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女性,发作性胸背痛8个月,加重2天,伴胸闷、心慌、气短。面色㿠白,舌质澹红,舌苔厚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心悸,证属心脾虚弱,气滞血瘀。病程8个月,有结肠炎病史10年,子宫切除术4个月。情绪急躁,劳累诱发症状。血压偏高,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及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心脾虚弱心悸气滞血瘀胸痹心痛
查看详情 →
79岁女性,发作性胸闷、心慌10年,加重5个月。胸闷气短,心慌乏力,饮食不佳,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体适中,舌苔薄少,脉象沉细偶结。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心脾虚弱,胃阴不足型。病因病机为劳累思虑,性情急躁,喜食甜味,导致心脾虚弱,胃阴不足,气血不畅,血行瘀阻。
心脾虚弱胸痹心悸胃阴不足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痛胸闷、心慌气短4个月余,加重半个月。形体偏胖,性情急躁,易于郁怒。面色晦黄,神志倦怠,体态偏胖,声音清晰。舌质暗澹,舌体大,舌苔薄腻。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为心脾虚弱,气血乏源,气滞血瘀,心脉阻滞。
心脾虚弱胸痹心悸胸痹心痛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88岁,男性。发作性胸痛、心慌乏力30余年,加重1个月。胸痛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心慌、纳差腹胀、面色㿠白、神志倦怠、舌质暗澹、舌体适中、舌苔薄白、脉象弦细结。心电图示前壁心肌缺血,频发室早。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心脉瘀阻型。既往高血压30年,高血脂病史。
心脾虚弱胸痹心痛心脉瘀阻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半年。刻下症见胸闷气短,耳鸣,面色少华,体态偏胖,舌质偏暗,体大有齿痕,苔厚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耳鸣,证属心脾虚弱,血瘀痰阻。望诊见面色少华,舌体大有齿痕,苔厚腻。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劳累、生气时症状加重,纳眠可。切诊见脉沉细无力。
心脾虚弱血瘀痰阻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痛、头痛1年余,加重5天。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胸痹心悸,头痛。证型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型。望诊面色暗红,舌质暗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素日劳累思虑,易于郁怒,喜食咸味,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切诊脉象弦细。
胸痹心悸心脾虚弱肝郁气滞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心慌伴头晕6年。刻下症见胸闷气短,头晕心慌,头痛乏力,失眠,纳差,面色晦暗,精神疲惫,舌质暗红,舌体大有齿痕,舌苔薄腻,脉沉细弦结。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眩晕,不寐。证属心脾虚弱,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劳倦思虑伤及心脾,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血乏源,心脑失养。
心脾虚弱肝郁气滞心律失常头晕心慌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慌伴胸闷、气短4个月。心慌、胸闷、气短、失眠。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薄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胸痹、心郁,证属心脾虚弱,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劳累思虑伤及心脾,肝失条达,气血不畅,心神失养。
心脾虚弱肝郁气滞心慌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慌、头晕19年余,加重1周。形体肥胖,嗜咸肥甘。刻下症见心慌乏力、胸闷气短、头晕失眠、烦躁多梦、口鼻干燥、面色㿠白、神志倦怠。舌质暗澹,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脉弦滑结。心电图示心电轴重度左偏、T波异常、频发房早。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眩晕,证属心脾虚弱,湿盛血瘀型。
胸痹心悸心脾虚弱眩晕湿盛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痛胸闷、心慌头晕10年余,加重20天。形体肥胖,素日经常饮酒。面色㿠白,神志清醒,声音清晰。舌质暗,舌体大,舌苔厚腻,脉象沉迟细结。心率50次/min,律不齐,血压122/90mmHg。冠脉CT示左前降支多发软斑块,管腔狭窄75%;颈动脉彩超示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左侧壁心肌缺血、频发房早。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气滞痰瘀型。
心脾虚弱心悸胸痹心痛气滞痰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发作性心慌、头晕,伴失眠多梦2个月余,加重10天。刻下症见心慌乏力、胸闷气短、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双手麻木、纳差嗳气、面色皖白、神志倦怠。舌质暗红,舌体适中,舌苔薄白,脉象弦细。中医诊断眩晕、心悸,证属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病因为平素性格内向,善思多虑,劳累生气诱发。病机为气血不足,肝郁气滞,心脑失养,血行不畅。
心悸心脾虚弱眩晕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