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气滞血瘀

患者耳鸣3月余,耳鸣如蝉鸣,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耳部有蒙蔽感,头枕部疼痛,恶冷风,睡眠差。舌红苔白黄干,脉沉。辨证为气火上冲,耳窍闭阻。舌红苔薄黄微腻,脉沉。辨证为气火上冲,耳窍闭阻。舌红苔白黄,脉细。辨证为气火上冲,耳窍闭阻。病程较长,属虚实夹杂证,气火上冲为主,肾精亏虚为本。
气滞血瘀耳鸣肝火上炎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31岁女性,婚后3年未孕,经期推迟3~4个月。中医诊断肾气不足,冲任失养,痰瘀交阻,经血不下。舌暗淡、苔薄,脉细。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颜面散在痤疮,带下量少。舌尖红、苔薄黄,脉细。基础体温上升,右下腹胀痛,乳房胀痛,面部痤疮稍有好转。舌红、苔薄白,脉弦。基础体温双相,腰酸,下腹胀痛,手脚冰凉,经血黯红,量不多。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涩。基础体温高相持续,停经,血HCG升高,胃纳不佳,舌红、苔薄白,脉弦滑。停经,血HCG、雌二醇、孕酮升高,纳可,夜寐差,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气滞血瘀原发性不孕症肾气不足冲任失养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高血压病史30年,头晕头痛,心烦失眠,手足麻木,足跟痛,腰酸乏力,脑CT示腔隙性脑梗塞,脉弦细,舌质红,苔薄,阴虚阳亢,气滞血瘀,舌质紫红,脉弦细
气滞血瘀高血压阴虚阳亢手足麻木
查看详情 →
男,65岁,左侧腰痛,肾区痛,肾积水,ECT示骨转移,周身乏力,食欲差,小便频,淋漓不尽,体重下降。舌质黯,苔黄腻,脉滑。中医病名:积证,证型:湿热蕴结。病因病机:肾精不足,湿热、瘀毒蕴结于腰府,阴阳失调。望诊:舌质黯,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腰痛,肾区痛,肾积水,小便频,淋漓不尽,食欲差,乏力,体重下降。切诊:脉滑。三诊后舌质暗红,苔黄,脉弦细,四诊后舌质黯,苔黄,脉细。
气滞血瘀积证湿热蕴结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多有块,少腹疼痛1年余。兼症包括失眠多梦,两胁胀痛,便干,小便微黄。舌澹体胖有齿痕,苔黄腻,脉滑。证属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肝气郁结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慢性病容,咳嗽、痰中夹血,时有发热,咽喉干灼疼痛,胸背胀痛,纳食减少,舌黯紫,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肺气阴虚,脾肾亏损,瘀毒内结。病因病机为热毒侵袭,蕴郁于肺,肺气阴两虚,瘀阻脉络,肺络受损,气滞血瘀热结,灼伤津液。望诊见舌黯紫,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咳嗽、痰血、发热、胸背胀痛、纳食减少。切诊见脉细数。
肺癌肺气阴虚脾肾亏损瘀毒内结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月经正常,经前少腹两侧痛甚,乳房胀痛,身感冷,气上冲,心烦,经血色紫有血块如烂肉样,病程1年。舌红有紫点。中医病名痛经,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情志不舒,气机阻滞,血行不畅。面色正常,舌红有紫点,脉象未提及。声音无异常,气味无特殊。症状描述包括少腹痛、乳房胀痛、身冷、气上冲、心烦、经血异常。
气滞血瘀痛经肝郁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2年未孕,未避孕,左附件巧克力囊肿,月经周期28~32天,经期7天,月经量中,色黯,有血块,痛经(+)。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紧。中医诊断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不孕症月经不调痛经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主诉气短,偶有腰酸沉,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肺结节病,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痰湿内阻。舌暗红,舌体胖,舌边齿痕,苔白,脉细弦。
气滞血瘀肺结节病肾气不足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主诉胃脘部胀满疼痛5年余,加重1月余。胃脘部胀满疼痛,无规律性,口干口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上腹部压痛,形体消瘦。舌澹暗,苔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肝气犯胃。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横乘脾胃,升降失常,中土壅滞。
