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血虚+血瘀+气虚血瘀

患者38岁,女性。月经周期45天,腹痛,无血块,大便干,手足心凉,出汗。痛经,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症状包括月经不调、腹痛、便干、手足心凉、出汗。脉象细弱。
血虚痛经肝肾阴虚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主诉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动则尤甚,呼吸急促,头晕乏力,口唇紫绀,纳谷不香,形寒肢冷,腰膝凉痛,睡眠不安,小便量少。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阳不振,水气凌心。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水气上犯。望诊舌黯红,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头晕乏力、纳谷不香、形寒肢冷、腰膝凉痛、睡眠不安、小便量少。切诊脉沉细无力。
心血瘀阻气虚血瘀心悸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乏力明显,气少懒言,汗多动则尤甚,两颊紫红,触之疼痛,食少纳呆,舌质澹紫有斑点,苔薄白,脉细涩。中医病名血积,证型气血两虚,瘀血内停。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气血不能上荣头目,肢体失养,腠理不固,营阴外泄,脾胃虚弱,运化失职。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气血两虚瘀血内停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男,52岁,双眼视力下降,左眼7个月,右眼1个月。双眼视瞻昏淼,肾虚血瘀证。舌红,苔薄白,脉弦。眼底视盘边界不清,色苍白,轻度水肿,黄斑区色暗红。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血虚滞,运行不畅,血脉瘀阻,目窍失养。
气虚血瘀证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腰痛伴双膝、肘、腕、指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疼痛游走不定,晨起关节僵硬,恶寒喜暖,天阴加重,纳少不香,疲倦乏力。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血虚生风,气虚血瘀,肝肾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晨僵、恶寒喜暖、纳少不香、疲倦乏力,切诊未提及。
血虚生风气虚血瘀痹证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头痛、头晕、肢麻3年,神疲乏力,自汗短气,肢体麻木。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曲张色紫,脉象细涩。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头部刺痛、头目晕眩、肢体麻木,舌象紫暗,脉象细涩,病机为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头痛头晕肢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左小腿疼痛8个月,右手疼痛半年。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四肢皮色发绀,皮温低,肢体位置试验阳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诊断为气血虚弱,气虚无力行血,血瘀于脉中,四末失于濡养。病属“脉痹”,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气虚血瘀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脉络瘀阻四肢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8岁,女性。主诉双足发凉、麻木、疼痛3年。双足发凉、怕冷,冬季不耐寒,夜间发凉尤甚,双足干燥不出汗,足趾麻木,阵发性疼痛,行走时小腿酸胀疼痛。双足皮肤干燥,趾甲增厚,汗毛脱失,皮色苍白,皮温低,肢体位置试验阳性,双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舌质红绛,苔白,脉弦硬。中医诊断为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病机为年老体衰,气虚血运无力,脉络不畅,阳气不达四肢,失于濡养。
气虚血瘀血虚风燥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阳气不达四肢
查看详情 →
26岁,月经量少,经量偏少色黯红有血块,经行乳房胀痛,口唇及小鱼际青紫,舌紫苔薄,脉涩无力。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少,证型属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致血瘀,瘀血阻络,气血生化受阻。望诊见口唇及小鱼际青紫,舌紫苔薄。闻诊未提。问诊见月经量少、经色黯红、有血块、乳房胀痛。切诊见脉涩无力。
气虚血瘀血瘀证月经过少内膜粘连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双小腿起疹6年,自觉瘙痒,时有糜烂、渗出,双下肢沉重,夜寐欠安。双小腿暗红色粗糙肥厚斑片,伴抓痕、血痂,轻度糜烂渗出,双小腿静脉曲张明显。舌质澹胖,苔白。脉沉缓。气虚血瘀,肌肤失养。
血虚失养慢性湿疹脾虚湿盛肌肤失养
查看详情 →
男性,52岁,左小腿内侧皮肤破溃迁延不愈6年余,加重1周。臁疮,气虚血瘀,瘀湿互结。面色萎黄,舌淡,脉细涩无力。左下肢足靴区色素沉着,皮肤变薄,汗毛脱落,皮温高,弹性差呈皮革样改变;内踝上方皮肤溃烂,创面不规则,边缘上皮内卷,基底紫暗,瘢痕老化呈镜面状,分泌物多且臭秽。双下肢踝肱比值左0.9,右0.8。
气虚血瘀气血虚弱臁疮瘀湿互结
查看详情 →
84岁男性,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牵掣疼痛2年,加重2个月。舌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中风后遗症,辨证气虚血瘀痰阻。主症为肢体活动不利、牵掣疼痛、呛咳、嗜睡、咳痰白黏、大便不畅。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痰阻气机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手足麻木不仁胀痛4年,病程较长。舌暗红,苔白腻,脉沉细。中医病名为痹证,证型为气虚血瘀,血虚生风。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三气杂至,病久入深,阳气虚,瘀血内阻,荣卫运行涩滞,经脉空虚,气血衰少,气血阻滞不通,故见麻木不仁及胀痛。
气虚血瘀血虚生风痹证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主诉口眼㖞斜,语言不清,头痛头晕,呕吐,半身不遂,左侧肢体麻木,口角流涎,语言謇涩。病程半月。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型中风证。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元气耗伤,气虚血瘀,痰湿瘀血上扰清窍。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暗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脉沉细。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右侧肢体偏瘫3月余。主症为右侧肢体偏瘫,不能行走需坐轮椅,右手可握粗大物品,口眼㖞斜,言语不清,口角流涎,神疲乏力,头晕、视物昏花,耳鸣,大便干结。舌暗红少津、苔薄,脉弦细。诊断为中风,证属气虚血瘀,肝肾不足,风阳上扰。
气虚血瘀中风肝肾不足风阳上扰
查看详情 →
男,52岁。主诉右髋、臀部疼痛向下放射,病程1个半月。中医病名股骨头坏死。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气血亏损、肝肾不足,导致瘀血阻滞或痰湿内蕴。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疼痛限制、受凉加重。切诊未提及。
气血虚证股骨头坏死肝肾不足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左侧肢体偏瘫8个月,伴头晕、乏力、肢体水肿、怕冷、失眠。慢性病容,舌边尖红,薄白苔,脉左小于右,关弦大,尺沉弱。中医诊断中风偏瘫,证型为肝肾阴虚、阴虚血瘀、痰瘀阻络。病机为气虚、阴亏、肝风、痰阻、血瘀,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
气血虚弱中风偏瘫肝肾阴虚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夫妻同居未孕,病程10年。月经量多有块,少腹坠痛,神疲乏力,面色皖白,食纳欠佳。舌澹黯,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不孕症,证属气虚血瘀。病机为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气虚血瘀,冲任失调。
气虚血瘀不孕症血海不足月经量多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患者,主诉右侧肢体轻瘫、言语稍多时舌微謇、头痛、左足拇指关节肿痛发红。中医病名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可逆性卒中。证型为气虚血瘀、经络瘀阻。望诊见左足大趾关节肿痛发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言语不利、痛风病史。切诊脉象沉弦。
气虚血瘀高血压动脉硬化痛风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主诉右半身活动不利,舌强语涩,反应迟钝,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便干纳差。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中风(中经络),证型气虚血瘀,脑络失养。望诊舌紫黯,苔薄黄。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神志清楚,右半身活动不利,气短乏力,便干纳差。切诊脉沉细。
气虚血瘀中风脑络失养瘀阻脑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