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5岁。贫血貌,面色萎黄,稍浮肿,腰背部至双膝关节胀痛,双膝无力、痿软、沉重,行走艰难,体乏无力,纳食稍减,夜尿3~4次。脉细弱,舌淡苔薄白。中医病名属肾癌,证型为气血亏损,脾肾阳虚。望诊见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体乏无力,纳食减退,夜尿频。切诊脉细弱。
肾癌术后脾肾阳虚气血亏损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下肢行步蹒跚、麻痹不仁、肌肉抽动、颈以下无汗、眼睑下垂、复视、全身乏力、气短、眩晕、头汗、脉虚数。中医病名为嵴神经受损,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详述。望诊见面色皖白、带倦容,闻诊见语音低微,问诊见气短、眩晕、乏力,切诊见脉虚数。
重症肌无力嵴神经受损气短乏力肌肉抽搐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不任风寒,食纳少,疲倦不堪,面色萎黄,舌淡,脉沉滑。病位在乳属阳明,病机为虚则阳明化太阴,太阴寒痰凝阻。
乳腺癌阳明化太阴寒痰凝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双足麻木、疼痛8月。双足麻木、疼痛剧烈,常整夜不能入睡,抱足而坐。双下肢肌肉萎缩,皮肤温度明显降低,体毛脱落,趾甲变厚,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胫后动脉和腘动脉搏动减弱。中医诊断脱疽,病机为寒湿阻络。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脱疽寒湿阻络气血凝滞足部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头晕胀麻,足软乏力,腰酸恶寒。脉缓舌润。中医诊断为脑垂体瘤。辨证为元阳虚衰,肝肾亏损,脑髓不足,虚风上扰。病因病机为元阳虚衰、真阴亏损。舌象润,脉缓无力。
脑垂体瘤元阳虚衰肝肾亏损脑髓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3岁;月经过多1年;心悸,乏力,手足心热,盗汗,夜寐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多发性子宫肌瘤;肝气郁结,冲任失调;外感风寒,内伤七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数;舌红少苔,脉沉弦有力;舌淡红、少苔,脉沉弦;舌红苔白,脉沉弦;舌暗红、少苔,脉沉弦;舌红少苔,脉沉弦而数;乳房胀痛,肿块,乳头溢液;乳腺增生;肝气郁结,痰瘀互结;冲任失调,气血瘀滞;舌红少苔,脉沉弦
月经过多多发性子宫肌瘤心悸乏力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发热、口渴、多汗,左下肢股臀部疼痛漫肿,病程较长。低热,面黄体瘦,饮食无味,疮口流出稀薄脓液,脉细数,舌红苔少。诊断为痰饮流注下肢。舌红苔少,脉细数。
骨髓炎痰饮流注阴疽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主诉腰髋关节痛、右侧下肢进行性疼痛,病程10余年。面黄肌瘦,表情痛苦,平卧难动,腰腿剧痛,少食短气,心慌汗出,胸部憋闷。舌质光红稍紫,脉沉弦而涩。中医诊断为肾衰、元阳不足、精血亏损、寒湿流注、经络不遂、筋骨腐坏。X光示T4、T5椎体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窄。
高血压肾衰元阳不足精血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左髋肿痛10个月。神志清,精神差,面色澹白,痛苦面容,步态跛行,体态弓腰,语音低微。舌澹尖红,苔白,脉弦数。中医诊断骨痹,证型气血亏虚,湿瘀闭阻。X线检查示左侧股骨头呈蘑菰状畸形,密度增高,夹杂骨吸收透亮区,髋白边缘硬化。
骨痹气血亏虚湿瘀闭阻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产后4月,双侧乳房冷痛1月。乳房结块,质中,压痛,乳内冷痛、酸痛,喜温熨。形体消瘦,舌质澹,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乳癖,证属虚寒型。病属虚寒,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肝气郁结,冲任失调,寒邪外侵。望诊面色正常,舌质澹,苔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产后、乳汁量少。切诊脉沉细。
