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岁,右髋部酸痛6个月,渐进性加重,伴潮热、盗汗、胃纳差、消瘦,体重由35kg降至27kg。右髋部疼痛放射至右膝,局部肿胀,活动受限。面色苍白,舌澹,苔薄白,脉沉细。右髋关节压痛,活动受限。X线示右髋臼骨质模煳,股骨头见死骨。诊断为骨痨(右髋关节结核)。
气血两虚骨痨肾阴虚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反复眩晕发作5年,多发生于半夜起床时,伴有恶心呕吐、听力下降,颈部转动时眩晕加重,头重脚轻,漂浮感,睡眠浅,易醒,口干口苦。血压80/50mmHg。舌质淡红,苔白稍腻,脉沉细弱。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气血两虚,痰浊中阻证。
气血两虚低血压性眩晕痰浊中阻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失眠4年余。临床表现包括彻夜不眠、恶梦纷纭、心悸不宁、胆怯易惊、怕黑、恶响、烦躁不安、食后脘腹胀、大便溏泄、月经量少色黑、经期腰痛小腹冷、口咽干、舌澹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为气血两虚,心神失养。四诊信息包括舌澹、苔白、脉沉细。
气血两虚失眠心神失养心肝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眩晕欲吐,头痛2年。症状包括目颤欲仆、便秘。舌淡红,苔腻,脉濡滑,右寸不足。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湿浊中阻,清阳不升。舌象淡红苔腻,脉象濡滑,右寸不足。病机为湿浊中阻,清阳不升。
眩晕湿浊中阻清阳不升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主诉产后左肩、双膝、双足跟疼痛1年。中医诊断产后痹,证属气血两虚,肝肾不足,胃失和降。面色萎黄,舌暗红,边有瘀点,脉细弦。恶风寒,无汗,胃脘不适,口苦,口臭,眠差,大便偏干,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舌体瘦,尖红,根部苔薄腻,脉细弦。舌暗红,边有齿痕,苔薄白水滑,脉细滑小数。
气血两虚产后身痛肝肾不足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12岁。稍一触冒风邪即喷嚏咳嗽不已,病程3年余。形体虚弱,面色不华,恶风自汗,少气懒言。鼻流清涕,喷嚏不绝,口澹乏味,纳谷不馨。大便鹜溏,舌质澹,苔白薄,脉虚细无力。脾肺不足,气血两虚。面色不华,舌质澹,苔白薄,脉虚细无力。
气血两虚变应性鼻炎支气管炎脾肺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女性。主诉产后乳汁不足40天。症状包括乳少、汗多、面色少华、形体瘦弱、神疲肢倦。中医病名产后乳汁不足,证型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冲任虚弱,乳汁化源不足。舌象澹红,苔薄腻,脉沉细。
气血两虚产后乳汁不足脾虚湿盛气虚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多行经日久半年。既往月经正常,半年前因情志不遂致月经紊乱,量多淋漓。现症见心慌气短、身倦无力、腰酸腿软、出虚汗、睡眠差。血红蛋白80g/L。中医辨证为脾肾不足,冲任不固。舌质澹,脉沉弱。病机为脾失统摄,肾阳受损,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肾不足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主诉两额疼痛,缠绵不愈三年余,伴鼻塞、流黄涕、头额胀痛、食欲不振、体虚乏力、多汗、恶风。舌质澹,舌体偏胖,边缘切迹明显,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型头痛,病因为脾肺气虚致清阳不升,风热上扰。
头痛鼻窦炎脾肺气虚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为全身多关节疼痛,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热,不能持物,肩部疼痛,不能抬举。病程2年。中医诊断为痹病。证型为气血亏虚,寒湿闭阻,气滞血瘀。舌暗澹,脉沉弦。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热、手足凉、晨僵4小时、烦躁易怒、脱发、纳食少、入睡难。舌象舌暗澹,脉象脉沉弦。
痹病气血亏虚寒湿闭阻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少气懒言、自汗、纳呆。舌澹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缓无力。肺脾气虚,湿毒留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S/N:61.7,抗-HBe(+),抗-HBc(+)。素体虚弱,常见乏力、胫酸,纳少、腹胀、自汗,易患感冒。
肺脾气虚湿毒留恋乙肝HBsAg阳性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结婚3年不育,精液24小时不液化。体倦乏力,面色萎黄,少气懒言,性欲减退。舌淡,脉细弱。诊断为气血两亏证。病机为气血两虚,肾虚。
精液不液化气血两亏肾虚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产后3周余出现恶寒、发烧、汗出等症状。头晕、精神倦怠、肢体乏力、心慌、食欲不振、口干少饮、形寒恶风、身热不甚、汗出濈濈、疹痒遇风加剧、右肩肘酸胀、便秘、尿黄量少。T37.4℃,BP:90/60mmHg。产后气血两虚兼邪热未清自汗症。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数。
产后气血两虚邪热未清自汗疹痒
查看详情 →
患者右侧大脑出血合并血肿块,左侧肢体无力,瞳孔反射阳性,困倦嗜眠,神志模糊,后头痛,肢痛僵硬,恶寒发热,脉浮苔黄。中医诊断为表有风寒,内有邪热。望诊见神志模糊,舌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肢体无力、恶寒发热。切诊见脉浮。
脑出血血肿块风证表证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经前乳房胀痛,头痛4年。经前1周即开始乳房胀痛,头痛,月经量不多,色红。舌苔薄白,脉沉弦缓。气血两虚,风邪久羁。经前受风诱发,经期伴有腰腹胀痛。经血量少,乳胀为肝郁血虚之象。
气血两虚经行乳胀风邪久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女性。主诉头晕头胀,病程3年余。中医病名高血压病。证型气血大衰,肝火上冲。病因病机为气血大衰,肝火上冲。舌苔白,脉弦大而虚。
气血两虚高血压肝火上冲头晕头胀
查看详情 →
患者饮食顿减,遍体畏寒,自汗盗汗,昼夜不止。大病久虚后胃强脾弱,湿热郁于中宫,卫外不固,阳郁不布。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濡缓。病因属久病伤脾,脾虚湿困,气虚不固。病机为脾胃虚弱,痰湿内阻,阳气不达。中医病名为汗证,证型属脾虚湿困,气虚不固。
脾虚湿热郁结卫外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高,主诉右肢不能用、舌蹇语涩、便溏、溲赤、咳嗽痰多、少寐易烦。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气血两虚,虚阳化风,挟痰火上扰。望诊见舌苔白满而厚,舌质胖;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见便间旬日才行,干少溏多,溲频数而涩少且赤,嗽痰颇浓,息有音,少寐易烦;切诊见脉虚而弦,两寸较大。
气血两虚风燥血虚虚阳化风痰火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左半身瘫痪,伴有发热恶寒。舌红苔薄白,脉浮。辨证为中风证,属半身不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气血虚损。
气血两虚中风半身不遂风寒外袭风邪入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左侧肢体麻木胀痛1年,兼颈胀背痛,常发口疮。舌澹,苔薄白,脉细。诊断为气血虚衰,经络痹阻证。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瘀血阻滞,脑脉失养。
中风先兆气血虚衰经络痹阻舌澹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