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1岁,女性。口眼干涩13年,腹胀肢肿10日。干燥综合征病史13年,2000年确诊肾小球系膜轻度增生性病变及2型糖尿病,2005年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并Ⅳ型狼疮性肾炎。面部红斑隐现,纳差,下肢乏力,大便日行1~2次,质软,苔薄白,脉细。血生化示白蛋白降低,尿蛋白(+),隐血(++)。诊断为狼疮性肾炎(Ⅳ型),证属脾肾气阴两虚兼热毒。二诊见膝踝关节疼痛,鼻衄,苔薄黄,尿蛋白0.2g。三诊腹部隐痛,苔澹黄,尿蛋白(-),隐血(+)。四诊自觉怕热,苔薄黄,脉细。五诊尿白细胞(+),亚硝酸盐(+),夜尿多。六诊夜尿仍多,舌边齿痕明显,苔薄白。七诊夜尿3~4次,苔薄黄,脉细弦。九诊腰部疼痛,耳鸣,头晕,苔薄黄,舌边齿痕,脉细。十诊口干咽干,尿量减少,舌质偏红,舌边齿痕,苔薄白,脉细。
脾肾气阴两虚干燥综合征肾损害热毒
查看详情 →
男,46岁,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病程2年。鼓胀、肝积,气阴两虚瘀血阻络。面色晦暗,舌体胖,质暗红,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腹水征阳性,脾大,肝功能异常。后期出现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弦细数。
气阴两虚鼓胀肝积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面部皮肤发斑、关节疼痛、肢体浮肿、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狼疮性肾炎。证型:肝肾阴虚、热毒炽盛、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病因病机:肝肾阴虚、热毒瘀血、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望诊:面色不华、舌红绛或紫暗、舌嫩红或光剥。闻诊:未提及。问诊:关节疼痛、面部红斑、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切诊:脉弦数、脉细数、脉沉迟。
肝肾阴虚阴虚火旺狼疮性肾炎热毒炽盛
查看详情 →
59岁,右侧乳房肿块3年余,胸闷气喘、咳嗽吐痰带血,低热、盗汗,CT示肺癌伴大量胸水,广泛转移,晚期。乳岩转至肺积,毒邪走散流滞于肺,阻逆上焦,失于宣降,痰浊积聚,气阴两虚。面色潮红,舌质红,脉沉细数。胸闷气喘、咳嗽吐痰带血,肺气失于宣降,肺经脉络损伤,肺肾阴虚。
气阴两虚肺肾阴虚乳岩肺积
查看详情 →
男,63岁,头昏,疲劳乏力,四肢关节酸痛,麻木无力,口干,大便偏干,怕冷,膝关节为甚。舌红苔薄白腻,脉弦小滑。肾劳,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湿毒内蕴,气血运行失畅,痹阻关节。舌偏红有紫气、苔薄白,脉细。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湿热内蕴,脾肾两虚,气血运行失畅。舌红苔根黄,脉小弦。湿毒未清,复感外邪,肺热内蕴。舌红苔薄黄,脉细。脾肾两虚,气阴不足,湿热内蕴。舌黯红苔薄黄,脉细。肾虚未复,湿热未清,血脉运行失畅。舌红苔薄根腻,脉细小弦。肝肾阴血不足,浊毒未清。
肝肾阴虚痛风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左胸闷痛3个月,伴心悸气短、胃痛泛酸、头晕头痛、睡眠欠佳。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阴两虚、肝旺阳亢、气滞血瘀。面色红赤,舌红,脉沉弦滑、沉细缓。主诉左胸闷痛,病程3个月。四诊显示气阴两虚、肝旺阳亢、气滞血瘀之病机。
气阴两虚胸痹心痛肝旺阳亢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22岁,月经先期,约二十天一次,已有三月,头晕,纳呆,舌澹黄根垢边刺,脉细弦,病由气血不足、冲任失调所致,舌澹黄腻,脉左沉细右细弦,舌根黄腻质微红,脉浮细,舌根黄垢,脉细弦,育阴潜阳。
气阴两虚月经先期冲任不固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吞咽困难,呕吐,脘痛,咯吐紫红色血块,胸脘闷痛,嘈杂痞硬,进食流质,头眩目花,大便不畅,形体消瘦。舌质略红,苔白,脉细小。胸脘痞硬拒按,噫气呃逆,不能平卧,胃中酸水痰涎上泛。面色晦暗,舌苔光淡,脉沉细。胃气伤败,痰气搏结,脾运不健,胃失和降。膈证久延,气痹络伤,痰瘀互结,气阴两败。
气阴两虚噎膈痰瘀互结胃气伤败
查看详情 →
女,24岁,反复乏力2个月余,头晕乏力,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髓劳,痰湿质,肾阴虚,气阴两虚,肾阳虚,肝经湿热,痰湿质兼肾虚瘀阻。面色萎黄,舌瘦少苔,脉细数,脉细弱,脉迟,尺脉重按无力。
肾阴虚气阴两虚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主诉前列腺癌去势手术1月后。腰骶部疼痛不适,尿频,夜尿3~4次,腰膝酸软,乏力,潮热,盗汗,恶心,纳呆眠差。舌质红,少苔,脉细弱。中医病名属前列腺癌,证型为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正虚邪实,脾肾两虚,湿、痰、瘀、热、毒内蕴。望诊见舌质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腰骶部疼痛、尿频、夜尿、腰膝酸软、乏力、潮热、盗汗、恶心、纳呆眠差。切诊见脉细弱。