气滞血瘀胃痛肝气郁结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34岁男性,反复乏力7年,右胁肋隐痛3天,倦怠乏力,右胁肋隐痛,纳差,口苦,小便黄,精神差,巩膜轻度发黄,肝掌明显,舌质黯,苔薄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肝积,证型湿热疫毒内蕴,气滞血瘀。病程7年,病位在肝,涉及脾,病机为湿热疫毒内蕴,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肝硬化湿热疫毒脾大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腹痛腹胀6个月,食欲减退,时有恶心,大便干结三日一行。舌红边黯,苔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腹痛,证型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查体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
气滞血瘀粘连性肠梗阻湿热蕴结腹痛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主诉双踝肿痛、眼睑浮肿、满月脸、脱发、泡沫尿、心悸、乏力。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阴阳毒,证型为脾肾亏虚,精微不固。望诊见满月脸,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脱发、泡沫尿、心悸、乏力。切诊未提及脉象。
气滞血瘀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女,76岁,失眠20余年,加重2年,心烦急躁,夜寐梦多,口干口渴甚,大便干,舌红,苔白,脉弦数,不寐,肝经郁热,热扰心神
气滞血瘀失眠肝经郁热心烦急躁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面赤、手凉、突然跌倒、口眼㖞斜、神识不清,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面赤,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识不清、语言不利、头痛而晕、喉中痰声漉漉、右半身动转不遂、大便不下。切诊见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中风脑出血症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未明确,病程未提及。乙型病毒性肝炎。舌边尖红,苔黄腻,质黯;舌上苔略黄腻,显厚;舌苔薄黄;舌苔薄黄,质红,稍干。脉略滑;脉稍滑。病因病机涉及湿热内蕴、肝郁气滞。中医病名乙型病毒性肝炎,证型未明确。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
气滞血瘀乙型肝炎肝胆湿热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右上腹隐隐作痛,腹部胀满,头痛身热,发冷不出汗,倦怠乏力,口渴不欲饮,心烦欲呕,不思饮食,小便色黄,大便干燥。面色暗黄,双目结合膜黄色,全身皮肤黄染。脉细数,苔黄厚腻,舌边尖红。右上腹隆起,肌肉痉挛,可触及鸡蛋大小肿块,有明显触痛。背部嵴柱右旁第5~6胸椎横突处压痛明显。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泥沙样结石。中医病名:胆囊炎。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胆石瘀阻胆总管,胆汁返流,引起黄疸及全身症状。
气滞血瘀慢性胆囊炎胆囊泥沙结石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
宫某,女,66岁。胃脘痞满数年,咳嗽20多天。胃脘痞满,纳呆乏味,口苦咽干。舌苔白,脉沉弦。辨证为肝胃不和,痰饮蕴肺。复诊见头晕恶心,胃脘痞满,嗳气乏力,舌红无苔,脉沉弦。辨证为邪入少阳,气滞血瘀。再诊见胃脘满痛,右侧季胁疼痛,舌质红苔净,脉沉弦。辨证为肝肾阴虚,肝气不舒。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急性气管炎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女,69岁,胃脘疼痛3个月余,加重3日。胃脘疼痛,清晨加剧,伴堵闷、灼热感,口干鼻热,大便偏稀。舌质澹暗,苔薄黄。胃痛气滞血瘀型。面色正常,舌质澹暗,苔薄黄,脉象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胃脘疼痛、堵闷、灼热、口干、鼻热、大便稀。病史提示因情志诱发,饮食不慎加重。
气滞血瘀胃痛郁热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右手麻木,足跟痛,腰酸乏力。病程30年。中医病名属头晕,证型为阴虚阳亢,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质红,舌苔薄,舌质紫暗,舌质紫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烦、失眠、腰酸乏力、足跟痛。切诊见脉弦细。辅助检查示头部CT腔隙性脑梗死。
气滞血瘀高血压阴虚阳亢头晕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