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3岁,女性。主诉月经提前7天,量少色澹红,小腹隐痛,伴夜寐梦多、心悸、口干。脉象细数,舌象澹红苔薄白,舌边齿痕。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兼郁热之月经先期。
郁热月经先期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寒热头痛月余。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骨楚,发时寒从四肢起,寒少热多,热退后口渴饮热,无汗,日二三次,伴咳嗽咯稀痰。脉数,左弦右较弱。辨证认为属表邪久羁,失于疏解,正气尚旺,郁久化热。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表邪久羁,失于疏解。舌象、面色、声音、气味等四诊信息未提及。
郁热疟疾表邪久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以上,秋凉时咳嗽、气喘,不能卧,春暖时缓解,病程10余年。中医病名为郁热痰嗽,证型为内有郁热。病因病机为秋凉时内热不能发泄,致病发。脉象洪滑,舌象未提及,面色苍,体型偏瘦。问诊提示症状季节性变化,病程长,病本为内热。
郁热咳嗽气喘痰饮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胃脘胀痛间作1年余,加重4月。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舌质微红,舌苔薄白。脉稍弦。胃脘部轻压痛。肝胃气滞郁热。病程与饮食不当、劳倦及药物有关。气滞久而郁热内生。口干饮水不多,食少不知饥,神倦乏力。胃脘有盐渍腌压之感,嘈杂。兼湿浊。
郁热胃脘胀痛肝胃气滞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未避孕未再孕2年,月经周期28天,经期5~7天,末次月经2003年8月20日,生育史G1A1,有自然流产史。舌红苔薄黄,脉细。诊断为继发性不孕症,辨证为肾虚兼有郁热。中医病名属不孕症,病因病机为肾虚及郁热。舌象红苔薄黄,脉象细。
郁热继发性不孕症肾虚乳胀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产后9个月,主诉心烦、自哭泣、少寐、口干口苦、纳少。舌苔薄黄,脉细数。辨证为肝郁血虚,内有郁热。病机为产后失血,血不养肝,肝失柔和,气郁化火。
郁热产后抑郁郁病脏躁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支扩病史,受凉后咳嗽、咯黄脓痰等症状加重。主要症状为咳嗽,晨起咯黄脓痰,量不多,无咳血,胸部轻微痛,怯寒,口干,纳食一般,大便不结,小便平。两肺可闻及湿性啰音。舌质淡,苔偏厚白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肺脾两虚,痰湿蕴肺兼有郁热,蓄势成痈。
郁热支气管扩张肺脾两虚痰湿蕴肺
查看详情 →
患者痰多、咳嗽、烦躁、发热,病程较长。舌质鲜红,苔黄少津,便秘,时有发热。中医病名为咳嗽,证型属郁热未清,津液亏虚。病因病机为郁热伤阴,津液不足。望诊见舌质鲜红,苔黄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痰多、咳、烦、热、便秘;切诊未提及。
郁热便秘发热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长期泄泻,病程自1951年起,时发时止,1961年加重,夜间频泻。症状包括大便溏泻、肠鸣腹胀作痛、矢气频泄、多汗、手心热、口干思饮、食少、腰酸、下肢沉困、腰部喜温、月经闭阻。舌质澹,苔白滑腻。脉象沉细。辨证为久泻肾虚,寒湿郁热结阻。
郁热泄痢肾虚寒湿
查看详情 →
王泰瞻上舍,富形伟,素服茸、附、姜、桂阳药相宜。食毛栗后喉咙梗阻,气急,阻塞咽喉,呼吸语言艰,茶水不能入。梅核症,窒碍咽喉,咯不出,咽不下,如梅核之状。喜怒太过,过食辛热炙爝之物及大热纯甲之药,积蕴成郁热,厉痰结气。
郁热梅核症痰结气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