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振+气阴两虚

患者女性,32岁。产后半月出现右侧乳房红肿疼痛,伴头晕、纳差、大便干。产后气血虚弱,阳明蕴热与肝经之气互结,经络阻塞。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病程短,属乳痈,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不足,湿热毒邪侵入乳络,气血壅滞。
气阴两虚乳痈气血虚弱阳明蕴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胸闷不适,反复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或三联律。舌红苔薄腻,脉沉细,时有结脉或代脉。中医病名为心悸,证型为阳失斡旋,心气不足,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气血瘀滞。望诊见舌红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心悸、颈部牵掣、口干苦、少寐,切诊见脉沉细,时有结脉或代脉。
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血瘀滞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何某,60岁,主诉肺癌术后3年,腹部隐痛1月。症状包括腹部隐痛、牵及后背、干咳、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心烦口苦。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诊断为左肺癌术后伴后腹膜淋巴结转移。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热互结。
气阴两虚肺癌术后痰热互结腹部隐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下肢浮肿5年,加重3年。胃脘胀滞不适及慢性泄泻40年,有急性黄疸型肝炎病史,长期饮酒。面色苍白轻浮,两下肢浮肿至小腿部,口干欲饮,大便烂,日行2次。舌质略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水肿(阴水),气阴两虚。病机为脾气虚弱,中阳不振,气不化水,水邪泛滥,郁久化热。胃肠蛋白丢失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胃粘膜巨大肥厚症,胃液内蛋白含量增高。
气阴两虚中阳不振水肿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48岁,右上肢肿胀疼痛半年。右上肢明显增粗肿胀,触诊较硬,舌红、少苔,脉细。证属气阴两虚,血瘀湿阻。精神不振,食欲较差,夜寐梦多。
气阴两虚乳腺癌术后血瘀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口干口渴、尿频尿量增加、饮食不振、身体消瘦、头面焮热、心中烦躁、肢体困倦乏力、手足麻痹、大便秘结。病程二十多天。中医病名消渴,证型气阴两虚,血脉瘀阻。望诊面红唇干,舌质暗淡而干,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口干口渴、尿频、饮食不振、消瘦、头面焮热、烦躁、肢体乏力、手足麻痹、便秘。切诊脉沉细数。
气阴两虚饮食不振糖尿病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主诉胸闷、气短24年,劳累后加重2周。胸闷、气短,汗出,纳一般,睡眠较差,多梦,小便夜频。舌澹暗胖大,苔薄白,脉沉细。辨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辨证为胸痹(气阴不足、心血瘀阻证)。病程长,属气阴两虚挟瘀,病位在心。
气阴两虚胸痹心血瘀阻气虚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慢性肝炎,肝区痛2年,伴有睡眠多梦、烦躁、口干、胸闷、胃脘胀痛、大便干、小便短赤。面色暗黄带红,舌质红、苔微黄略干,脉弦细带数。肝大2cm,质软,有触痛及叩击痛。中医诊断肝胃不和,肝阳偏亢。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木不疏土,肝阳偏亢。
气阴两虚慢性肝炎肝阳偏亢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男性,59岁。主诉术后恢复不佳,腹部胀满,上脘痞塞,口干喜饮,手术部位隐隐作痛,肠鸣、矢气较多,食思不振,胃纳不佳,体重下降,大便溏薄。面色苍白无泽,精神萎靡不振,少气懒言,自汗多,唇色澹,舌质澹,苔薄白而滑,脉缓无力。证属脾胃气虚。
术后恢复不佳脾胃气虚自汗多肠鸣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5岁。主诉心悸半年。现病史示心悸不宁,夜寐不安,食欲不振,大便黏滞不爽。舌质暗,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心悸,证属气阴两虚,神气散乱。病因病机为气阴亏虚,惊恐伤神,心失所养,痰湿内生,痰瘀交阻。
气阴两虚心悸神气散乱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患者,食欲不振,进食即困倦,腹胀,面色萎黄,眼圈发黑,形体消瘦。舌体瘦小,舌质偏红,少苔,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小儿疳积,证型为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
气阴两虚食欲不振小儿疳积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胸闷心慌,低热,关节疼痛,头晕,月经量多。心悸。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舌质红、苔白,脉细数。舌红苔黄,脉细数。舌质澹、苔薄白,脉弦。
胸阳不振气阴两虚心悸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女,67岁,胸闷、心慌、胸背痛持续月余,伴口干、眼酸涩、易疲劳,病程半年。心悸胸痹,气阴两虚。舌质胖暗少津,苔薄白,脉细弱促。心律不整,早搏6~7次/分,心率96次/分。
气阴两虚胸阳不振心悸胸痹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男,48岁,确诊肺腺癌10天。精神不振,易感疲倦,咳嗽少作,咯痰无力,痰少色黄,舌暗红少苔、边有紫气,脉细数。辨证属气阴两虚,瘀热互结。
肺腺癌氣陰兩虛瘀熱互結舌紅少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诉双眼视物模糊1年,伴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目睛干涩、精神不振、手足心热、心胸烦热、轻度口渴、多汗、便秘、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红少津有瘀点,脉细数无力。中医诊断消渴目病,证属气阴两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
气阴两虚消渴目病肝肾不足目络瘀滞
查看详情 →
53岁女性,口干渴多饮,多尿,饥饿多食,胸闷,心前区隐痛,睡眠差,乏力,四肢麻木感。舌质胖暗,苔薄白,脉沉弦。辨证为气阴两虚,经脉阻滞。病程糖尿病1年,高血压17年。
气阴两虚糖尿病高血压肺胃热盛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进食后右上腹隐痛间作,病程自2011年4月起。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阴两虚,内热痼结,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质光红,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欲吐、低热感;切诊见脉象沉细。
气阴两虚胃痛内热痼结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目黄、尿黄、全身发黄,病程自1986年4月起。中医病名为黄疸,证型为气阴两虚,湿热蕴结,血液瘀滞。望诊见舌质偏红,有紫斑,舌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脘胀痛、腹部抽痛、胸闷、眩晕、神疲乏力。切诊脉象细而滑。后期辨证偏重于肾阴亏虚,热毒夹瘀血互结。
气阴两虚胰腺癌黄疸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9岁,持续发热1月,体温39~40℃,伴恶寒、手足冷、食欲不振、大便稀。面色潮红,舌质红,苔白厚,脉细数。证属郁热内伏,复感外邪。体征见神清、精神弱、呼吸急促、咽红、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各关节活动可。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血培养无菌生长。
气阴两虚伏气温病郁热内伏湿邪困脾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早搏频发年余,胸闷,咽干,寐短梦多。舌红,脉结代。中医病名属心悸怔忡,证型为心阴不足,气血失和,病机为心阴损伤,心阳不足。舌质红,苔薄,脉细结。
心阴不足心阳不足气血失和心气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