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某,1岁1个月,腹泻4天,蛋花汤样便,每日10余次,伴低热、流涕、神疲、口干、尿少。精神差,哭少泪,咽澹红,腹平软,皮肤弹性差,肠鸣音活跃,舌质澹,苔薄,指纹澹红于风关。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型为风寒兼伤阴。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脾运失健,湿浊内生,暴泻伤阴。
阴伤泄泻风寒伤阴脾运失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壮热不退,呼吸迫促,口噤不语,目直视,耳聋闻闭。舌象舌卷苔黑,脉象脉沉细数。中医诊断为温邪犯少阴,热陷心包,耗灼阴津,水不制火。病机为外被寒气所遏,热难发泄。
阴伤热陷心包腑实神昏
查看详情 →
女性,主诉恶寒甚、发热轻、身痛有微汗、头重体卷、胸闷腹胀、泛恶欲吐,病程未明,舌苔白腻,脉濡缓,诊断风寒夹湿,舌红苔腻而微黄少津,脉细数。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湿浊偏重、困遏阳气。
阴伤风寒夹湿湿浊偏重阳气困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男性。主诉肝病二十载,劳累则低热。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劳累则低热,病程长达二十载。切诊未提及。
阴伤肝病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脓痰10余天,伴左侧胸痛4天,高热。中医诊断为肺痈(溃疡期),辨证为热邪犯肺,入血伤阴,热壅血瘀,血败肉腐。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咳嗽、咯脓痰、胸痛、高热,切诊未提及。
阴伤肺痈热邪犯肺血瘀
查看详情 →
47岁女性,胃痛7年,加重半年,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嗳气、口干欲饮。舌质暗红,舌体胖大有齿痕,脉弦滑。萎缩性胃炎,黏膜慢性炎伴急性炎并萎缩及肠化。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肝郁脾虚兼有阴伤。
阴伤胃痛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右胁隐痛、恶心欲呕、大便时结、小便黄、头昏头痛、疲乏无力。舌质红,苔少,脉细弦。证属肝郁伤及气阴。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络脉不舒,肝气犯胃,肝郁化热,伤及气阴。
阴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郁伤及气阴右胁隐痛
查看详情 →
61岁女性,主诉上半身右侧汗出20余年,伴盗汗、心悸气短、口干作渴、头晕。面色无华,舌澹尖红、苔少,脉虚弱。中医诊断为气血不畅、寒邪阻络。病因为产后接触冷水,气血虚弱,腠理空疏,水湿侵袭,气血运行不畅,阳气受遏,卫阳不固。
阴伤上半身右侧出汗心血不足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病情持续廿八天,神志时明时昧,唇焦齿燥,脉数不静,两颧发赤。邪未去而阴已伤,阴伤则热愈炽,恐有痉厥之变。病温已匝月,咳嗽明显,邪犹留恋,已见神蒙。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未提,脉象数。中医病名为病温,证型为阴伤热炽,病因病机为邪未去而阴已伤。
阴伤冬温热炽神蒙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数年,肝风晕厥,去冬卧床不起。春分后眩晕发热,遍体作痛,约半月有余,结为痈毒。病因热盛伤阴,湿火不化,病机木旺水亏,脾多痰湿,肝风晕厥,肝热上升,湿火熏蒸胃腑。舌象未详,脉冲和,关微弦。病情发展涉及肝经部位,火湿凝聚络中,发热谵语,后渐热退神安。
阴伤肝风晕厥热盛伤阴湿火不化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长期咽喉疼痛,扁桃体肿大,表面坏死。诊断为右扁桃体弥漫型恶性淋巴瘤混合细胞型。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主诉咽喉干燥,吞咽困难,神疲乏力,头晕,大便干坚。脉象濡细,舌象光剥无苔。血压最高达180/130mmHg。辨证为癌毒未除,气虚阴伤。
阴伤恶性淋巴瘤咽喉疼痛肺阴虚
查看详情 →
男,76岁,全身皮肤起疹伴瘙痒20余年,加重半年。皮肤干燥,成片红斑、丘疹、结节,部分苔癣化,浸润,抓痕。舌质暗,苔薄。脉沉细。湿疮,血瘀风盛,湿热之邪,阴伤。
阴伤湿疮血瘀风盛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低烧三月余,午后体温升高至37℃以上,流黄浊涕,食欲差,手心热,唇红,舌苔薄黄、尖红,脉细数。阳明湿浊不净,气阴两虚。舌苔薄白,质红,脉细数。咽红,苔白腻,脉细数。
阴伤低烧待查阳明湿浊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朱右 形瘦色苍 木火体质 经闭四月 口干舌光 脉弦细 肝气横逆 犯胃则呕 克脾则泻 泻久阴伤 肝阳上亢 肝肾阴虚 舌光 脉弦细
阴伤经闭肝气郁结呕泻
查看详情 →
花甲之年 身热有汗不解 舌红而绛 素体液亏 无苔 温病 肝失调畅 郁气不舒 温邪郁火交蒸 热恋阴伤 舌绛紫而干
阴伤温病肝失调畅温邪郁火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自幼遗尿,二岁因咳失音,夜尿频多,白昼尿频,夜汗多,口干欲饮。脉濡数,舌中心光剥。遗尿属肾虚膀胱不约,失音属肺虚气化失常,肾精不足,金水不生。
阴伤遗尿失音肺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主诉鼻衄2月,加重1周。鼻衄鲜红,压迫可止,消瘦,烦躁,纳差,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黄少。面色红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中医病名鼻衄,证型火热上炎,病机为火热上炎,迫血妄行。望诊面色红赤,舌质红,苔黄。闻诊口气秽臭。问诊有鼻衄、消瘦、烦躁、纳差、口干、便结、尿黄。切诊脉滑数,指纹紫。
阴伤鼻衄肺火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三疟延久,凛热夜甚,盗汗口燥,面澹黄无神,力乏。脉左弦数,舌澹白。微咳,背肢轰灼,溲白沉滓。诊断疟邪陷于阴分,阴伤劳损。夜疟偏伤肝肾,疟久伤阴。素有鼻衄,阴虚火炎。
阴伤三疟肝肾阴虚盗汗
查看详情 →
33岁女性,右侧颈前部硬块,大小2cm×3.5cm,无压痛,质硬,随吞咽移动,情绪不佳时胀塞。舌红,脉细弦。辨证为肝经气火偏旺,痰热结聚成瘿,火郁阴伤。辅助检查提示甲状腺良性肿瘤。
阴伤甲状腺结节肝火偏旺痰热结聚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确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8年。刻下症面呈青灰色,自觉乏力,多汗。舌红胖,浅裂,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血实,属毒瘀热互结。病因病机为外感温热邪毒或内伤七情,郁久化热,伤及血分,导致血脉瘀滞,血热内生,毒瘀热互结。
阴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实毒瘀热互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