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53岁,四肢无力2个月,伴麻木、刺痛感,双下肢较严重。痿证,气滞血瘀,肾精亏虚。面色欠华,舌黯红,苔黄腻,脉细弱。神疲,四肢无力,双下肢肌力1级,肢体麻木、刺痛,时有抽搐,口干苦,大便偏干,小便偏黄。
筋脉失养痿证气滞血瘀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女35岁,双下肢痿症月余。卧床起坐不利,双下肢不能抬举,足腕无力,皮肤感觉迟钝,膝下发凉,纳谷无味,夜眠不安,多梦,胸闷,声低息弱,面色萎黄,体瘦,大便干燥,小便失禁,产后恶露未净。舌苔薄白,质澹,脉沉细无力。诊断为产后气血亏虚、脾阳不运、筋脉失养。
筋脉失养双下肢痿症气血亏虚脾阳不运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全身瘫软无力,病程一年半。主要症状为双下肢对称性麻木、感觉异常、疼痛,继而双上肢亦出现类似症状,呈套状分布,四肢怕冷,阴雨天气加重,逐渐导致卧床不起。舌质淡肿、苔白薄,脉沉细无力。诊断为痿证。病因病机为感受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浸淫筋脉,气血阻滞,筋脉弛缓不用。
筋脉失养痿证肺气虚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双下肢瘫痪1个月。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痿证,证型癔病性瘫痪。病因病机为情绪过度紧张,悲伤致夜不能寐,伴头痛乏力,两腿发软麻木。舌质澹,苔微黄,脉沉细。
筋脉失养痿证肝气郁结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四肢肌肤不仁,痿弱不用5个月。病程5个月。中医病名吉兰-巴雷综合征。证型营卫两虚,筋脉失养。病因病机营卫两虚,筋脉失养。舌澹苔白。脉缓无力。
筋脉失养吉兰巴雷综合征营卫两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四肢酸困麻木2月。现症见四肢酸困,腰部酸痛,双下肢麻木。舌体正常,舌质澹,舌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痹证,证型为气血虚弱,感受风寒湿邪。
筋脉失养四肢麻木痹证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双下肢麻木无力伴肌肉萎缩7个月余。中医病名痿证(肉痿),证型为湿热搏结,阴虚不能濡养血脉。病因病机为急性热病之后,热邪侵肺,肺热灼津,湿邪浸淫肌肤,导致阴虚精亏,宗筋弛缓。望诊面色无华,舌质澹。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病史7个月,曾有胸痛、咳嗽、发热。切诊脉象细弱,双下肢萎软无力,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浅感觉减退。
筋脉失养痿证肺热湿邪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颜面部右侧歪斜,左侧不能皱额、皱眉,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左侧面颊麻木、肿痛、颤抖感,牙龈痛,后颈部正中央疼痛,畏寒,纳差,睡眠较浅。苔薄,脉弦细。中医病名面瘫,证型风热邪毒夹痰上扰。望诊面色正常,舌苔薄。闻诊无特殊。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病史。切诊脉弦细。
筋脉失养面瘫风热邪毒痰浊上扰
查看详情 →
63岁女性,四肢麻木如针刺疼痛,双下肢浮肿畏冷,腰痛,影响睡眠,精神疲惫。肾精虚亏,肾气不足,经络不畅,筋脉失养。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沉细。
筋脉失养糖尿病肾精虚亏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右手麻木,手指不能握物,病程10余天。中医病名:桡神经麻痹。病因病机:外伤性压迫。望诊:神情焦虑。右手腕下垂,手功能受限。前臂浅感觉减退。脉象未提及。
筋脉失养桡神经麻痹肝气郁结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主诉小儿麻痹症,病程20余天。周身颓软,下肢尤甚,不能行立,时有疼痛,低热,夜不安寐。脉浮数不扬,沉取无力。初步诊断为小儿麻痹类型。
筋脉失养小儿麻痹症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主诉左侧半身麻木不仁,头晕目眩,颜面麻痹,口眼㖞斜,小便频数。面色晦暗,舌质澹红,苔黄厚腻,脉浮滑而数。证属烈酒引动肝风,气血逆乱,阻滞脉络,筋脉失养。
筋脉失养左侧麻木中风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陆某,女,54岁。右下肢麻木疼痛8个月,走路后疼痛加重,行十余步即痛难忍。舌红,苔白,脉沉弦。膝以下发凉,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清楚。诊断为痹证(椎管狭窄),经络痹阻型。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血运不畅,筋脉失养。
筋脉失养椎管狭窄经络痹阻寒邪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诉口眼歪斜、左侧面颊部麻木不仁、前额皱纹消失、口角下垂、口流涎水、语言謇涩。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口僻,证型风痰阻络。舌淡红苔白,脉弦滑。望诊见前额皱纹消失,舌象淡红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口眼歪斜、面颊麻木、口角下垂、流涎、语言謇涩。切诊脉弦滑。
筋脉失养面神经麻痹风痰阻络气血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右下肢麻木疼痛8个月。舌红,苔白,脉沉弦。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清楚,膝以下发凉。诊断为痹证(椎管狭窄),经络痹阻型。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血运不畅,筋脉失养。
筋脉失养痹证经络麻痹寒邪凝滞
查看详情 →
女,51岁,颈部强痛,左手臂麻木刺痛,病程近1个月,既往5年常感颈部强痛。中医诊断痹证,证型淤血阻络,风湿痹阻,病因病机为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日久阻滞脉络。舌紫暗,苔少,脉沉细。
筋脉失养手臂麻木刺痛颈椎病痹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手足振颤、足趾麻木、步履不稳、手指握笔困难、心悸失眠、口干便结、自汗、两颧色赤。中医诊断为高年体亏,精气内夺,髓液不充,筋脉失养。舌象绛,苔薄黄,脉弦涩。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精血亏少,筋脉失养。
筋脉失养震颤麻痹症肝肾阴虚髓液不充
查看详情 →
男,30岁,左上肢瘫痪1月余。左前臂肌肉萎缩,左手麻木无力,不能持物,左手轻度肿胀,舌红,苔黄腻,脉沉细稍弦。外伤经络,气血不运,筋肉失养。左前臂及大小鱼际肌肉萎缩,左手皮色暗紫,肌张力低,左肘关节不能屈曲,左腕可活动,左手握拳及对掌运动不能,左二头肌腱反射未引出,霍夫曼反射(-)。
筋脉失养外伤性正中神经麻痹气血瘀阻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长期失眠、头痛晕眩,右侧面部麻木震颤,痛如刺,病程一年。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证属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脉络瘀滞。伴随耳鸣、心悸、头目眩晕,右侧颜面震颤麻木,痛觉反射迟钝。
筋脉失养气血不足脉络阻滞
查看详情 →
女,40岁。主诉晨起昏仆,不省人事,口眼㖞斜,左半身瘫痪,失语。神志清楚,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口眼㖞斜,语言謇涩。舌有瘀点,脉沉细而涩。中医诊断气血不足,筋脉失养。
筋脉失养脑栓死气血不足口眼歪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