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28岁,月经初潮即出现腹痛,逐年加重。月经量一般,色紫有块,块下痛减,腰酸背楚,胁肋苦撑,乳房作胀,手心内热,带下黏稠。舌质偏紫,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冲任为病。病程10余年,病因与惊惧泣啼有关,病机为气机逆乱,血滞胞中,瘀热伤阴,冲任不利。
气滞血瘀阴虚内热痛经肝气不舒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心区刺痛阵作,伴心慌气短,手足心热,夜寐不安,纳呆脘堵。舌质暗有瘀点,舌苔少色白。脉沉细偶结。辨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
阴虚内热心气不足心血瘀阻心慌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结婚3年,原发性不孕2年,月经量少,手足心热。中医诊断不孕症,证型阴虚火旺。舌质红,舌苔少,薄黄。脉沉细略滑无力略数。病因病机为素体阴血不足,阴虚内热,热伏冲任,不能摄精成孕。
不孕症阴虚火旺月经量少手足心热
查看详情 →
31岁男性,胃脘闷痛伴烧心、泛酸、恶心欲吐、口干、两胁及后背疼痛、左肩臂麻木、夜寐差、大便干、小便黄。胃脘痛,肝气郁结,情志不遂致气机阻滞,脾胃失和,胆胃郁热,胃阴受损。面色正常,舌暗紫体胖有齿痕,苔薄黄腻,脉弦滑。
气滞血瘀阴虚内热慢性萎缩性胃炎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28岁男性,胸闷气喘,心悸,左手足麻痹,左头部及左肩胛不适,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未明确病名,证型未明确。脉弦大,饮食正常,大便常秘,舌象、面色、声音、气味等望闻问切信息未描述。
气滞血瘀阴虚内热心肌炎心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周某,25岁。主要症状为头痛、眩晕。病程较短。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阳上扰清窍。望诊见面色红赤,舌红苔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切诊见脉弦数。
阴虚内热气滞血瘀风热壅盛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纳呆、乏力、心悸、长太息、头痛、胁痛、全身窜痛、背沉、目干、鼻干、手麻、唇麻、鼻塞、流清涕、项强、恶寒、发热、脚底板忽冷忽热、大便时干时溏、便下时粗时细,病程半年。舌红,苔白,脉弦。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阴虚内热气滞血瘀神经官能症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性,48岁,左下腹隐隐胀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便意、小便急胀、灼热涩痛。少腹痛,尿路涩痛。舌质暗红,苔薄黄而腻,脉细弦。面色暗滞略带浮肿,口苦,口干喜凉饮,纳呆食少,精神疲乏。
气滞血瘀阴虚内热少腹痛尿路涩痛
查看详情 →
女,54岁。右腘窝肿物一年余,逐渐增大,伴膝关节胀痛,下蹲不便。右腘窝可见5cm×6cm肿块,压之软韧,有波动,光滑,按之稍痛。肿物透光明亮。
阴虚内热气滞血瘀腘窝囊肿膝关节胀痛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咳引胸痛,痰黄稠,目涩昏花,舌质红带紫滞,舌尖细长,舌根苔浊黄腐,脉鼻准色赤晦,下睑胞赤晦热,肢肤冷而汗黏腻,病程自8月25日至9月18日,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所致左下肺肺炎及胸膜感染,病机属下焦湿浊阻滞,肺卫失固,营血失正。
气滞血瘀阴虚内热甲型H1N1流感左下肺肺炎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胸闷憋气伴心前区压迫感间作2年余,喘息时前胸隐痛,活动后可缓解,乏力懒言,头晕头胀,眼干口干喜热饮,晨起口中发甜,双下肢水肿,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数。
气滞血瘀阴虚内热胸痹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颈后部偏左侧神经性皮炎,病程15年。中医病名神经性皮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病程及反复发作情况,切诊未提及。
气滞血瘀阴虚内热神经性皮炎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胃部胀痛时作,嗳气,腰部酸痛,疲劳乏力,头晕。病程自2008年起,持续多年。中医病名胃痛。证型气阴两虚,胃失和降,湿浊内蕴。舌黯红,少苔,脉细。二诊时舌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病机涉及气阴两虚,脾肾失健,气滞血瘀。
胃痛气阴两虚脾肾亏虚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反复镜下血尿1年。神疲乏力,腰酸,夜间口干,偶有颜面紧绷感。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尿血,证型为气阴亏虚兼有湿热。尿常规红细胞(++), 尿蛋白微量,血红蛋白110g/L。
血证气阴亏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经期先后不定,行则量少即止,隔几日又复行,或月半方至,胸闷不舒,腹胀,纳谷不香,周身关节酸楚。舌苔白,脉虚弦。舌略绛,苔薄黄,脉细数。中医病名月经先后无定期,证型肝郁脾虚,气血不调。病因病机肝郁影响气血运行,气滞血瘀。望诊舌象异常,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月经异常、胸闷、腹胀、纳差、关节酸楚,切诊脉象虚弦、细数。
气滞血瘀阴虚内热经期不定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四肢发凉发麻、时发抽筋、头顶痛、少腹抽急、小溲不能下、耳鸣目煳、带下如涕、腰如折、欲得温热、少寐多梦、心烦躁。舌苔白,脉弦。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病程三个月。
阴虚内热气滞血瘀神经官能症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69岁男性,间断胃脘胀痛10余年,加重10天。胃脘胀痛,进食后加重,口干,咽堵,身体困倦,纳差,寐差,大便每日1次、量少、有解不尽感。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湿热中阻、气滞血瘀。病程长,因情志不遂致脾胃失调,气机阻滞,日久化火伤阴,络脉不通,湿浊瘀血内生。
气滞血瘀阴虚内热胃脘痛湿热中阻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 上腹部胀痛 纳差 疲乏 消瘦 面色暗黑 舌暗红 苔黄 脉弦细 胃贲门腺癌 肝胃不和 痰瘀互结 气滞血瘀 痰热内蕴 以上症状持续1月
气滞血瘀阴虚内热胃贲门腺癌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胃脘部隐痛20年。胃脘隐痛,上午尤甚,伴烧灼、痞闷、胀满、泛酸、两胁及后背胀痛、嗳气少、晨起口干、咽痛咽堵。体征示剑突下压痛,咽部充血。中医诊断胃脘痛。胃镜示食管贲门炎,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出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阴虚内热胃脘痛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3岁。主要症状为颈部肿大,胸闷气结痰多,心悸头痛眩晕。病程自1976年起,颈部肿大自1985年逐渐增大,1986年秋加速。中医病名为瘿瘤,证型为痰瘀互结,病因病机为痰凝气滞,瘀阻经络。望诊见舌边红暗晦,苔黄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苦,心烦,少寐。切诊脉沉数而坚,肿块质硬有压痛。
阴虚内热气滞血瘀颈部肿大痰火郁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