乳腺小叶增生虚寒型乳癖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9岁,双足发凉、麻木15年,高血压病史2~3年。双足发凉、怕冷,麻木以左足为甚,拇趾明显,皮色苍黄,皮肤干燥,汗毛稀疏,双足背动脉、右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左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舌质红绛,苔白,脉弦涩。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气虚血瘀,寒邪凝滞。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气虚血瘀寒邪凝滞气血来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下痢腹痛,时轻时重两年余,近月加重,日十余次。便前背冷腹凉,小腹有物隆起,拘急疼痛,大便溏而不爽,夹粘液,虚坐努责。形瘦乏力,神疲肢凉,面色萎黄,唇淡少华。舌质暗淡,苔白润。脉沉紧涩细。小腹偏右有索状硬物,按之疼痛欲便。中医诊断脾肾阳虚下痢。辨证为温补固涩,久病邪入肠络,虚实夹杂,传导失职。
脾肾阳虚传导失职虚实夹杂下痢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未明确记载。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记载。证型未明确记载。病因病机未明确记载。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未明确记载。病史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血虚面色苍白胃胀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头痛、头胀15年,伴心慌气短、口干口渴、口苦、小便黄、两下肢发凉酸麻无力。舌质黯红,苔黄腻,脉沉弦滑。中医诊断脉痹,病因元精内损,脏腑移热,复遇外邪,病机湿热郁阻,阴阳升降失司,营卫行涩,经络失疏。
腹主动脉炎脉痹湿热郁阻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诉右小腿疖肿,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右大腿疼痛。病程12天。中医病名属流注。证型为余毒流注,病因病机为余毒流窜血分,兼夹湿痰,正气已虚,湿胜阳微。望诊见舌红、苔白腻,舌澹红、苔白微腻,舌澹胖边见齿痕,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萎纳减,咳嗽胸痛,汗出涔涔,低热,畏寒自汗。切诊见脉濡数,脉濡,脉转沉细。
余毒性流注气血瘀滞正气亏虚湿痰内阻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腰脊疼痛2年余,加重1月余,痛及尻骨,酸胀重着,喜温畏寒,入暮加重,天阴益剧,俯仰转侧不利,腿足伸展痛剧,行立无力。舌质淡暗而紫,脉弦大重按无力。肾督阳虚、阴寒凝滞。
腰脊疼痛肾督阳虚阴寒凝滞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巨型肝癌,介入术后,面萎黄灰黯,不思食,小便频而清长,脉急,124次/分,按之散,胃气已败,轰轰发热,少阴告急。舌象未提及,面色萎黄灰黯,脉急数。病程较长,病情危重。中医病名:肝癌。证型:少阴告急,胃气已败。病因病机:术后正气虚损,阳气衰微,脾胃功能失调。
肝癌胃气已败少阴告急轰轰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4岁,男性。右侧附睾硬核6年余,增大1年,伴疼痛、抽搐、腰酸痛、纳差、虚汗、性欲减退。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子痰,证型为肾虚寒湿凝滞。
附睾结核肾虚寒湿凝滞疼痛硬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胁下痛、心悸、胸中胀、嗳气则胸膈稍舒、夜间不能平卧、两胁有水声。病程约半年。中医病名为悬饮,证型属饮家,病因病机为水气凌心、积于胁下、冒于上膈。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两胁作胀、心悸、善畏、头晕、嗳气、夜间不能平卧、胁内有水声。切诊示脉来双弦,后脉沉弦。
水气凌心胁下痛胸中胀脉弦
查看详情 →
4岁女性患者,主诉气促2月余。先天性心脏病病史,脑积水术后,腭裂修补术后。近1月体重增加,易饥饿,体力不足,咽中有痰,易汗出,喜静,四末偏温。舌暗红润苔薄白,脉沉。先天元气不足,大气不充,中气虚弱,血不归经,属厥少二阴虚寒,太阴土气不足,浊阴堆积。
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中气不足大气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