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肝气郁结

女,43岁,咽中异物梗阻感半年,伴脘胁胀满,纳差嗳气,多疑善虑,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澹苔白,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梅核气,证属肝郁脾虚,痰气交阻。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致肝气郁结,肝病及脾,脾虚生痰,痰气互结于咽喉。
梅核气肝郁脾虚痰气交阻脘胁胀满
查看详情 →
新生儿,40多天,小肠疝,左睾丸肿大,病程半年左右。脾阳受损,肝气郁结,肝寒收引,湿浊下注。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小肠疝及睾丸肿大,脉象未提及。
肝气郁结小肠疝气脾阳受损肝寒收引
查看详情 →
女,32岁,主诉咽部梗阻感,胸脘满闷,纳呆眠差,月经不调。证属忧思气结,恼怒气逆,气机冲逆不宣,郁滞咽喉。舌苔薄白,脉沉弦。病机为气机郁滞,情志失调,肝气犯胃,痰气搏结于咽喉。
肝气郁结梅核气气机逆乱痰气搏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主诉胃脘胀痛,痛引两胁,恼怒痛发,嗳气频作。舌红,苔黄,脉弦滑。证属木郁克土,胃失顺降。
肝气郁结胃痛胁胀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女,33岁,主诉咽喉梗阻不利,如核桃阻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伴胸胁胀满,时吐痰液,目光呆滞,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梅核气,证型肝郁脾虚,痰气交阻,上结咽喉。望诊目光呆滞,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咽喉异物感、胸胁胀满、痰液,切诊脉象未提及。
肝气郁结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女性。主诉月经停止半年。形体丰满,纳食佳,无腹胀,心烦易怒,潮热,大便日一行,白带增多伴阴痒。舌澹,苔白腻,脉沉。中医诊断闭经,证型痰瘀内停。病因病机为痰浊内阻,气血运行受阻。四诊信息包括形体丰满、舌澹苔白腻、脉沉,症状包括心烦易怒、潮热、白带增多、阴痒。
肝气郁结闭经痰瘀内停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经期呕吐,严重时呕胆汁,持续3~4天,经量少,周期30天,大便干燥,二三日一行,性急易怒,梦频。舌红瘦,苔薄白,脉略浮。中医病名为经期呕吐,证型属肝气郁结,病机为肝气郁结,冲任不畅,肝郁犯胃,胆火上逆,阳明不降。
肝气郁结经期呕吐阳明不降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女,33岁,IVF13天,下腹胀痛5天,月经周期35~60天,量少色暗红,经行下腹痛,腰酸。舌红苔白稍腻,脉弦细滑。腹水,肝气郁结,脾湿不运。血HCG101,腹腔内腹水65mL。心下及下腹胀痛,食不下,胃胀,寐差,大便偏干,小便少。
肝气郁结腹水脾湿不运胃胀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呕吐兼呃逆,胸脘疼痛,大便三日不下,舌澹红苔薄白而燥,脉沉弦,面色黑,舌白口燥,腰痛,头顶热汗,脘痛,间有腰背疼,脉沉弦。中医病名属呕吐,证型为肝气犯胃,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逆犯胃。望诊见舌澹红苔薄白而燥、面色黑、舌白、舌燥;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包括呕吐、呃逆、胸脘疼痛、大便不通、口燥、腰痛、头顶热汗;切诊脉沉弦。
肝气郁结呕吐胃气逆舌苔薄白
查看详情 →
女,48岁,呃逆一月有余。呃逆连声,噫气频繁,胸闷脘嘈,两胁胀痛,不思饮食,食则痞阻不下,眩晕心悸。呃逆发作时咽中闭阻,两肩高耸,目瞪口张,满面皆红。脉弦细稍数。大怒伤肝,气机升降失和。
肝气郁结呃逆气机失调胸闷脘痛
查看详情 →
女,57岁,咽中如物阻20余年,加重1个月。咽中如有物阻,咳吐不出,咽之不下,时有呃逆,吐白痰,便秘,3日一行。舌质澹红,苔白,脉弦缓。梅核气(肺胃不降)。情志不舒则症状加重,脾肾阳虚,痰气交阻,肝气郁结,肺胃不降。
肝气郁结梅核气脾肾阳虚痰气交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左侧肢体麻木不适半年余。中医病名阴血不足型郁证,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拂郁、气机郁滞。舌象苔薄白,脉弦细。主症包括左侧肢体不适、善惊、心悸、失眠多梦。病程半年。
肝气郁结左侧肢体麻木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小儿吐乳,哭不止,不食乳。脾胃虚寒,土木不和,肝脾不调。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弦细。腹痛,心烦,食欲不振。白术补土,白芍平肝,二姜散寒,法夏和胃,砂仁醒脾,谷芽消食,木通引火下行,官桂温中助阳,栀子、银花清热,香附理气。
肝气郁结呕吐脾胃虚寒心烦
查看详情 →
功能性胃肠病 脾胃升降失常 清浊升降乖常 腹胀 胃脘痛 食欲不下 阻滞为病 阳虚脾不升清 阳明经失通降 肺气肃降赖胃气 肝气郁结 肝阴不足 胃气上逆 胃气不和 气机壅滞 胃阴不足 浊阴在上 嗔胀 脘腹胀满 大便不行 木香顺气汤 沉香交泰丸 东垣 治法 补中升阳 温脾理中 通降腑气 和胃降气 疏肝和胃 顺气和中 通降镇逆 升清阳 行气滞 化湿泄浊 养阴通降
肝气郁结功能性胃肠病脾胃升降失常胃失通降
查看详情 →
女,大便秘结,胸脘痛,手不可近,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腹痛,证型属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气机阻滞。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苔薄白。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脉弦涩。
肝气郁结大便秘结胸脘痛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59岁,主诉气上冲至咽喉致昏胀眩晕,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郁化火,气火上冲。望诊见舌苔黄厚而干,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嗳气泛酸、胃痛拒按、两胁胀痛、胸闷、咽中梗阻、耳鸣、口苦、咳痰,切诊脉弦数有力。
肝气郁结肝郁化火气火上冲胸闷不舒
查看详情 →
女,19岁。主诉经行恶心剧烈呕吐,病程自1979年3月起。中医病名:经行恶心呕吐。证型:肝郁气滞,犯胃上逆。病因病机:肝气郁结,冲气不和,经期阴损阳旺,二阳相并,上冲阳明,胃气不降而上逆。舌象:舌尖红苔薄白。脉象:左脉沉细,右脉细弦。
肝气郁结经行呕吐冲气上逆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64岁,主诉喉中如有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闭闷不适,病程多年。诊断为梅核气,证属痰气郁结于胸膈,病因病机为七情内伤,忧思积虑。舌象未提,脉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有情志不遂。
肝气郁结梅核气痰气郁结情志不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产后100天,乳汁涩少,两侧乳房胀硬疼痛,左侧乳房有核桃大包块,挤或热敷则胀痛减轻,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苔薄,脉弦。中医诊断为产后乳汁不下,证属肝气郁结,乳络不通。望诊见舌质暗红,苔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乳汁涩少、乳房胀痛、大便干结;切诊见脉弦。
产后乳汁不下肝气郁结乳络不通
查看详情 →
裴某,29岁,女性,产后1月余,主诉乳少,伴食欲不振、睡眠不足。中医病名属产后缺乳,证型为气血不足兼气滞,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亏虚,气机阻滞。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乳少、食欲不振、睡眠不足,切诊未提。
肝气郁结产后缺乳气血不足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