感冒。
气滞血瘀经闭肝郁气滞营血亏虚
查看详情 →
26岁,月经后期5年余,头晕神疲乏力,腰腹痛畏寒,少腹发凉,纳谷减少,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寒凝胞脉,气滞血瘀,病因为寒温失调,肾阳不足,寒客胞中,影响冲任。
气滞血瘀月经后期寒凝胞脉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40岁。主诉摔伤左胸部疼痛,活动受限1天。症状包括痛苦面容,胸部转侧困难。检查显示左胸第7、8肋骨腋部骨质断裂、错位。局部压痛明显,翻身、咳嗽时疼痛明显。痰液较多。脉象未提及。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程为1天至2月余。
气滞血瘀气血虚弱肋骨骨折瘀血未化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反复胸闷头晕,伴心悸3天。舌偏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瘀血内阻证。病机为肝阴虚阳亢、上扰清窍,脾虚湿盛、风痰上扰致头晕,瘀血内阻为标。
气滞血瘀冠心病阴虚阳亢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左小腿疼痛8个月,右手疼痛半年。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四肢皮色发绀,皮温低,肢体位置试验阳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诊断为气血虚弱,气虚无力行血,血瘀于脉中,四末失于濡养。病属“脉痹”,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气虚血瘀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脉络瘀阻四肢麻木
查看详情 →
女性,58岁,高血压病。全身肤色黧黑,颜面为甚,暗晦不泽,耳颈部亦黑,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身困乏力,少寐多梦,唇青舌暗,苔薄,脉细涩。辨证为气滞血瘀,肝肾亏损,病因因久站练功,勉强运气,致郁伤肝,年老肾亏。病机为肝肾亏损,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血虚高血压肝肾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脱发半年,伴心烦、失眠、头晕、周身不适。舌质紫,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血虚、气郁化火、肝肾精血不足、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脱发气郁化火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主诉胸闷、气短24年,劳累后加重2周。胸闷、气短,汗出,纳一般,睡眠较差,多梦,小便夜频。舌澹暗胖大,苔薄白,脉沉细。辨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辨证为胸痹(气阴不足、心血瘀阻证)。病程长,属气阴两虚挟瘀,病位在心。
心血瘀阻心血瘀阻证胸痹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闭经7个月。小腹有冷感,喜温喜按,两胁胀满,纳差食少。舌淡无苔,脉沉细涩。诊断为经闭,证属寒郁气阻夹瘀。舌淡苔薄,脉细涩。
血瘀经闭寒郁气阻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女,45岁,胃脘满闷疼痛2年余,夜间隐痛痞闷,嗳气,烧心,时有口干不欲饮,舌质暗、少苔、边有齿痕,脉微弦。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滞日久致血瘀胃络。望诊见舌质暗、少苔、边有齿痕,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夜间胃痛、嗳气、烧心、口干不欲饮,切诊见脉微弦。
血瘀胃络气滞血瘀慢性胃痛
查看详情 →
女,25岁,月经推迟7~10天,量少色黑,舌红苔薄黄,脉弦。辨证为气滞血瘀,后转为瘀热。二诊主诉月经未行,伴大便干燥,口唇糜烂,舌苔薄黄,脉弦细。三诊月经已行,经量仍少,伴少寐,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四诊月经准时,经量增多,睡眠及口疮好转,舌苔薄黄,脉弦细。
气滞血瘀血虚月经后期瘀热所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近1年睡眠不佳,近3个月加重,彻夜不眠。面色晦暗,眼角有血丝,入夜即感心中有事不能放松。舌光紫无苔,脉弦滑稍数。诊断为心肝二经气滞血瘀之证。
血瘀失眠心肝气滞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反复腹胀、右胁隐痛3年,复发加重2个月。鼓胀,湿热内蕴,肝郁脾虚,瘀热互结,气滞水停。面色晦暗,舌质黯,苔黄厚腻。声音低微,有肝掌、蜘蛛痣。腹胀、右胁隐痛、纳呆、厌油、小便黄、双下肢水肿。脉弦滑。
鼓胀湿热内蕴肝郁脾虚瘀热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右下肢紫黑、疼痛四个月。右下肢肿势较重,青筋暴露,活动受限,动则疼痛酸楚加重。舌象紫苔薄白,脉象沉涩。中医诊断为股肿,病因病机为年老积劳,外受寒邪侵袭所致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血瘀股肿年老气虚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主诉早搏病史1年,近1个月出现慢房颤,入夜心率32次/min,胸闷、头晕、动则气促,夜寐多梦早醒,畏热。脉左寸弱,左关弦而小迟,舌红苔薄黄、中有剥苔。中医诊断心悸,辨证气阴不足,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心悸气阴不足虚热
查看详情 →
李某某,30岁。主诉房事突然昏厥,伴情志不舒、恼怒惊骇时昏倒,牙关紧闭,两目闭合,手足抽搦,时而抓头捶胸,持续10~20分钟清醒。头部昏蒙,常喜哭笑,失眠多梦,健忘,腰痛。舌质淡紫,苔薄白而润。脉冷细弦。中医病名房事晕厥证。证型属精血亏虚引动肝风,气滞血虚而瘀。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情志不舒致气血逆乱。
气滞血瘀房事晕厥精血亏虚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女性。主诉月经停止半年。形体丰满,纳食佳,无腹胀,心烦易怒,潮热,大便日一行,白带增多伴阴痒。舌澹,苔白腻,脉沉。中医诊断闭经,证型痰瘀内停。病因病机为痰浊内阻,气血运行受阻。四诊信息包括形体丰满、舌澹苔白腻、脉沉,症状包括心烦易怒、潮热、白带增多、阴痒。
闭经痰瘀内停肝气郁结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男,77岁,主诉胸闷伴头晕,动则气促,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不足,气滞血瘀。舌红苔薄黄、中有剥苔,脉左寸弱,左关部弦而小迟。夜寐多梦早醒,畏热而不畏冷,胃纳、大便如常。心脏超声示左房增大,室间隔增厚,轻度瓣膜反流及肺动脉高压。
气滞血瘀心悸气阴不足虚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左半身麻木,左侧口角歪斜50天。主症包括左侧口角歪斜、左半身麻木、右侧偏头痛、左手颤抖、肌肉跳动、腹胀、寐差、尿黄。舌黯红,脉沉弦。中医诊断为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辨证为肝风内动,血瘀络阻,后转为肝风内动,阴血亏虚,继为肝风内动,营卫不和,再为肝风内动,脉络瘀阻,最终辨证为肝肾不足,营卫失和,气滞血瘀,血虚寒滞,营卫失和。
血瘀络阻气滞血瘀血虚寒滞缺血性中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