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诉反复食后呕吐8年。面色黄,消瘦,肌肤甲错,神情倦怠,四末不温。呕吐前脘痞不适,少腹作痛,食后吐食物,未食吐酸水,纳呆便溏。舌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灰白厚腻,脉滑细弱。中医诊断证属脾湿胃寒,气机失调。
神经性呕吐脾湿胃寒气机失调舌体胖大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胃脘闷胀疼痛反复发作4年,久治不愈,加重1年。胃脘堵闷、胀痛,食后尤甚,泛酸嘈杂,噫气矢气,口干且苦黏,纳呆不饥,大便黏滞,排出不畅,倦怠乏力,身体消瘦,失眠少寐,记忆力减退。面色不华,口中浊气,舌质红,舌苔黄白腻,舌下络脉澹紫粗长,脉弦细而滑。诊断为胃脘痞胀,寒热错杂证。
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脾寒胃热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面部出现对称性黄褐色斑片1年,夏季或经前期加重。双颊部呈深褐色,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伴有胸闷、心烦易怒、纳呆、夜寐欠安、月经不调。舌质暗澹,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黧黑斑,辨证肝气郁结,血滞不畅。
黧黑斑肝气郁结血滞不畅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主诉呃逆频发,呃声时高时低,间歇短暂。伴随症状包括神疲乏力、悲伤欲哭、胸脘痞闷、嗳气嘈杂、偶有恶心呕吐、腹部发胀、大便稀软。舌质澹,尖边稍红,苔腻微黄。脉滑细数。中医辨证为中焦寒热错杂,胃气上逆。西医诊断为膈肌痉挛。病程三个月。
呃逆中焦寒热胃气上逆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男,61岁,胃脘痛二十余年,时吐酸,呃逆,纳呆,体虚,便黑。胃溃疡、胃癌待查。舌淡、苔白腻浊。按腹弯腰,呻吟不已,呕吐酸水,时时呃逆,食不下,恶寒肢冷。太阴虚寒邪盛。
胃溃疡胃痛寒湿困脾纳呆
查看详情 →
男,54岁,反复胃满腹胀10余年,病程10年。胃满腹胀,饮食失宜或情志不畅时加重,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精神倦怠,皮肤干燥,舌质澹,苔薄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痞满,证型脾胃气虚兼肝郁。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脾胃气虚,肝郁气滞。
胃满腹胀脾胃气虚肝气郁结舌质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女性。主诉腹痛反复2年余,加重半年。现症腹痛多发于空腹饥饿时,位于剑突下或脐周,喜按,伴食欲欠佳、泛酸、大便干、四肢欠温、畏冷。舌苔薄白,脉沉缓。血查Hp抗体阳性。中医诊断胃痛,辨证脾胃虚寒,寒凝气滞。望诊见舌质澹,苔白滑。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提示情绪及劳累诱发腹痛。切诊脉沉缓。
胃痛脾胃虚寒寒凝气滞食欲欠佳
查看详情 →
男,57岁。胃脘痛伴灼热吞酸,痛如刀割,饥饿痛,进食缓解,大便秘结,3天1行。脾胃不和、寒热互结。舌红紫、苔白而少津,脉弦滑。舌质澹紫、白苔已退,脉沉缓。
胃脘痛寒热互结脾胃不和舌红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0岁。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痛。病程自1981年11月至1994年1月,共12年又3个月。中医病名食道癌。证型脾虚失运,气滞、血瘀、痰凝。病因病机脾虚失运,气滞血瘀,痰凝结而成症,留阻胸膈。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吞咽困难,胸骨后痛,乏力消瘦,呕血。切诊脉象小弦,舌苔薄润。
