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8岁,失眠多梦反复8年,加重2个月。失眠多梦,头昏乏力,左胸及左上肢酸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辨证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失眠多梦头昏乏力
查看详情 →
药对鸡血藤、雷公藤,鸡血藤性温,归肝、肾经,功效活血舒筋,养血调经;雷公藤性凉,归心、肝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药对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痿弱,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效。药对鸡血藤配雷公藤可减其苦寒之性,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药对澹附子、桂枝,澹附子大辛大热,归心、脾、肾经,功效回阳救逆,温肾暖脾;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药对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脾肾阳虚之证,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效。药对茯苓、薏苡仁,茯苓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薏苡仁性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清热。药对用于脾虚湿盛,水肿,风湿痹痛,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消肿之效。
气血不足风湿痹痛脾肾阳虚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 失眠、神疲2年,加重1个月 舌质澹,苔白腻,脉细弱 失眠 心脾两虚,痰浊扰神证 心脾两虚,血瘀痰阻 神经衰弱 望诊:舌质澹,苔白腻 闻诊:无特殊描述 问诊:失眠、多梦盗汗、神疲乏力、头晕心悸、畏寒肢冷、纳差便可、月经延期色黑量少 切诊:脉细弱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失眠痰浊扰神
查看详情 →
女,42岁,血小板减少2个月余,口眼干燥,皮肤干燥,周身乏力,关节疼痛,下肢沉重,皮肤易瘀青,月经量少,纳差便溏,失眠,舌胖红少津,苔薄白,脉细滑,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血热妄行。
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血小板减少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面色无华,疲劳乏力,恶风畏寒。舌澹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病程未明确。
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头皮麻木1年余,加重1周,伴有面部发胀、全身乏力、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舌质暗,舌苔薄白,脉缓。中医诊断为头皮麻木,证属心脾两虚,血脉瘀阻。望诊见面色无华,舌质暗,舌体正常,舌苔薄白。闻诊声音清晰。问诊见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纳可眠宁。切诊脉象缓。
心脾两虚头皮麻木血脉瘀阻血虚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反复不寐1月余,夜寐不安,乱梦纷纭,易醒,疲劳乏力,手足不温,面色欠华,胃纳一般,二便调。舌淡胖,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不寐手足不温
查看详情 →
患者腰脊疼痛2月余,左下肢牵掣痛,足背麻木,周身不适,胃脘作胀,胸闷心悸,小叶增生,夜寐不宁,便秘3日一行,四肢少温,汗出绵绵。舌苔薄黄,质胖略紫,中有裂纹,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属气血两亏,肝肾不足,经脉失畅。
腰腿痛气血两亏肝肾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不寐,情志所伤,心胆气虚,血不养神,心肾不交,肝阳上亢,痰热内扰,胃气不和,久病体虚,心脾两虚,瘀血受阻。主症为不寐,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心神不安,胆怯恐惧,倦怠乏力,心悸气短,汗出,面色少华,舌质澹,舌苔薄,脉弦细。病程长短未提及。面色少华,舌质澹,舌苔薄,脉弦细。声音无异常,无特殊气味。无明显病史描述。脉弦细。
气血不足不寐心胆气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皮肤紫斑6天,伴头晕、心悸、气短无力,口不干。舌澹红,苔白,脉沉细。皮肤紫斑位于腿部,压之不痛,反复出现。中医病名肌衄,证型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血不归经。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气虚不能摄血,血无所主而外溢。
心脾两虚肌衄气血亏虚血不归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女性。主诉左眼视物模糊1周余。病程1周。中医病名视疲劳。证型气血不足。病因久视伤血。病机难以上荣于目而致。舌象澹红有齿痕。脉象沉。
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视疲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7岁。主诉头皮麻木1年余,加重1周。面色无华,舌质黯,苔薄白,脉缓。中医诊断为头皮麻木,证属心脾两虚,血脉瘀阻。神志清楚,体态中等,声音清晰,血压正常,心率正常。舌象质黯,苔薄白,脉象缓。病程1年余,症状包括头皮麻木、面部发胀、全身乏力、精神不振。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头皮麻木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女,42岁。血小板减少2个月余。口眼干燥,皮肤干燥,周身乏力,关节疼痛,下肢沉重,皮肤易瘀青,月经量少,纳差便溏,失眠。舌胖红少津,苔薄白,脉细滑。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血热妄行。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血小板减少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
女,48岁,气短乏力3个月。虚劳(心脾两虚)。禀赋薄弱,饮食不节,饥饱不调,烦劳过度。舌澹苔白,脉细。血常规白细胞3×10⁹/L。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脾虚运化失调,心血不足,神不归舍,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纳差,眠差。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虚劳纳差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