气阴两虚阴虚前列腺癌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咳嗽、咳黄痰、痰中带血、咽痒、潮热、盗汗、夜寐欠佳。病程自2006年3月首次诊断起,持续多年。中医病名为肺癌,证型为肺气阴两虚,余毒未清。病因病机为肺阴受损,瘤毒未清,正气亏虚,虚热内灼。望诊见舌红、苔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详尽,切诊见脉细数,后诊脉细、脉弦。
肺阴虚阴虚内热肺癌痰中带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悸、活动后气促、全身乏力。病程10年余。中医病名胸痹心痛,证型气阴亏虚、痰热内蕴。望诊舌体稍大、苔薄黄,舌体胖、苔黄厚腻,舌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心悸、夜寐欠佳、口干口苦、喜饮、睡眠差。切诊脉弦细、脉细。血压、心率异常,心界左下扩大,心尖区可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胸痹心痛气阴亏虚痰热内蕴心功能级
查看详情 →
闻某,男,36岁。主诉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身发寒热,腹泻,乏力。四肢酸重乏力,麻木疼痛,软弱不能随意运动,下肢尤著。体温38℃,口干不欲饮,小便黄涩,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诊断为湿热痿软,筋脉弛缓。证属脾虚湿困,脾胃气阴两虚,湿浊留恋。舌质红苔黄腻,脉濡。
脾胃气阴两虚急性感染性神经根炎湿热痿软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男,57岁,反复大便秘结3年。大便干结如羊粪状,腹胀,口干,失眠多梦,纳差,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舌质红,舌苔少,脉细。证属气阴两虚。病机为气虚则肠道推动无力,阴虚则肠道缺乏津液之润泽,脾气虚运化失常,阴虚生内热,热扰心神。
气阴两虚便秘脾虚津液亏损
查看详情 →
李某某,男,29岁。主诉为肾萎缩、尿毒症、术后肾移植。病程自2000年7月起,持续约11个月。中医病名为肾病综合征,证型为脾失健运,气阴两虚,肠滞伏毒,肾不纳气。望诊见神疲乏力,头面黄晦,下睑胞赤晦,唇干皱晦,准头郁热,舌质淡,舌边尖及两侧有瘀沙点,舌根苔浊腐。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腰肾部位似冷水浇渍,全身筋骨精神恍惚。切诊见肢肤冷而掌心热。
气阴两虚肾出血尿毒症肾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精神疲倦,口干,五心烦热。病程约1年。中医病名属水肿、尿浊、血尿范畴。证型为气阴两虚,湿热留恋。病因病机为气阴亏虚,湿热留恋,虚热内生。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
气阴两虚慢性肾炎湿热留恋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口干易饥饿3年,加重1周。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红绛少津,舌根苔厚,边有齿痕,脉沉细双尺弱。脾肾两虚,阴亏气弱。渴饮善饥,饮不解渴,纳不缓饥,尿频而浊,腰膝冷痛,疲乏无力,大便干结,夜寐不安,乱梦纷纭。
气阴两虚糖尿病脾肾两虚舌红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经潮量多,下肢瘀斑10余年。面色萎黄不华,苔薄腻,质澹偏暗,脉细弱。月经初潮量多如崩,经行口鼻目睛出血,口干口臭,身半以上发热,腿足发冷。二诊见苔黄薄腻,舌质暗,脉细数。三诊见苔黄薄腻,脉细。四诊见苔黄薄腻,质红偏暗,脉细。五诊见苔黄薄腻,质暗红,脉细。血小板减少症,中医病名血证、崩漏,证型气阴两虚,阴阳俱损,瘀热伤络,冲任不固;血热妄行,冲脉失约,血虚阴伤;阴阳并调,凉血化瘀,佐以固冲止血;补益肝肾,凉血止血,标本兼顾;肝肾不足,阴虚络热,瘀热动血,血失归藏。
气阴两虚阴虚络热血小板减少症瘀热伤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诉两肺结核病程3月余,伴头晕、恶心、食纳差、口干、咳嗽痰多、胸痛、出汗多。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病名为肺痨,证型为肺阴虚火旺,痰浊内阻。病因病机为肺阴受伤,虚火灼津成痰,肺气上逆而咳,肺络损伤故胸痛,气阴两虚则汗多。
肺阴虚肺痨虚火痰浊
查看详情 →
何某,82岁,胃癌术后1个月,纳呆、乏力、汗出。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口干多汗,纳呆便秘。舌红苔少,脉细。诊断为胃积,气阴不足证。病因病机为气阴不足,癌毒耗气伤阴。
胃癌气阴不足口干多汗舌红苔少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