食道癌气滞血瘀脾虚失运痰凝成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食量明显减少,伴嘈杂、恶心,体重显著下降。病程三个月。中医病名为脾虚胃弱,证型为脾虚胃弱,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运。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红黄腻苔,上腭粉红中柱白。闻诊语声低微。问诊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切诊脉沉细。
脾虚胃弱食欲不振体重下降食后嘈杂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呕吐不止2天,腹满纳差,大便2日不行。舌苔薄白,脉左弦紧,右弦。秽浊犯胃,肝胃不和。
呕吐不止肝气犯胃寒湿秽浊
查看详情 →
顾某,男,27岁。慢性上腹部疼痛,进食后1小时发作,2小时缓解,伴呕吐泛酸、神疲乏力、阵发性腹痛、腹胀、恶心、失眠。舌苔薄白,脉细濡缓。胃幽门窦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证属中阳虚弱,胃脘急痛。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节,脾胃虚寒,阳气不运,水饮停聚,胃酸侵蚀,胃肠黏膜受损。望诊见舌苔薄白,切诊见脉细濡缓。
胃脘痛脾胃虚寒中阳虚弱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8个月男婴,泄泻月余,日2~3次,小便清长,乳时呕恶。舌澹苔薄,腹满,按之尚软。证属脾虚中寒之久泄。病机为脾胃虚寒,升降失职。
泄泻脾胃虚寒升降失职便泻不化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腹泻2年余,每日排稀薄便3-5次,面黄肌瘦,行动无力,腹部微胀而痛,大便清稀,肛脱难复,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脉沉而弱,舌质澹,苔薄白。中医诊断为久泻不止,证型为中气下陷,肾阳不温,固纳失职。
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肾阳不足固涩失职
查看详情 →
五十二岁,胃脘痛,痛时牵引胁背,呕不能饮,病程二十余年。胃阴不足,肝气横降,侮脾犯胃,木郁化火,灼津伤阴。面色枯涸,舌剥干若树皮,口不能开,脉稍洪大。
胃阴不足肝胃不和气机郁滞肝气横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初病头痛发热,继以呕吐,吐止复呃,肤黄,脘痛拒按,苔黑而干,脉缓大。食湿中阻,寒邪外束,营卫不和,胃肠壅滞,三焦失化,湿邪郁蒸而成黄疸,伤寒太阴太阳合病疸症。面色晦暗,舌苔黑而干,声音低微,脉象缓大。呃逆、呕吐、脘痛拒按、肤黄、苔黑而干、脉缓大。脉象缓大。病程初起,病情较重。正虚邪恋,心力衰惫,卫阳不达。脉虚细。表气渐和,中阳较复。脉转缓。苔白,脉缓。中寒,肺气不肃,脾失健运。脉缓。苔化,脉虚缓。
黄疸湿邪郁蒸寒邪外束食湿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月经后期,经量少色黯,有血块,伴痛经,体重增加,面部痤疮,喜食辛辣油腻。烦躁易怒,带下量少。舌淡苔薄,脉细稍弦。证属肾虚肝郁。
月经后期痤疮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脘腹胀满2年余。病程较长,食后作胀,饮食减少,周身倦怠,四肢疲乏无力,嗜卧多眠,大便多溏。形体消瘦,面色黄白,舌澹胖而润,脉细弱。诊断为痞满,证型为脾胃虚寒,中阳不运。
痞满脾胃虚寒中阳不运纳差
查看详情 →
女,52岁,腹胀反复发作2年余。腹部胀满难忍,食后更剧,上午轻,下午重,傍晚后更甚,有气壅滞感,上下不通,胀满发作时不喜温按,四肢困重,双下肢酸软,下腹坠胀,脐部发凉,大便每日3~4次,便质黏稠,便意急,舌质略紫,舌体胖大,苔白,脉沉。中医诊断为腹胀,证属脾虚气滞,痰湿阻滞。
脾虚气滞痰湿阻滞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胃脘痛伴烧心吞酸1年,痛如刀割,饥饿痛,进食缓解,大便秘结,3日1行。舌质红紫,苔白少津,脉弦滑。中医诊断心下痞,证型脾胃不和,寒热互结。舌质澹紫,白苔已退,脉沉缓。
十二指肠溃疡心下痞脾胃不和寒热互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