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气短乏力、头晕、自汗、心慌、心下痞塞、手颤抖。病程1年。中医病名特发性心房颤动。证型阳虚气弱兼夹痰瘀。病因病机阳虚不甚,痰瘀阻滞不甚。舌质澹,苔薄白而滑。脉缓沉细弱而涩,未见结、代之象。
心房颤动阳虚气弱痰瘀阻滞心下痞塞
查看详情 →
男,58岁,冠心病8年,胸闷、心悸、心率缓慢、眩晕。面色苍白,精神倦怠,畏寒。舌质澹胖,苔薄白,脉沉迟。心阳不足,血脉郁滞。
冠心病心阳虚血脉郁滞心率缓慢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主诉头晕心悸,周身乏力,病程一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心气不足,肾阳虚损。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见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率缓慢,腰酸腿软,怕冷肢凉,体倦乏力,大便干。切诊脉沉缓。
心气不足肾阳虚损心率缓慢头晕心悸
查看详情 →
男,47岁,主诉心悸、胸闷、气短、头昏,病程自1953年起,持续多年。病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型心胸大气下陷,胸宇失充,营卫不畅。形瘦色萎,舌淡略暗,苔白,脉沉迟细涩,伴见结代。胸膺窒闷,脘腹胀满,气短不足以息,怔忡不宁,心前区隐痛,左肩臂麻闷,头昏乏力,口干自汁,大便不畅,小腹及腰际沉坠酸楚。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气下陷营卫不畅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头晕心悸,胸闷憋气,心前区刺痛,疲乏无力。脉沉迟,舌澹暗,苔白腻。中医诊断迟脉证。证型为心阳不振,温运无力,脉络痹阻。病程7年,加重1年。
迟脉证心阳不振脉络痹阻心率过缓
查看详情 →
男性,31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全身关节酸楚,咳嗽咯痰白黏,口干引饮,胸闷纳呆,大便干,尿短赤,面色晦滞,舌质红苔黄腻,脉缓细,外感风热侵袭肺卫,邪浊壅滞,属里实证,湿浊邪毒壅滞,升降失常,脉迟,心电图显着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尿蛋白(+++),颗粒管型,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减少,血压波动,胸背部皮肤有刮痧痕,左肺呼吸音粗糙,肝大。
外感风热湿浊邪毒升降失常里实证
查看详情 →
男,65岁,心动过缓,阵发心率快至180次/分,病程2个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快综合征)。心肾阴阳俱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舌质暗红碎裂,苔薄黄,脉迟,心悸发作时脉为疾脉。自觉症状包括阵发心悸、气短、乏力、胸闷、胸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怕冷、肢凉。
心肾阴阳俱虚血脉瘀阻瘀郁化热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赤痢腹痛,里急后重。面色赤戴阳,唇若涂硃,舌象白滑无苔,大便有瘀血如豆大者数十枝,溏澹黄。脉浮按微数而大,沉按迟而无力。中医诊断为虚寒痢,病机属寒邪内盛,阳气不足。
迟脉虚寒痢疾里急后重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反复胸闷、心慌、头晕5年,气候寒冷时明显。胸闷、心悸、眩晕、头重如裹、肢麻沉重、畏寒肢冷、倦怠乏力、口澹、脘腹作胀、食少、便溏、耳鸣、腰酸。舌暗澹胖大,苔白滑。脉沉迟。诊断为脾肾阳虚、痰瘀阻遏证。病机为阳气不足,浊阴凝聚,血行不畅,脉络瘀阻。
心悸脾肾阳虚痰瘀阻遏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包括心跳、心慌、头晕耳鸣、神疲乏力、眠中易惊、纳少便溏、肩腰胀痛。病程自1982年2月起。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虚损(心脾两虚)。望诊见面色少华,舌澹苔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神疲乏力、纳少便溏。切诊脉结,心率58~62次/分,律不整。
心悸心脾两虚心率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身体偏胖,动辄汗出,恶风怕冷,肌肤麻木,关节疼痛,胸闷心前区不适,黎明冷汗,痰多,上腹憋胀,大便微溏。舌澹苔滑,脉微迟涩。中医诊断为血痹、迟脉症。证属营卫不和,血脉痹阻,阳气衰微,痰湿壅盛。望诊见舌澹苔滑,切诊脉微迟涩。
迟脉症血痹营卫不和血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头晕乏力3个月。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型心肾阳虚,血脉痹阻。病因病机阳气不足,脉迟寒凝。舌质暗,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象沉缓。
心肾阳虚血脉痹阻心率缓慢窦房传导阻滞
查看详情 →
七十一岁,昏眩遗尿,泄泻三四次,醒后肢冷呵欠。中风,阳虚风寒中于太阴,脉迟,舌澹红。阴霾弥漫,阳不用事。
中风阳虚风寒遗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悸年余,加剧20天。中医病名心悸,证型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病因病机为鼓血无力,血行迟滞。望诊面色光白,舌质澹红,苔薄白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心悸、气短、面肿、乏力、动则加剧、畏寒喜暖、小便清长。切诊脉沉损而弱。
冠心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悸阳气虚衰
查看详情 →
七十一岁,昏眩遗尿,泄泻三四次,醒后肢冷呵欠。中风,阳虚风寒中于太阴,脉迟,舌淡红。阴霾弥漫,阳不用事。
中风阳虚风寒泄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