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2岁。肝癌肝动脉结扎术后1年余,肝区隐痛,低热,口苦,食欲不振,舌苔白,脉细弦。辨证为脾虚湿困,气滞血瘀。舌苔白,脉细弦。四诊示舌苔白,脉细弦。肝郁脾虚,热毒内蕴。舌苔黄腻,脉弦。烦热口干,舌苔黄腻,脉弦。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苔黄腻。
食欲不振肝癌肝郁脾虚热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睡眠不实20余年,伴有心悸、腹胀、食欲不振、便溏。舌暗红,少津,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不寐,证型气阴两虚。舌暗红,少津,脉细。舌象暗红,苔薄白,脉象细。
气阴两虚不寐腹胀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目黄、尿黄、全身发黄,病程自1986年4月起。中医病名为黄疸,证型为气阴两虚,湿热蕴结,血液瘀滞。望诊见舌质偏红,有紫斑,舌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脘胀痛、腹部抽痛、胸闷、眩晕、神疲乏力。切诊脉象细而滑。后期辨证偏重于肾阴亏虚,热毒夹瘀血互结。
气阴两虚胰腺癌黄疸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6岁。腰痛、遗精3个月余,伴有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薄黄,脉细数。病机为气阴不足,肾不固摄,相火妄动。中医病名为遗精,证型为气阴两虚,肾失固摄,相火扰动。
气阴两虚遗精肾失固摄相火扰动
查看详情 →
患者9岁,持续发热1月,体温39~40℃,伴恶寒、手足冷、食欲不振、大便稀。面色潮红,舌质红,苔白厚,脉细数。证属郁热内伏,复感外邪。体征见神清、精神弱、呼吸急促、咽红、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各关节活动可。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血培养无菌生长。
气阴两虚伏气温病郁热内伏湿邪困脾
查看详情 →
刘某女,19岁。大便干3年,食欲不振1个月。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澹红,苔薄黄,脉细。慢性浅表性胃炎,返流性食道炎伴糜烂,十二指肠炎。便秘(气阴两虚,胃中郁热)。病机为气阴两虚,胃中郁热,脾虚不化,气血不足,津液亏少,大便燥结。
气阴两虚食欲不振便秘胃中郁热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腹胀恶心、恶寒发热,病程未明。面部浮肿,小便短黄,周身皆黄,右上腹时痛,大便黑色而溏泄,食欲不振,头重昏胀,夜热多汗。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中医病名属黄疸,证型为湿热发黄,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
气阴两虚黄疸型肝炎湿热发黄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4岁,男性。主诉食欲不振,乏力20天。现症见心悸气短,疲乏无力,动则汗出,纳少食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唇澹白,面色萎黄,眠差多梦,大便溏。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脾胃不和。辨证病机为气阴两虚,脾胃不和。望诊见口唇澹白,面色萎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心悸气短,眠差多梦。切诊见脉沉细。
气阴两虚冠心病虚劳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1岁,女性。主诉凌晨腹痛肠鸣水泻,午后肌肤亢热,心慌,口干欲饮,纳谷不香。舌苔根部澹黄,舌尖红有裂纹,脉细弱。中医病名脾阴亏虚证,证型脾阴不足,病涉肝肾,疏泄有余,封藏不固。舌象舌尖红有裂纹,舌苔根部澹黄,脉细弱。
脾阴亏虚肾虚肝旺腹泻腹痛口干舌裂
查看详情 →
32岁女性,乏力,全身肌肉萎缩,以胸、臀部明显,肌肉跳动,病程半年。神疲乏力,筋肉瞤动,虫行蚁走感,胸臀肌痿,饮食不振,夜不安寐。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痿证,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食欲不振痿证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慢性肝炎,肝区痛2年,伴有睡眠多梦、烦躁、口干、胸闷、胃脘胀痛、大便干、小便短赤。面色暗黄带红,舌质红、苔微黄略干,脉弦细带数。肝大2cm,质软,有触痛及叩击痛。中医诊断肝胃不和,肝阳偏亢。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木不疏土,肝阳偏亢。
气阴两虚慢性肝炎肝阳偏亢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男,48岁,确诊肺腺癌10天。精神不振,易感疲倦,咳嗽少作,咯痰无力,痰少色黄,舌暗红少苔、边有紫气,脉细数。辨证属气阴两虚,瘀热互结。
肺腺癌氣陰兩虛瘀熱互結舌紅少膩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5岁。主诉心悸半年。现病史示心悸不宁,夜寐不安,食欲不振,大便黏滞不爽。舌质暗,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心悸,证属气阴两虚,神气散乱。病因病机为气阴亏虚,惊恐伤神,心失所养,痰湿内生,痰瘀交阻。
气阴两虚心悸神气散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腰痛乏力2年,下肢肿11个月。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腰痛,双下肢水肿,畏寒乏力。舌质红,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肾衰病,证属下焦湿热,伤及于肾,肾衰水泛,湿浊化生。病程中因肾结石致梗阻,后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气阴两虚肾衰水泛脾肾阳虚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眩晕20余年,加重月余。高血压病史27年,伴左房轻度增大,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右侧大脑中、前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眩晕时作,伴有呕吐、胸闷、汗出、早醒、腹中冷气作胀、心悸。舌暗红,有齿痕,苔少干。脉弦滑,偶有一止。辨证为气阴两虚,肝气逆上。
气阴两虚眩晕肝气逆上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食欲不振、消瘦。病程自1997年2月起,持续约3年。中医病名为食道癌,证型为气阴两虚,癌毒积聚。望诊见舌淡、苔薄白,切诊见脉细弱。问诊见胸闷气急、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后续症状变化表现为咳嗽、痰黏色黄、舌苔灰黑、脉濡数,证属肺胃不和,脾运不佳,湿热内蕴。
气阴两虚食道鳞癌癌毒积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胸闷心慌,低热,关节疼痛,头晕,月经量多。心悸。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舌质红、苔白,脉细数。舌红苔黄,脉细数。舌质澹、苔薄白,脉弦。
胸阳不振气阴两虚心悸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主诉大便干结、排便间隔长,偶有腹胀,食欲不振,双下肢无力,颈椎病,项背痛,头晕。体格瘦长,精神稍差,舌暗苔薄白,脉细滑。证属脾肾不足,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便秘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烦渴多饮、多尿月余,每日饮水20000~25000毫升,尿频量多,每日约20000毫升,伴食欲不振、消瘦、神疲乏力、头痛、失眠、大便干。舌质暗红,苔薄黄而干,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肺胃燥热,气阴两虚,肾关失约之消渴。
气阴两虚尿崩症肺胃燥热肾关失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间断性心胸憋闷困痛5年余,加重1月余。现症心胸憋闷不舒,气短乏力,时有心悸,夜间睡眠不佳,口唇偏暗。舌暗,苔黄腻,脉结代。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肝胆扰心。病因病机为肝胆失调,气阴两虚,心失血养,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四诊信息包括舌暗、苔黄腻、脉结代。
气阴两虚胸痹肝胆扰心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