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面部皮肤发斑、关节疼痛、肢体浮肿、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狼疮性肾炎。证型:肝肾阴虚、热毒炽盛、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病因病机:肝肾阴虚、热毒瘀血、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望诊:面色不华、舌红绛或紫暗、舌嫩红或光剥。闻诊:未提及。问诊:关节疼痛、面部红斑、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切诊:脉弦数、脉细数、脉沉迟。
狼疮性肾炎肝肾阴虚热毒炽盛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婚后孕3,正产1,流产2,3年未再孕。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中等,经色紫暗有块,经前腹痛、腰痛、白带多、乳房胀,尿频。脉象细数,舌苔薄黄。中医诊断为肾虚血瘀,湿热蕴结。辨证为肾虚血瘀,湿热蕴结。四诊显示面色正常,舌苔薄黄,脉象细数。问诊提示月经异常、白带多、腰痛、乳房胀、尿频。切诊示脉象细数。
肾虚血瘀月经不调湿热蕴结肝经湿热
查看详情 →
男,41岁,咳嗽吐痰,气促喘息,胸闷,痰色时黄时白,质黏不易咯出,纳差,口苦,口干不欲饮,大便每日1次,小便频数,时有刺疼,腰背酸痛,身困乏力,手足心发热,畏寒,臀部及下肢发凉,阴囊潮湿,性欲减退,心烦,易怒易悲,头晕,耳鸣,眼花,眼睛酸痛,咽痒,胸痛心悸,下腹拘急隐痛,梦遗早泄,形瘦气怯,面色黄暗且青,舌苔白腻,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肺痨,咳喘,胃脘痛,气阴两亏,血虚肝郁,湿困脾阳,精亏肾虚。
精亏肾虚肺痨咳喘胃脘痛
查看详情 →
女,40岁。月经后期,下肢瘀胀1年余。癥瘕,肝脾肾功能失调。舌质澹,苔薄白,脉沉。腰酸困,双上肢瘙痒,纳可,二便调。舌质澹,苔白,脉弦缓。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细。舌澹,苔薄白,脉弦细。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
月经后期下肢瘀胀腰酸瘙痒
查看详情 →
陈某,女,35岁。慢性荨麻疹20余年,不耐牛奶,易腹泻,知饥乏味不馨,饮食受情绪影响;夜咽痒,咯痰清白;倦怠;梦中窒息感,失眠、心烦;自幼咳嗽、哮喘、支扩咯血史,每年咳1次;曾有抑郁症;结婚10年未孕。面萎黄,声低气怯,舌淡红有印苔白腻,脉右沉微左细弱。脾阳不足,寒湿内蕴。舌淡有印,无瘀,脉沉微。脉沉缓耐按,舌印近失,苔白。脉稍沉耐按,舌有齿痕舌底无瘀,苔薄白。
肾虚慢性荨麻疹脾阳不足寒湿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右侧面颊部阵发性电击样疼痛,持续1年余,遇寒冷及触动耳前部位诱发,连及右侧头部,进餐时不能右侧咀嚼。舌淡红,苔白,脉弦细沉。中医诊断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阳气不足,寒凝经络。
三叉神经痛少阴病阳虚寒凝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少腹胀痛1年,行经时间延长,带下量多,食欲不振,下午双手瘀胀。面色澹黄无华,声低少气,舌暗苔白腻,脉弦缓。中医诊断腹痛,癥瘕(肝脾不和)。病机为脾肾虚寒、肝郁气滞、血瘀内阻。
少腹胀痛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女,50岁,流涕不止,喷嚏不断,鼻塞流清涕,眼鼻咽痒,畏风,胃脘畏寒,舌淡红苔白,脉沉紧,病程2月余,中医辨证属外感寒邪入里,外感寒邪,里寒征象,胃脘畏寒,脉沉紧。
过敏性鼻痒外感寒邪里寒胃脘畏寒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慢性萎缩性胃炎3年余,胃脘隐痛,痞胀,喜热饮,纳谷不香,时呕恶,畏寒,四肢清冷,面色萎黄,便溏,苔薄白稍腻,舌质澹,脉沉细无力。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为中阳亏虚,阴寒内生,寒凝气滞络瘀,湿聚痰生,脾虚及肾。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澹,苔薄白稍腻。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胃脘隐痛、痞胀、畏寒、四肢清冷、便溏。切诊见脉沉细无力。
