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咳血量甚多,咳痰稠粘,咳则引胁痛、气上逆,色鲜红。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属咳血,证型为肝气郁滞,邪热内蕴,迫血上溢。病因病机为肝气郁而不舒,亢逆上冲,气不平则血难谧。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咳血、胁痛、气上逆,切诊示脉弦数,舌尖红苔薄燥。
邪热内蕴支气管扩张咳血不止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5岁,男性。主诉发热恶寒二日。现病史示喷嚏频作,咽痒,咳嗽,身紧不适,纳呆,头晕,口苦。体征见舌红,苔黄褐而腻,脉浮数。辨证分析为营卫失和,邪热内蕴。
邪热内蕴感冒营卫失和肺胃蕴热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血尿一月。急性肾炎,邪热内蕴,迫血妄行。脉弦数,苔薄腻,舌质红。尿蛋白+,红细胞++++。血压116/86毫米汞柱。
邪热内蕴急性肾炎血尿脉弦数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暴食酒肉后上腹不适,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急性胰腺炎,发热无寒,上腹疼痛拒按,大便3日未行,脘腹膨胀,恶心欲吐,口渴欲饮,小溲黄赤,舌苔黄腻质红,脉弦滑数。面色痛苦,上腹部压痛,剑突下明显,肠鸣音减弱,血WBC升高,血清淀粉酶升高,尿淀粉酶升高,腹腔穿刺液异常。舌苔黄腻,质红,脉弦滑数。
邪热内蕴急性胰腺炎阳明腑实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女,44岁,双下肢红斑6年,夜间红肿疼痛。双膝关节散在结节性红斑,伴压痛,质韧,边界清。脉细,舌苔白。病因病机为邪热内生,与素体内蕴湿邪互结,积聚于皮肤腠理之间。
邪热内蕴结节性红斑湿热证皮肤瘀阻
查看详情 →
4岁女性患者,主诉低热、微咳、食欲不振、精神差,病程3天。手足部见粟粒样红疹,口腔红疹伴溃疡。舌苔薄黄,质澹,脉细数。辨证为风热袭表、邪热内蕴。二诊见热退疹隐,口腔溃疡愈,口唇干、渴,喜冷饮,舌质红,少苔,脉细。辨证为气阴不足,余邪未尽。
邪热内蕴手足口病风热袭表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男,46岁,支气管扩张病史10年,头痛发热,咳嗽胸闷,痰中带血。咳血盈杯,胸闷而烦,咳痰稠黄带血,咽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风热外感,邪热内蕴,引动肝阳,化火刑金,伤损肺络。
邪热内蕴支气管扩张风热外感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低烧伴乏力1年余,体温37.6℃左右,清晨轻,下午重,头部昏蒙。舌质红,苔黄,脉虚数。诊断为邪热内蕴化热,伤及阴分,病程较长。病机为外感风寒未治彻底,邪热内蕴,伤及阴分。中医病名为阴虚内热,证型为阴虚内热,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邪郁化热。
邪热内蕴低烧乏力阴亏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患者,双侧耳下微肿而痛,张口不利,咀嚼困难,咽部红肿,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脉浮而数。中医诊断为邪热内蕴,复感瘟毒。病位属少阳经,病因属瘟毒之邪,病机为邪热内蕴,复感外邪,壅遏少阳。面色未提及,舌象为薄白,脉象浮而数。
邪热内蕴瘟毒性腮腺炎少阳经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半,主诉发热不退,下午为甚,体温38℃以上,汗多,烦躁不安。中医病名风温,证型邪热内蕴,气阴两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汗多、烦躁、咳嗽,切诊未提及。病程1月。
邪热内蕴风温气阴两虚烦躁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身热烦躁,厥而不语,头痛嵴痛,呕吐绿水,口渴饮冷,苔白,脉数不起。病因属骤惊动肝,邪热内蕴,病机为太阳、阳明内窜厥阴,有脑嵴膜炎之征。面色未提及,舌象为苔白,脉象数不起。
邪热内蕴妊娠发狂肝气骤惊脑膜炎征
查看详情 →
患者天明时发微寒,至晚则发热,两腋汗出,手足热甚,胸满拘急,大便实而能食,似劳怯病者。病机为病盛于阳,邪热内蕴,虚损之甚,亦作寒热。脉不数,弦细而沉,因怒气而得。
邪热内蕴发热寒热胸满拘急
查看详情 →
5岁6个月男童,发热38~39℃持续6天,伴咳嗽痰多难咯,面红,纳呆。口唇干红少津,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双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扁桃体Ⅱ°肿大充血。外感风热,邪热内蕴。
邪热内蕴外感发热风热犯肺肺阴受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主诉服油腻食物后出现腹部胀痛,呕吐半天。中医诊断腑气不通,邪热内蕴。舌苔薄腻,脉细数。腹部胀满,全腹不固定压痛,肠鸣音减弱。
邪热内蕴急性胰腺炎腑气不通腹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头痛、身热、月经出血不止。中医诊断急劳、虚劳、血证。舌象薄黄苔,脉象细数。病程未明确提及。
邪热内蕴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急劳虚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大病后形容消瘦,频频呵欠。舌苔薄,前部偏左有一蚕豆大斜方形正红色苔。脉弦细数。诊断为少阳郁陷,欲升不能。病因病机为大病后正气不足,血气损伤,邪热内蕴,胆气被遏,甲木郁陷于阴分,少阳生气欲升而不能。
邪热内蕴少阳郁陷正气不足血气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大病后形容消瘦,频频呵欠。舌苔薄,前部偏左有一蚕豆大斜方形正红色苔。脉弦细数。诊断为少阳郁陷,欲升不能。病因病机为大病后正气不足,血气损伤,邪热内蕴,胆气被遏,甲木郁陷于阴分,少阳生气欲升而不能。
邪热内蕴少阳郁陷正气不足血气损伤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