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2岁,精神失常2个月,病程2个月。精神失常,两目直视,不识亲疏,答非所问,乱说乱动,自言自语,时哭时笑,大小便失禁,吃饭不知饥饱。面色干黄,舌苔黄厚,脉滑。风邪犯脑,津液灼伤,气血耗损,神明不清。
乙型脑炎精神失常风邪犯脑津液灼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左侧半身偏瘫,左上肢运动不灵活,无力,左下肢抬高受限,语言蹇涩,失眠,舌苔白厚,脉弦紧。血压240/140毫米汞柱,病理反射左下肢存在。中医病名中风偏瘫,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见舌苔白厚,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语言蹇涩、失眠,切诊脉弦紧。
中风偏瘫肝胃不和痰湿内蕴阴分亏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为每日下午出现欠伸、寒栗、体痛,继之身热口渴头痛,汗出热解,渐现肢体乏力。中医诊断为疟疾,病因属秋伤风凉,邪居风府。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症状呈周期性发作,切诊未提及。病程为6天。病因病机为邪居风府,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证型为风寒侵袭,阴阳失调。
疟疾风寒束表阴阳失调寒热交替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头痛伴高血压5年,四肢抽搐2年,精神忧郁,记忆力下降,睡眠欠佳,有自杀倾向。脑萎缩,脑髓海受伤。面色晦暗,舌质暗,脉弦细。精神呆坐,傻笑,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
脑萎缩脑髓海伤高血压头痛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头颈肩不自主抽动1年,加重伴面部抽动、眨眼1个月。儿童寰枢关节错位,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颈背部左侧肌筋膜紧张,左侧颈2、颈3横突压痛,左侧桡动脉试验阳性,颈部活动受限。颈椎X线片示寰枢关节左窄右宽,寰椎低头移位,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呈Ⅳ级椎曲。
多发性抽动症寰枢关节错位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腹泻、腰背冷、嗜睡困乏、吞咽困难、说话不清、呼吸困难、痰多气短、进食发呛,病程20天。西医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体征见两眼睑稍下垂,三叉神经感觉迟钝,鼓腮、露齿无力,软腭运动较软,咽反射迟钝,舌肌力弱,四肢无力,脉搏110次/分。
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气短四肢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鼻塞流清涕3天。现病史见头晕头痛、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恶风寒、口澹无味、纳谷欠佳、寐差。体格检查见神倦,舌澹、苔薄白,脉浮紧。辨证为风寒外袭,肺气失宣,鼻窍不利。中医诊断为感冒,证型为风寒束表型。病位在肺。四诊信息包括舌澹、苔薄白、脉浮紧。
感冒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恶寒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8岁。左面麻痹6天。左项僵硬,左目不适、流泪,左面部麻痹,左侧面颊、颌、耳痛,面麻木,左目闭合不全,额纹变浅,鼓腮不能,口向右歪。舌苔白腻而滑,脉右弦滑,左沉滑。病在太阳经、阳明经。经络诊察示太阳经、手太阴经、手阳明经异常。辨经示病在太阳经、阳明经。
面瘫太阳经异常阳明经郁热面麻
查看详情 →
女,47岁,主诉胸闷、午后潮热面红、汗出、心烦易怒、失眠、心慌、注意力不集中、月经紊乱。中医病名更年期综合征,证型肝气不舒,病因情志抑郁。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问诊包括情绪、症状及病史,脉象未提及。
更年期综合征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四肢紧缩不能伸展伴语言謇涩74日。中医病名痿证(筋痿)。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暑季高热伤肺,肺热伤津,筋骨经脉失养。望诊见表情呆滞,舌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语言謇涩、易怒。切诊见脉细数,颈抵抗,肌腱反射活跃,右巴宾斯基征阳性,四肢筋肉拘急,腕下垂爪型手,双足下垂。
痿证筋痿肺热金燥水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头偏左痛三四年,发作频繁,影响工作。症状包括耳鸣、脑中轰然、左半头面掣痛、血管跳动、不能伏枕、目眶胀痛、目珠如欲脱出、牙齿痛、烦躁不寐、大便艰行。诊时舌质赤,两手脉弦。辨证为风火头痛,内火化风,上扰清空,气火逆升,筋脉偏急。
偏头痛肝火内壅脉数大大便闭结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患者,主诉发热、头痛、身痛后出现左下肢瘫软,病程10天。神识痴滞,口鼻流涕涎,二便不利,舌质红苔腻,脉细滑数。证属湿热毒盛,蒙蔽心窍,浸肌阻络。
小儿麻痹症湿热毒盛心窍蒙蔽肌络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个月,男性。主要症状为运动发育迟缓,不会爬、走,语言发育迟缓,生牙晚。病程较长,自出生后即存在发育异常。中医病名为五迟,证型为先天不足,脏质脆软。病因病机为未熟蒂落,先天有亏。望诊见面色娇白,舌苔薄白而润。闻诊见语言低怯无力。切诊见脉数无力。
五迟五软先天不足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包括周身疼痛、头痛头晕、不思饮食、呕吐、脐下积块上冲、呃逆、喉部梗塞、四肢痉挛抽搐、牙关紧闭、舌强不语、神志不清。病程自1946年起,1950年后出现发狂、怒骂乱跑症状。体格中等,状态昏厥苦闷,偶见手足躁动。舌象红苔白,脉象沉细。中医诊断为奔豚气冲,西医诊断为癔症。
癔症奔豚气冲肝气郁结痰热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头晕、乏力3~4年。中医诊断为督脉失养型眩晕。病因病机为督脉受阻,髓海失养。望诊见苔薄白腻,切诊脉弦滑。体征包括血压18/12kPa(135/90mmHg)。既往有颈椎退行性病变及脑动脉供血不足病史。
颈椎退行性病变督脉失养脑动脉供血不足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术后头痛眩晕、恶心、腰部坠痛,病程1月。面色黄而晦黯,舌淡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督脉脉气失调。病因病机为手术麻醉损伤脉气,督脉通于脑,致头重脊强。
头痛眩晕腰部坠痛督脉失调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怒郁躁急少眠,怒狂发作,自称“军长”,怒而自矜,舌边尖红,苔黄腻而干,脉弦数,肝火诊断。病程反复多年,现症包括溲赤、大便秘结、口苦、胁痛耳鸣、面目红赤。
肝火上炎怒郁怒狂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上肢痿软、肌肉萎缩、舌强语蹇,病程3个月。主症为上肢无力、指端麻木、说话不清。体征示双上肢无力(Ⅲ级),瞳反射减弱,肌电图提示神经原性损伤。中医诊断为痿症,病机属气热、内气伤。舌象未明,脉象未提。病因与外感有关,病位在脊髓前角。
脊髓前角炎痿症神经损伤舌僵
查看详情 →
女,42岁。头昏蒙疼痛一年余。畏寒怯冷、体倦神疲、纳呆便溏、头痛加重、两额侧及后脑及巅顶为甚、上午稍轻、午后加重、刺痛、呕逆、口苦、双目干涩、腰背冷痛、四肢麻木厥冷。舌淡,苔白滑,脉弦细。下焦虚寒,浊阴上犯,兼气虚血滞、寒凝经脉。
头昏蒙痛下焦虚寒气虚血滞寒凝经脉
查看详情 →
男,55岁,血压偏高,头目眩晕,失眠,站立不稳,右半身麻木,走路不稳,两腿不能高抬,走路脚部擦地,纳呆,胸胁胀,大便干燥。病程四五年,血压波动明显。肝火亢盛,筋脉失养。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脉弦数。
高血压肝火亢盛筋脉失养失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