肾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阳亏虚阴寒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突发昏仆,不省人事,四肢抽搐4次。病程自1991年8月18日起。舌苔白腻微黄,脉象沉细。中医诊断为痫证。病因病机为肾虚肝失濡养,脾虚痰涎内结,肝风挟痰上逆,清窍被蒙。证型为痰瘀阻络,风痰上扰。
肾虚痫证肝风内动痰涎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女性。主诉双膝关节疼痛8年,加重2个月余。双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行走时疼痛明显,双膝发凉,双下肢浮肿,畏寒怕冷,四肢厥逆,口苦,口中异味。中医诊断痹证(膝关节骨关节病)。证型为脾肾虚寒,肝血虚寒,寒湿阻滞,血脉闭阻。望诊未提及,闻诊见口苦、口中异味,问诊见畏寒怕冷、四肢厥逆、双下肢浮肿,切诊未提及脉象。
脾肾虚寒痹证肝肾亏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自幼咳喘,秋冬加重,夜间哮鸣,伴咳嗽咯痰、胸闷气喘、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乏力纳少。舌淡胖,苔薄腻,脉弦细。中医病名支气管哮喘,证型脾肾俱虚,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脾虚积湿生痰,肾虚无以温化,痰浊内生,上干于肺。
支气管哮喘脾肾俱虚痰浊内生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主诉恶寒、身体强痛、流涕、神倦、身软乏力。脉象沉细,舌淡。中医病名为外感风寒,证型属阳气不足,病因病机为寒邪外感,阳气不固。望诊见舌淡,切诊见脉沉细。问诊见恶寒、流涕、乏力、身痛。
恶寒身痛流涕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腹泻不止,便如浆糊或水样,便色咖啡样,乏力,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迟无力。诊断为湿毒内蕴,脾肾虚寒。证属脾肾阳虚,火不暖土,阳虚不能温煦肌肤。
脾肾虚寒腹泻不止湿毒内蕴手足不温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间断性腰背部僵痛,胸肋部不适6年,遇风寒加重。腰背部僵痛,夜间明显,胸肋处不适,畏寒,夜间汗出,目胀。舌质偏红,苔薄黄。辨证为大偻,邪及肝肺证。病机为肾督阳虚,外感风寒湿邪,经脉痹阻,肝经郁热,上攻于目。脉沉细。
肾虚督寒腰背僵痛肝肺郁热夜间汗出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病程十数年,主要症状为胸闷气喘、咳吐稀痰、不能平卧、张口抬肩。中医诊断为心阳衰微,脾肾虚寒,痰饮上泛。面色苍黄,舌质澹紫,苔白厚,口干不渴,脉象结代。临床表现包括喉中痰鸣、惊悸不安、气息短浅、口唇发绀。二诊后痰鸣消失,闷喘心悸减轻,舌苔退,脉象同前。三诊时惊悸闷气基本告退,脉象结代好转,头晕自汗,劳累尚觉闷喘。舌质澹,口不渴,诊脉沉弱。四诊后闷喘已止,惊悸自汗平,受凉后闷气、喉间痰鸣。
脾肾虚寒肺源性心脏病心阳衰微痰饮上泛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主诉水肿、尿蛋白(+++)、咳嗽、咳黄黏痰、神疲、面色少华、颜面及双下肢浮肿。中医诊断水肿之阴水,证属脾肾两虚、湿热内壅;感冒属风热犯肺。望诊见舌红、苔白,咽红。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尿少、纳可、大便调。切诊未提及脉象。
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风热犯肺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腹泻10余日。大便稀水样,日6~7次,肠鸣,腹部寒凉喜暖。面色土黄,舌红苔黄腻,脉沉缓。中医诊断泄泻,辨证脾肾阳虚,寒湿内盛。
泄泻脾肾阳虚寒湿内盛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21岁男性,两足跟疼痛三年,右膝关节疼痛二年,近三月加重。面色晦暗,舌澹苔薄白,脉沉弦紧。先天不足,寒湿内侵,发为寒痹。中医诊断寒痹,病程较长,属寒湿痹阻之证。
肾虚寒痹血沉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
查看详情 →
张某,女,27岁,胸闷气喘痰鸣,张口抬肩,不能卧床,出汗,面色苍白,病程6日。中医病名哮喘,证型肺肾两虚,病因病机素体亏虚,风寒犯肺,肺气上逆,脾失运化生痰,肾气不纳。舌澹体胖嫩,苔白腻,脉沉迟无力,咳嗽吐痰质稠白,既往史哮喘多年,遇寒遇劳则发。
哮喘风寒犯肺肺气失宣脾失运化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