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振+气滞血瘀

女性,43岁,颈背痛反复发作6年,加重伴头晕、眼胀3个月。颈椎病(神经根型+交感型),湿火留筋,气滞血瘀。颈椎各方向活动受限,以后伸明显,右侧压痛显著,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及头部侧压试验阳性,右肩背肌肉压痛,右肩外侧及右手背桡侧皮肤痛觉减退,右三角肌肌力弱。颈椎X线片示C3~C7椎体唇样增生,椎间盘变窄,椎间孔变窄,颈椎曲度变直。
神经根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肝气郁结湿瘀化热
查看详情 →
2岁男童,主诉两腿逐渐变细,不会站立,右腿尤甚,病程1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倦怠无力,两腿肌肉萎缩如麻杆,食欲缺乏,大便不利,舌质澹,苔白腻,脉细数无力。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阳气不振,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运,肾虚骨软,肌肉萎缩而不用。
阳气不振气滞血瘀小儿麻痹症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反复胸闷、胸痛2年,伴有颈拘急不舒半个月。胸闷,左胸心前区隐痛,心悸不宁,肩背部筋拘,腰膂怕冷。舌质淡,苔薄黄,脉细弦。胸阳不振,阴得乘之,寒邪侵居胸部,痹阻经络,气滞血瘀,扰于心神。诊断为痹证(胸痹)。
气滞血瘀胸阳不振胸痹寒邪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女性。反复浮肿两年多。全身浮肿明显,皮肤绷紧,烦躁口渴,心悸气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沉数。中医诊断水肿,证型湿热壅盛型。病因为病久正虚,阴水不退,阳气不振,累及脾肾,脾虚水湿泛滥,滋生湿热,热郁气滞血瘀,三焦气化不利。
肾病综合征湿热壅盛水肿脾虚
查看详情 →
男,31岁。主诉狂躁不安,喧扰不宁,头痛,睡眠时好时坏,食欲差,大便时干时稀,里急后重,口唇干。舌紫、苔薄白干,脉弦滑。辨证为肝气郁结,肝失调达,气郁生痰,痰火互结,蒙蔽神机。舌红、苔薄白干,脉沉弦。舌边紫、苔白,脉沉弦。病程长,16岁起病,久病气滞血瘀,凝滞于脑,痰与瘀互结为患。
气滞血瘀狂躁不安痰火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女性。主诉胸闷心痛,每日发作,持续约4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滞血瘀痰阻。舌紫暗,苔黄腻,脉弦数、有歇止。二诊舌下瘀斑,舌紫暗,苔黄腻,脉弦细数。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痰热内蕴,胸阳不振,津液失布,痰瘀互结。
气滞血瘀胸阳不振胸痹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男性。主诉便秘宿疾,大便3~4天一行,艰涩难下,伴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舌质偏红,带有瘀点,苔薄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阴血不足,肠失濡润,气滞血瘀,升降失调。
气滞血瘀便秘阴血不足升降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主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3年。症状包括疲乏无力、食纳不香、恶心腹胀、两胁疼痛。舌质暗红,有瘀斑,苔黄厚腻,脉弦。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失运,气机阻滞,血行不畅。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气血瘀阻午后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阴道不规则流血伴血块、小腹痛、腰骶痛、黄色粘稠带下。病程半年。中医病名:慢性子宫内膜炎。证型:气滞血瘀,湿热下注。病因病机:病程较长,血瘀为主。舌质紫暗有瘀斑,舌苔薄黄。脉弦细而涩。
气滞血瘀慢性子宫内膜炎湿热下注血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诉冠心病病史10余年,左侧胸部疼痛反复发作,常痛及左肩背部,伴胸胁不舒、胸部闷塞感。口干不欲饮,夜寐较差。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苔白。脉弦缓。辨证为气血郁滞、胸阳不振。
气滞血瘀胸阳不振冠心病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经量多,月经8天仍淋漓不尽。面色澹白,舌苔薄白、质澹红,脉细。血红蛋白70克/升,精神萎靡,四肢乏力,气短,语声低。中医病名崩漏,证型气血两亏,中气不足。辨证分析为气血不足。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澹白、舌苔薄白、脉细。
气滞血瘀崩漏气血两亏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病史,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压痛显著,右上腹有肿物,体温39℃,大便水泻,舌苔白厚,脉滑数。证属气滞血瘀,脾湿困阻,运化失司。右上腹肿硬且痛,大便水泻,脉滑数。巩膜不黄,血压150/80mmHg。右上腹直肌紧张,发热,有时觉冷。
气滞血瘀胆囊炎湿热困脾大便水泻
查看详情 →
患者85岁,吞咽困难10余年,加重1年。主症为吞咽困难,伴胸膈痞满、纳呆、食则吐出,饮水亦难。形体消瘦,精神不振,时有叹气。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上消化道钡餐示食道上段扩张,胃黏膜紊乱。
气滞血瘀吞咽困难肝气郁结食道狭窄
查看详情 →
男,60岁,右胁刺痛1年余,伴食欲不振、口干口苦、嗳气泛酸、上腹胀满、两胁胀痛。舌质紫暗,苔黄厚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右胁刺痛舌质紫暗苔黄厚腻
查看详情 →
女,43岁,胸闷、心悸、喘息、自汗,阵发性发作,病程较长。窦性心动过速,肝气郁结,情志不舒,气机阻滞,心血瘀阻。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弦细。头晕,脑胀,似要昏迷,精神不振,食欲欠佳。
气滞血瘀窦性心动过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劳力后阵发性胸闷、心前区疼痛3周。胸痹。证型为胸阳不振、气滞血瘀。口唇色黯,舌质黯红,舌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舌底脉络迂曲。脉沉细涩。
胸阳不振气滞血瘀胸痹心痛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全身酸痛,恶风寒伴上下肢浮肿反复发作1个月。面色少华,倦怠乏力,易汗,恶风寒,胸闷气憋,胸前发胀,大便不成形,双下肢踝关节凹陷性水肿。舌质红,舌苔白,脉细弦滑。辨证为风痰阻络。望诊见面色少华,舌质红,舌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乏力、关节疼痛、怕冷、怕风、浮肿、大便不成形。切诊见脉细弦滑。
胸阳不振风痰阻络肝肾不足风湿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1岁,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3年余,加重6个月。中医病名包括心悸、泄泻,证型为心阳不足、脾肾阳虚。病因病机涉及病久体虚、正气不足、脾胃湿邪困阻。望诊见舌暗有瘀斑,苔白腻,形体消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乏力、盗汗、四肢厥冷、口干纳呆、腹胀腹泻、里急后重。切诊见脉细弱。
气滞血瘀心阳不足脾肾阳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眩晕健忘,言语謇涩10个月。病史显示车祸颅脑挫伤后遗症,右侧肢体功能障碍。舌质黯红,苔黄白相兼厚腻。脉沉细涩。中医诊断颅脑挫伤后遗症,证型为肝肾精血两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肾精血亏虚,脑髓不充,血瘀痰浊痹阻清窍。
气滞血瘀颅脑挫伤后遗症肝肾精血两虚脑髓不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单腹胀大,绷急如鼓,青筋横绊,按之坚满,面色黧黑,赤丝血缕,精神萎靡,胸闷纳差,食后胀甚,下肢浮肿,小便黄少,大便不调。舌苔薄白,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细兼有结象。中医诊断为臌胀,辨证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清浊相溷。
气滞血瘀臌胀肝气郁结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