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9岁,头痛,头目眩晕,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謇涩,口涎常流,目不能闭,口鼻干燥,苔厚腻,脉沉弦。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气虚证,病因病机为元气亏虚,风痰瘀阻经络。望诊见舌苔厚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头痛、眩晕、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謇涩、口涎流、口鼻干燥,切诊见脉沉弦。
中经络气虚证风痰瘀阻半身不遂
查看详情 →
张某,45岁,男性。四肢关节肿痛,劳动后心悸,偶有头痛。历节痛风,风湿郁滞。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沉弦。四肢关节肿痛,劳动后心悸,偶有头痛。脉沉弦。
历节痛风风湿郁滞
查看详情 →
女,56岁,低度发热持续1年余,手足心热,自汗,恶风,周身不适,形体偏瘦,精神欠佳,面色红润,舌质澹,苔白干,脉软缓。中医病名阴虚发热,证型太阳中风证,营卫不和,卫强营弱。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面色红润,舌质澹,苔白干。闻诊未提及。问诊低热、自汗、恶风、周身不适。切诊脉软缓。
低热手足心热自汗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9岁2个月女性,主诉眨眼、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3年,时有腹痛、尿床。舌质红,舌苔黄,脉滑。中医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辨证属肝风证。病机为风痰窜动,肝风内动,兼痰浊阻肺,久病伤肾,肾虚不固。
肝风证抽动秽语综合征肾虚不固风痰窜动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月经先期,量多期长,色澹质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黄体不健,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肤色苍白,恶风自汗,微微发热,脉浮濡而略数,舌淡红,苔薄白腻,诊断为太阳病中风证。
月经先期不孕症肝气郁结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主要症状为挤眉眨眼,抽动3月余,日趋频繁,伴喉中有声,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病名痉证(多发性抽搐症),证型脾虚肝旺,肝郁化风证。病因病机为脾虚肝旺,肝郁化风,脾虚痰湿内生,土不生金,肺脏虚弱。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多发性抽搐症脾虚肝旺肝郁化风脾虚痰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个月,主诉呕吐泄泻完谷不化1周。面色青白,目光呆滞,昏睡,疲惫无力,小便极少,唇澹,脉迟,舌澹红,苔澹黄薄腻。诊断脾虚中寒,消化失职,慢脾风。二诊见泄泻色绿稀水样,口干思水,舌红少津,诊断阴盛格阳。三诊泄泻止,食欲精神转佳,微咳易怒,小便清长,口不渴,面黄,舌澹红,苔白腻,诊断病后脾虚气弱。
慢脾风脾虚中寒阴盛格阳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高热神昏,不省人事,不能语言,肢体瘫痪。舌质红绛苔干黑,脉洪滑数。中医诊断为类中风病之迫厥证。病因属情志过激,过度疲劳,气血上行,脉络破裂,血瘀于脑。病机为气血逆乱,神气失守,经脉失养,肝肾阴液大伤,三焦相火亢极,血瘀化毒。
类中风血瘀化毒肝风内动心火上炎
查看详情 →
9个月女婴,高热腹泄1周,腹胀呕吐纳呆,泻白色黏稠样大便,每日5次以上,腹泻加重,水样暴注下迫,四肢厥冷,抽动,皮肤干燥,尿量减少,极度无力嗜睡,体温35℃,血压35/20mmHg,舌质澹,脉细弱无力。泻伤脾阳,发为慢脾风证。面色萎黄,舌质澹,脉细弱无力。四肢厥冷,抽动,皮肤干燥,尿量减少。脉细弱无力。
慢脾风证高热腹泻脾阳受损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肠易激综合征多年,每日腹泻伴腹痛,遇冷、受风或情绪紧张时加剧。纳可,畏寒,乏力。舌澹,苔薄白。脉细。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辨证为脾虚湿盛兼夹风证。望诊见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见畏寒、乏力、腹泻伴腹痛。切诊见脉细。
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风邪犯胃腹泻腹痛
查看详情 →
张某,女,51岁。左颊颜面及牙床阵发剧痛半年,痛如锥刺、电击,伴左颧骨下、左耳前区痉挛样抽动,微风拂面或咀嚼诱发,夜间疼痛剧烈。舌澹红,舌苔薄黄,脉沉细而弦。中医病名:三叉神经痛(第二支)。证型:肝失所养,肝风内动兼阳明胃热。病因病机:肝失所养,肝风内动兼阳明胃热。望诊:表情痛苦。舌象:澹红,舌苔薄黄。脉象:沉细而弦。
三叉神经痛肝风内动肝失所养阳明胃热
查看详情 →
女,11个月,发热无汗10天,偶有咳嗽,食欲不佳。体温41.3℃,精神不振,球结膜充血,眼睑肿胀,口中黏腻,舌苔薄白,脉浮数,指纹色红见于气关。风热束表,肺气不宣。
流感风热束表肺气不宣发热无汗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右中指疼痛沿臂上行至肩颈,伴僵直、不能提物,带下多,腰酸,面色黄少华,卧蚕臃肿,形寒畏冷。舌澹暗,边尖多瘀,苔薄白,脉细弦。中医病名骨痹,证型属瘀阻经络,病因病机为产后劳伤,气血不畅,寒湿瘀阻。望诊见面色黄少华,卧蚕臃肿。舌象澹暗,边尖瘀。脉象细弦。
骨痹肝肾不足气血瘀阻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全身皮肤瘙痒1个月余,对称性分布于双下肢、双上肢及双眼周,偶有嘴唇麻木,双侧头部轻微疼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舌下脉络色黯红,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瘙痒,辨证为血热生风证。
血热生风证皮炎瘙痒症血虚生风风邪郁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男性。主诉发热、咳嗽3天。现病史示咳嗽频作,痰黏色白,伴发热、略恶寒、汗出较多。望诊见咽红,扁桃体I°肿大充血。切诊示舌质澹,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感冒(体虚外感,肺失宣肃)。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肺失宣肃。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澹、苔薄白、脉弦。
感冒表虚外感肺失宣肃痰白厚腻
查看详情 →
31岁男性,双上眼皮跳动频繁10天余,伴有心慌、视力疲劳。面色苍白,唇色澹,舌澹苔白,脉沉细。胞轮振跳,血虚生风证。
血虚生风心阴不足视力疲劳心慌
查看详情 →
女,53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右侧半身瘫痪,语言不利,头昏,头顶和枕部疼痛,右侧半身动用不自如,手脚麻木、疼痛,内侧尤甚,拒按,小便少,大便秘,舌质红津少,六脉弦滑,脑溢血证,肝阳上亢,痰热瘀阻,风阳上扰。
脑溢血证气虚血瘀肝阳上亢痰热内阻
查看详情 →
杨某,女,62岁。主诉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恶寒发热,肢体拘急。脉弦细,舌质澹,苔薄白。辨证为络脉空虚复感外邪所致的中风证。
中风证络脉空虚外邪入侵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双眼胀、眉骨酸痛,视物不能持久两个月。病程两个月。中医病名肝劳,证型血虚受风证。病因病机为血虚受风,久视伤血。舌澹白,苔薄白,脉沉细。面色苍白,头痛、恶心、心慌不宁。
视疲劳血虚受风肝血不足心慌心乱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右半身不遂,失语1天。病程1天。中医诊断阴虚阳亢型。主要症状包括右半身瘫软、手足不能自动、口角下垂流涎、语言含混词不达意、左侧头痛。舌象伸偏左,苔黄。脉象大。眼底动脉细小,巴彬斯基征(+),血压20/14.7kPa(150/110mmHg)。
中风腑证阴虚阳亢虚风内动经络阻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